溝通中有個規律,就是八分之一現象,從傳播者到接收者,信息會衰減到原來的八分之一。
從個別溝通例子來看,似乎這樣的觀點太夸張了吧,但從總體上來看,我們卻不難接受這個比例。
在知識型企業中,溝通逐漸成為工作協作中的一個明顯短板。
溝通的不足,成為企業執行力低下的重要因素。
面對工作錯誤,員工是不是經常會說“我以為是那樣”、“我不知道該怎么做”-----為什么沒有事前溝通呢?
面對工作責任,員工是不是經常會說“那是他們的事”、“他們總是那樣”-----為什么不溝通、提醒呢?
懶得溝通,也許是不正式的理由,但卻是真實的原因。如何救贖溝通?
假設一,人是懶惰的動物。
盡管有不少人反對不要簡單化對人性做判斷,可是,從生物學角度看人性整體上是懶惰的。
不主動溝通,是人的懶惰本性決定的,不便溝通,呵呵,能不溝通就不溝通,不是嗎?
開個玩笑,不要與我爭論這個觀點,因為我懶得與你爭論。
假設二,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
盡管看起來沒多少人反對這個觀點,但實際上支持這個觀點的人更少。
人們馴化動物可能很會利用這一點,但不太承認“馴化人”(職業化)利用這一點也很有用(其實體育競技的職業化就是這樣的)。
漢唐 OE軟件統一管理平臺的研發,就是建立在這兩個假設的基礎上的。
這樣的假設,可能有的管理學從業者要笑掉大牙了----一點不妨礙他們本身經常成為嘲笑的對象;可是,從使用者的角度看看----這難道不是最人性化的體貼嗎?
漢唐OE軟件追求用戶最佳體驗,說白了就是徹底尊重人性懶的需求,最大化地節約工作需要付出的精力和體力,又百倍千倍地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有使用QQ、MSN、上網的經歷,不用學都能使用漢唐OE軟件了----懶得學是常態。
沒有經過企業管理培訓的老板,通過對OE軟件提供的管理思想和功能熟悉,就能成為實戰的管理高手----懶得費勁是常態。
如果老板懶得投入培訓,那么關掉QQ使用OE軟件就行了,員工會不知不覺提高工作效率的----懶得費心是常態。
如果老板懶得管人,那就開動OE軟件去管理吧----懶得提高是常態。
如果工作中懶得溝通,那就上OE軟件去溝通嘛----懶得主動是常態。
(文章作者:張珈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