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貨到餐飲,“24小時營業"成了時下商家挖掘利潤的流行語,洋快餐巨頭麥當勞也加入了這一行列。近日,位于北京核心商圈的不少麥當勞餐廳陸續開始24小時通宵營業,供應白天的所有品種,而且優惠不變。有業內人士稱,這一現象表明麥當勞在中國的經營模式正在發生微妙轉變。
最近,京城的不少“夜歸人"發現,很多位于核心商圈的麥當勞餐廳過了晚上12點也不打烊——事實上,麥當勞在中國的經營模式正在發生微妙轉變,位于北京等大城市的多家麥當勞餐廳同時變身為24小時全天候營業餐廳。而據記者了解,其競爭對手肯德基尚無類似計劃。
下注“全天候服務"
據悉,麥當勞在北京市場的15家餐廳都貼上了“24小時全天候服務"標識。麥當勞方面表示,24小時營業時間內,餐廳的所有品種都可以供應,而且優惠不變。但是不提供外送服務。
然而,針對24小時營業店的新戰略,麥當勞方面表現得卻相當低調。北京麥當勞食品有限公司表示,麥當勞作為世界零售食品服務業的領先者,會不斷堅持從顧客的角度出發,力爭達到顧客的100%滿意,而通宵營業就是麥當勞根據顧客的需求而做出的又一項便民措施。
“北京新世界‘24小時’門店的穩定客源讓我們有信心開展這個業務。"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開設24小時服務的餐廳有:王府井、白廣路、新世界、東直門、亞運村、貴友、農光里、花家地、雙榆樹、通州西門、翠微、萬通、長安、洋橋、成府路。這些餐廳的位置,均屬于比較成熟的、市民夜晚活動相對活躍的區域。4月16日起,還將在中糧、安貞等6家分店試行。麥當勞目前在北京有90余家店,而此次一次性加入“24小時"隊伍的就占了1/4。
據了解,這種24小時營業模式不會在所有麥當勞餐廳推廣,必須視餐廳周邊顧客的夜間消費需求而定,消費群體主要是上夜班的職員、享受夜生活的休閑一族等。
其實,除北京以外,麥當勞在廣州、南京等一些城市已有一些店面轉型為24小時營業餐廳。一些業內人士也認為,對于快餐業而言,24小時經營是一個不錯的賣點,能吸引到夜間工作的職員、夜間休閑娛樂的人士及情侶等顧客群體。
但毫無疑問,下注“24小時全天候服務",這也是在對手的重壓下必須做出的改變。2005年,百勝集團的在華利潤率為19%,而據分析人士估計,麥當勞的在華利潤率只有10%至11%,此外,在餐廳數量上麥當勞也大大落后于對手,到2005年底,百勝集團已經在國內開了1500多家餐廳,麥當勞至今只有735家餐廳,而前者現在仍舊以平均一天一家的速度瘋狂開店。
而面對老對手的“新招數",肯德基方面則旗幟鮮明地表示,目前沒有計劃在全國推廣24小時營業店。“實行有彈性的營業時間是我們一貫的做法。"中國百勝餐飲集團對外事務部工作人員表示,在一些特殊的商圈,以及特別的節假日,肯德基的店面會適當延長營業時間,但并不會去推廣24小時營業模式。
成本有點高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就我國目前的夜間消費情況來看,“24小時營業"的確能滿足都市少數人群的需求,但在填補夜間人力、店內設施消耗等成本方面無疑會帶來一定的困難。目前,國內不少實行24小時營業的餐飲品牌,只能靠白天的營業來彌補夜間的損失。
日前,記者在麥當勞萬通店“體驗"發現,事實上,夜間來就餐的消費者并不多,占不到白天客流量的1成。餐廳工作人員介紹說,24小時餐廳夜間至少要有3至4名員工,而從這幾天來的經營情況來看,有時消費者還不如工作人員多。有消息稱,麥當勞在南京市場推行24小時營業,也遇到了同樣的尷尬。餐廳事先也通過海報廣告對附近居民進行了告知。不過,正趕上這幾日北京大風降溫,開業幾天來夜間就餐者少之又少。
而對于麥當勞的轉變,中式快餐真功夫營銷中心總監謝逸飛表示,“24小時"服務可以滿足部分客戶的需求,但這種方式對快餐行業來說將面臨成本、產品線等壓力。在北京市場一直堅持“24小時"服務的永和大王也表示,目前永和大王的夜間營業只有20%為堂餐,多數為外賣,人力成本更大,“24小時"虧本的那部分只能靠白天的營業額補回來。
“經營一家24小時營業的餐廳不容易,前半夜生意最賺錢,如果前半夜沒客源,肯定虧本。"據一家24小時營業餐廳老板介紹,“目前看來,凌晨3點至5點是生意最清淡的時段。除此之外,光靠平常日子,干夜間餐飲肯定沒戲,非要等到節假日才有收益。"
有業內人士表示,雖說時下餐飲市場已出現了“夜貓"一族,但目前夜宵市場仍屬艱難時期,要想干好并不容易。而且目前國內24小時便利店尚處于艱難運營的初級階段,24小時的餐廳運營恐怕更不好維持。
經營有講究
盡管目前麥當勞24小時營業的市場狀況不佳,但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麥當勞此舉將給目前市場上的中餐館的夜間經營帶來壓力。北京某餐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24小時營業只有堅持下去才能夠成為一個賣點。
據悉,24小時營業一直是麥當勞在美國本土的“保留節目",但美國的運營方式要想在中國市場上成功,還需要有對市場的一個培養過程,所以不管是麥當勞還是肯德基,想要推出24小時店,都要經歷一段市場的檢驗期。
據了解,吃夜宵的除了下夜班的人士,還有休閑娛樂到凌晨的人士以及情侶等顧客群體,這里邊又以青年人居多。
消費者劉小姐下班通常很晚,她告訴記者,24小時營業是否可行,關鍵看經營者有沒有抓住晚間的消費群體。比如,晚上朋友聚會,都是以玩為主,以吃為輔,希望有相對舒適的環境、實惠的價格、特色的口味,這明顯不同于中午吃工作餐,因此餛飩、火燒等速食店的晚間生意會受到影響。另外,考慮到夜晚這個時間,很多人已在家吃過晚飯,逛到此時只需填一下肚子,大、中型酒店顯然又不是首選。
記者發現,不少消費者持類似觀點,覺得24小時餐廳的特色還是太少了。對此,專家強調,餐飲定位很關鍵,夜間餐飲如果沒有更人性化的措施,發展將很艱難。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餐飲行業而言,24小時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賣點,北京的通宵餐飲市場還是很有潛力的。同時,這塊市場的開發,與北京的經濟發展和北京人的消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娛樂業發展得好的區域,通宵飲食自然紅火。隨著北京娛樂業的不斷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夜間上班一族以及習慣夜生活人群的增多,行業前景也會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