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創新的時代,懂得創新的公司很多,而創新也不是天大的難事,只要稍微用點心就能實現。但是,從公司創新到成為“創新公司”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企業沿著戰略目標持續推進創新,這樣“創新公司”可謂鳳毛麟角。為何?企業生存管理專家、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創立者鄧正紅先生認為,大多數企業的創新只是一種簡單的、孤立的、間接的創新行動,并沒有把創新上升到核心理念層次,沒有把創新轉化企業軟實力,因而這樣的企業缺乏創新永動機,所以不能成為頂尖的“創新公司”。
按照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價值創新是企業軟實力的最高形態,經營軟實力的企業經常保持創新活力,軟實力的核心是創新,公司的最高創新目標應該成為“創新公司”。鄧正紅指出,公司創新與成為“創新公司”,有本質區別。一時的創新可能是沖動,持久的創新才是企業軟實力的拉動。
世界變化是連續的,是按照一定規律和軌跡,呈趨勢發展。這個連續變化的趨勢是企業軟實力孕育的基礎。因此,鄧正紅先生將趨勢預見力列為企業軟實力“金字塔”的第一層次。企業創新是戰略和策略的綜合,創新戰略源于經濟發展大趨勢,創新策略來自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形勢。不能連續把握大趨勢,就難以實現創新戰略的轉折和銜接,也就難以實現持續創新;不能根據市場形勢隨需應變,就難以實現精確創新,同樣也難以實現持續創新。所以,無論從戰略還是策略的角度,無論大趨勢還是市場形勢,都需要企業以一種持續改進的價值主張去推動不間斷創新。
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指出,創新在于整合資源,一時的創新成就企業硬實力,唯有不間斷地持續創新方能造就企業軟實力,并在創新理念和創新行動的慣性下,締造企業創新永動機——核心生存力,這才是“創新公司”的本質所在。
眾所周知,IBM是以藍色創新基因著稱的頂尖“創新公司”。且不說它在隨需應變、精確創新方面所實現的連續價值創新,單就大趨勢的把握來看,其被稱為“創新公司”當之無愧。從起步趨勢來看,IBM定位在“商用機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市場趨勢一次又一次轉折,IBM的創新戰略也在持續改進,相繼走過了“計算機公司”或“服務公司”的創新歷程,甚至不再是“IT公司”,這就是“創新公司”IBM的軟實力經營魅力。據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中國區戰略變革咨詢負責人徐永華認為,該部門已經推出了針對企業產品和服務創新的解決方案,專門幫助企業實現創新難題。IBM也就成為了在中國首家專門提供創新服務的企業。
鄧正紅認為,大趨勢孕育大商機,把創新大趨勢作為一種業務和商機來把握,沒有經年累月長期的創新軟實力積淀,是無法打開這個智慧生意大門的。IBM注意到,中國的客戶越來越把創新當作第一要務。對此,IBM中國公司的策略就是協助客戶進行創新,成為中國客戶最佳的創新伙伴。為實現這一目標,IBM正從驅動創新的高價值服務、打造支持業務創新的IT基礎架構、充分利用世界級的研究開發資源三方面入手,幫助中國企業和行業客戶通過創新贏得競爭。
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強調,硬實力只能支撐創新,并不能推動創新,唯有軟實力才是企業創新的不竭動力。即使是具備相當實力的企業,有充足的研發投入也不一定能帶來成功的創新。一組數字表明,從1993年到2004年,獲得美國專利最多的十家企業中,4/5企業的股東回報低于同一時期標準普爾500的指數。創新是一個很復雜的體系,從創新目標、創新整合到創新價值的實現,都需要有針對性的創新規劃和具體方案。首先,它必須能夠驅動企業成長;其次,它應該和商業相結合;再次,創新能夠整合現有技術,而不是技術發明;最后,創新能保證企業和不斷變化的市場同步。產品創新也應該具備這些特征,一個成功的產品創新不是發明了一個新產品,而是這個產品給企業和股東帶來了實際的回報。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企業軟實力的魅力在于能不斷催生企業創意,信手拈來,就可將分散的資源隨“意”整合點化,變成很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滿足市場需求。創新的思路往往來自本行業之外,比如產品創新,很多時候實施之前就已經分出了勝負。毫不夸張地說,一個創新性的產品iPod,幾乎撐起了半個蘋果公司。如果聯系到1996年、1997年,蘋果公司連年虧損13億美元,甚至可以說,iPod拯救了蘋果公司。
企業創新可以有多種形式。創新可以在業務系統的任一維度上發生。例如,家得寶(HomeDepot)圍繞愛自己動手者這一服務不足的顧客細分市場進行創新。再如,捷藍航空公司(JetBlueAirwaysCorp)通過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包括衛星直播電視、皮革座椅和穿著時髦的乘務員),在美國國內航空市場取得了成功。
企業創新是系統性的活動。成功的企業創新要求對業務的方方面面考慮周詳。如果沒有良好的營銷渠道,產品再好也注定會失敗,其結果就像新的技術不能為最終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應用一樣糟糕。因此,企業進行創新時必須對業務系統的所有維度加以考慮。
“創新公司”除了具備過硬的軟實力,還有獨特的創新系統。因為企業軟實力的作用,可以說,創新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如圍繞產品和服務創新,向顧客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以寶潔的佳潔士電動牙刷為例。這款產品是2001年推出的,2002年便成為了全球最熱銷的電動牙刷。簡潔的設計和一次性AA電池的使用,使得這款電動牙刷非常容易使用和攜帶,且價格便宜。
按照構成產品組合或服務組合基礎的通用組件、組裝方法或技術組建創新平臺。平臺創新包括利用“通用性的力量”,即利用模塊化設計來快速地、經濟地提供不同組合的衍生服務。平臺創新已經使得日產汽車公司(NissanMotorCo.)在汽車行業再度取得了大量財富。公司通過對通用的組件進行不同的組合,生產出了具有不同風格、性能和市場定位的汽車,以及運動型多用途車。
制定隨需應變的解決方案,為解決客戶問題而對產品、服務和信息進行的定制化組合。迪爾(DeereCo)通過對一系列產品和服務(包括移動計算機以及基于GPS系統的跟蹤系統和軟件)進行不同組合,來為那些需要改善播種、耕作和收割效率的農民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這也使得公司可以提升自己的經營效率。
圍繞客戶創新,公司可以發現新的客戶細分市場或未被滿足的(甚至是不明確的)客戶需求。維珍移動美國公司(VirginMobileUSA)通過專注于30歲以下的消費者這一服務不足的顧客細分市場,成功地進入了美國的移動服務市場。為吸引客戶,公司提出了極具吸引力的價值主張:簡化的定價、無合同約束、娛樂功能、時尚手機以及不拘禮俗的維珍品牌。維珍移動美國公司創立于2002年,在此后的3年中,它已經在競爭激烈的移動服務市場吸引了數百萬的用戶。
營銷學中的“魚缸理論”:企業所面對的經營環境好比魚缸,客戶好比魚,企業經營者若想把企業經營好,首先要跳進“魚缸”,與“魚兒”一起游泳,切身了解客戶的感受及其對產品的要求。然后,再跳出“魚缸”,站到一個相對更高更廣的環境中,認真審視和分析客戶的意見,找出他們最本質的需求,從而發現市場機遇,贏得更大市場,獲得更大利潤,創造更多財富。
作者:鄧正紅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