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已進入競爭白熱化階段;同時,企業所處的行業與環境都趨向復雜、動態與不確定性的發展過程中。因為企業發展的過程就是在不斷適應外部環境變化和積累自身內部能力的動態過程。為了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基于環境的變遷和自身資源與能力的變化,有必要對原有戰略進行重大調整,實施戰略變革(所謂企業戰略變革,項國鵬、陳傳明認為是指企業為了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根據所處的外部環境或內部情況已經發生或預測會發生和想要使其發生的變化,并結合環境、戰略、組織三者之間的動態協調性原則,涉及企業組織各要素同步支持性變化,改變企業戰略內容的發起、實施、可持續化的系統性過程。)。而在戰略變革過程中,有的企業元氣大傷甚至破產倒閉,有的企業通過戰略變革高速成長。其中原因,的確值得深思與探討。
在動態環境下,研究企業戰略變革準備因素尤其重要。本文認為企業有效推行戰略變革其決定因素主要由動態能力、企業家戰略能力、組織學習、持續創新等要素組成。下面對這些因素進行闡述。
一、構建企業動態能力
企業戰略變革機制的核心是戰略彈性。戰略彈性是指以企業動態能力和組織控制力為支撐的企業戰略對外部環境或內部情況變化的適應性反應程度。戰略彈性越強,企業的變革、企業戰略的機制就越靈活,適應或改變外部環境的能力就越強。因為企業戰略的變革可以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更新來展開,受核心剛性的影響,戰略彈性便成為企業戰略變革機制的樞紐。而戰略彈性的核心就是企業動態能力。
動態能力主要強調是基于環境快速變動的特征,戰略管理的角色作用在于適應、整合和重組企業內外的技能、資源和功能的能力,使之能應環境變動而變化。動態能力是指企業保持或改變其作為戰略能力基礎能力的能力;能快速進行產品創新且擁有整合和配置企業內外資源的戰略管理能力的企業,在全球競爭的環境下獲得成功。由過去靜態能力到動態能力,代表了一種戰略觀的轉變。如果說對稀缺資源的控制是利潤的源泉,那么諸如技能的獲取、知識和訣竅的管理以及學習就成為根本性的戰略問題,因而動態能力成為戰略變革的基礎和獲取競爭優勢的源泉。為此,企業動態能力為結合戰略變革的需要,以組織和管理過程、位置和發展路徑這三個關鍵要素來加以構建。
1、組織和管理過程
企業戰略變革的情況如何有賴于企業組織和管理過程的狀況,我們可以從該過程的三個主要作用來加以認識:(1)協調和整合的作用。管理層在企業內組織營運的方式是導致企業在各個領域出現勝任差異的基本原因,而勝任能力是嵌入在獨特的協調和組合方式之中的,當一個企業的組織過程具有高度一致性和獨特性時,便難以復制。(2)學習的作用。學習是通過重復和試驗而能更好和更快地完成任務的過程,它還能幫助企業發現新的機會。組織學習包括學習個人和組織的技能,具有社會和集體的性質。由集體學習所產生的組織知識在于新的活動范式中,存在于“慣例”或新的組織邏輯之中。(3)重構和轉變的作用。在迅速變化的環境中,不斷發覺重構企業資產結構。這要求企業對市場和技術有一定的警覺和采用最佳實踐的意愿。在這方面,標桿競爭作為實現這些目標的組織手段是極具價值的。重構和轉變的能力本身就是學習而來的組織技能。
2、位置
企業進行怎樣的戰略變革及采用什么樣的戰略內涵,不僅取決于其組織過程,而且還取決于其特定的有形和無形的資產,包括技術資產、互補資產、財務資產、聲譽資產、制度資產、市場資產等。從總體上來講,這些資源的戰略意義在于其特定性,即這些資產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企業內生的,是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積累起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