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接班人,一個早已不新鮮的話題,但以前的報道與分析大都是第三方觀察,由民企接班人撰寫的文字并不多見。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描述了他在接班過程中的困惑和壓力,以及他的努力和進步,有自省,也有思考。在外界人士對民企接班人羨慕或者質疑的時候,這些民企接班人也在思索這樣幾個問題:為什么一定要接父親的班?應該怎樣繼承這份家業?如何處理別人的期望和現實能力之間的差距?本編輯部特意刊發這篇文章,意圖引起廣泛的思考和討論,關心這個群體的希望、煩惱和憂愁……
我父親是一個民營企業的創始人,在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了。很多人羨慕我,用他們的話來說,我是那種“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從小時候開始,我就從來沒有為經濟的事情發愁過,想買什么就買什么,有著許多同學羨慕的新鮮裝備。
大學畢業后,我去了一家臺資企業上了半年班,以后就回自己的家族企業上班了。上班后不久,公司就給我配了一輛車,父母還在家鄉和上海各置了一套別墅。我是我們家唯一的兒子,在外人看來,我是這家企業理所當然的接班人,我父親也是這么想的。
可是,我有一段時間經常晚上失眠,連續兩個月晚上兩三點才睡著,早上6點多就醒過來了。我的食欲也不好,飯量只有以前的一半了,頭上白發也比以前多了不少,人也比以前憔悴多了。“我今年才25歲,按理說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怎么會這樣呢?”那時候我不禁這么問自己。
兩個多月前,我父親派我去管理一個新建設好的工廠,廠房面積5000多平方米,員工50多人,而且生產的都是公司最近開發的新產品。由于是新的廠房、新的產品、新的管理隊伍,這給我帶來了很多從來沒有碰到過的問題,讓我非常苦惱。
由于是新的廠房,許多設施都沒有配齊,連倉庫和辦公室都是臨時的。倉庫已經在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里換了2次了,自來水也沒有接好,還要經常自己用抽水泵打水等等。由于是新的產品,市場還沒有培育完成。公司經常沒有訂單,即使有了訂單也是那些非標產品,改動的地方很多,很容易出錯,經常加班也不能按時交貨,員工做得累死,但工資總不高,搞得許多員工牢騷頗多,士氣低迷。由于是新的管理隊伍,同時還來自不同的地方,有本地的、有廣東過來的、有山東過來的,以前都不是做同一個產品的,三個新產品,有三撥人馬。本地的技術人員是生產A產品的、廣東過來的是生產B產品的、山東過來的是生產C產品的。別看人很多,產品不少,可一個月也生產不出來幾臺。
對此,我感到憂心忡忡。我的父親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啊。這可怎么辦才好呢?到底是我自己不行,還是其他什么原因呢?為此,我先從自身的性格經歷來加以分析。
從小時候開始,我在大人眼里都是一個乖孩子。我學習優秀,讀的是縣重點高中,后來又考上了西部一所重點大學。我從來不做調皮搗蛋的事,放假了也從來不出去,就喜歡呆在家中看看電視、打打游戲。我性格內向,從小就不喜歡和陌生人說話,也不善于與人溝通,什么事情都希望自己能想明白了才去做。易中天說過:男孩子如果小時候不調皮搗蛋的話,長大了也不會有什么大出息。也許我就是屬于這類人吧。我基本上沒在學校里當過班干部,最多當個課代表,也就收收作業,發發卷子,從來沒有管理過人,一下子讓我管理那么多人,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外,現在遇到的困難可能和我大學學的專業有關吧。我大學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而企業從事的又是機械制造,專業知識基本不懂,圖紙看起來也比較吃力,這樣就與技術人員溝通起來很有問題。雖然我學的是管理專業,但管理是一門實踐的科學,管理能力是很少能從書本上培養出來的。
有時候我還想,現在的問題也可能與父母有關。看看香港的李嘉誠培養自己的孩子多有一套啊,可自己的父母基本上都忙于工作,連學習也很少關心,更別提對我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了。但仔細想想看,也不能怪父母。他們辛苦工作,把他們能給的最好的生活條件都給我了,他們的父母也沒給他們多少良好的教育,再說他們也沒有培養下一代企業家的能力啊,他們從小就是農民。
我來自己的家族企業上班,體會到了許多常人無法體會的壓力。有來自社會的壓力,因為你是老板的兒子,社會上許多人都會在看你怎么接班,不能接班的人,不能讓這個企業生存下去的人都會被社會上的人看不起,被稱之為“敗家子”;有來自員工的壓力,面臨著來自下屬、同事的信任危機,因為能走上這個崗位不是因為你具備了這樣的能力,而是因為你是老板的兒子;有來自家庭的壓力,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立刻著手管理這個企業,他們會無形之中給你壓力,而管理能力更多的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它需要時間,但自己的成長速度總趕不上父母的期望。
我很想不在自己家族的企業工作,找份其他輕松點的工作。我也非常羨慕那些在機關部門工作的同學,他們可以一個星期休息2天,可我一個月才能休息一天,只有在“五一”、“十一”能休息2天。我畢業后基本上沒有出過浙江玩過,經常報的旅游項目也是杭州一日游。
我是我們家唯一的兒子,雖然家里還有一個姐姐,可在中國的傳統思想里,兒子才是家業的繼承人。在家里上班后,母親曾對我說過:“你可要好好地工作啊,以后這個廠都是給你的,都要你來管,我們都希望你能早點接班,畢竟你父親也年紀大了,管不了幾年了。”
我也經常在問自己,到底自己合不合適這個工作。可路還是要繼續走下去,公司還是要經營下去,我到底該怎么辦呢?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董銘。作者現任職于父親創辦的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一職,郵件地址zjdongming999@hotmail.com,歡迎讀者和作者郵件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