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個月,“最美深山女教師”王梅香經歷了默默無聞——迅速躥紅——眾人指責的過程。如此戲劇化的發展,根源于網絡背后的商業化運作。
近年來,網絡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網絡在許多方面改變了傳統。網絡以其傳播的數字化、超鏈接、交互性、便捷性等特點,成為現代信息傳播的新寵。網絡為每個人提供了平等的機會,大家都可以通過網絡發出自己的聲音。在網絡的推動下,近來涌現出不少“網絡明星”,如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曾有人認為,這是人們自發的“選秀”,是“網絡民意”的代表。殊不知,在表面的“民意”背后隱藏著商業推手的運作。
“網絡時代,個人正在成為媒體。”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說,較之主流媒體,網絡輿論具有更大的自發性和邊緣性,時尚熱點、個人喜好,甚至觸犯道德倫理底線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民間的熱點。
在“最美深山女教師”之前,有很多成功的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仙妹妹。讓這位羌族少女從網絡成功走向現實的,也是一位自稱已從網絡推手蛻變為網絡策劃人的浪兄。他曾這樣分析天仙妹妹火爆網絡的原因,“當時,中國男人的視野里全都是超級女聲、芙蓉姐姐、木子美,不是中性美,就是搞怪的。天仙妹妹無疑就像一絲山野里吹來的清風,她美麗、勤勞、善良、孝順父母,具備中國傳統女性的所有美德。”
這恐怕也是王梅香最初能躥紅網絡的原因之一,她同樣喚起了久居都市、日日混跡在利益場中的紅男綠女們對美好事物的渴望。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專業委員會主任段鵬說,這些推手不過是利用了不成熟的網絡環境和網民的從眾心理,“是非常低端的策劃,非常低俗的做秀”。
段鵬說,商業社會中,每個人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在這樣的環境下,善良和純真就顯得特別珍貴。“于是,一些存有不良動機的人抓住這一點,利用大眾對美好的向往,滿足自己的私利。”段鵬直言不諱,“對這些所謂的網絡推手、網絡明星,我從根本上持反對態度。”
浪兄曾對媒體表示,他自己不會選擇類似梅香這樣的人物作為“推”的對象,包括一些需要救助的對象。“我們一般只選擇娛樂性人物,而不會利用網民對被推對象的感動、欽佩、憐憫去贏得人氣。”他表示,“因為那樣會傷害網友的情感和信任。”
段鵬說,每種大眾媒介從誕生之初的干凈、高雅到商業化,似乎不可避免,而網絡推手的出現恰恰是這種趨勢發展的一種必然。從某種程度上說,支撐網絡“紅人”的,不是網民們真實意愿的表達,而是雙方私下的協議、策劃,“這是非常丑惡的。”
“這件事給了全體網民一個深刻的教訓。”段鵬認為,隨著網絡的普及,網民已經成為國民群體的縮影。網民應從這類事件中吸取教訓,提高自己的判斷力,不要盲目從眾。
有人提出要對網絡加以規范、審查,以避免網絡被商業操縱,從而提高網絡的公信力。姜齊平對此觀點表示不贊成,他認為應根據互聯網的發展規律,讓它自發形成秩序。段鵬也認為無需專門規范,否則會把簡單問題復雜化。他說,盡管這種事情今后還會有,但隨著大家判斷力和免疫力的提高,類似的帖子和照片的影響會越來越小,“市場消失了,它也必然會消亡”。
(作者:李麗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