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企業存續發展的價值觀、思維模式、行為模式的本質特征的總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在企業價值創造的每一個環節。現將本人理解與悟到的企業文化建設綱要總結如下:
一、企業文化建設層次
企業文化建設包括四個層次:
(1)理念層(核心層):指企業愿景、宗旨、戰略目標、經營哲學、倫理道德等企業價值觀,是企業精神和企業風格的最佳體現,決定了企業制度、員工行為和工作結果。
(2)制度層(中間層):指企業各種規章制度、組織機構等管理體制。
(3)行為層(表現層):指企業員工所表現出的行事態度、行為習慣等為人處事的思想與行為模式。
(4)表現層(視覺層):指企業的對外識別系統體系、企業對外視覺形象。
二、企業文化的價值
1.企業文化對企業的價值
是企業戰略的有效保障和執行媒介;
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環節;
是制度管理的補充和延伸;
是對組織成員的有效激勵;
增強員工行動統一性,減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是創造力的源泉和變革的基礎。
2.企業文化對企業人的價值
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通過理解、參與、營造并歸屬某種組織文化,尋找其生命寄棲的價值支點、文化歸屬和精神家園!
三、績優企業文化特征
(1)決策文化:領導者能力/財商/情商、科學的信息管理、規劃與決策方法論
(2)控制文化:賢人居上(決策者)、強人居中(控制者)、能力居下(執行者)
(確保了高層做正確的事;中層正確地做事;基層將事做正確)
(3)經營文化:管理者能力/情商/財商、績效管理、人才的選/育/用/留
(4)行為文化:職業道德、專業化、團隊合作、學習創新、結果導向、誠實守信
四、企業文化落地實施系統
1.內部落地實施系統
(1)建立企業文化建設領導機制(建立領導和組織團隊、明確職責)
(2)建立企業文化建設的計劃與預算體制
(3)樹立公司領導者風范、規范管理者行為(企業文化實際上是總裁和管理者文化)
(4)建立企業文化理念的傳播途徑(內外培訓、內部網絡/郵件、宣傳欄、辯論會、文化專題論壇、演講比賽、標桿案例故事集、讀書會、溝通會、年會、運動會、團隊拓展活動、節日慶祝活動、文化宣傳圖片、內部期刊、文化手冊、光盤資料等等)
(5)建設與企業文化理念及CIS識別系統相配套的硬件工作環境與設施(辦公家具/環境的裝飾與布置、辦公用品/禮品樣式標準、文件格式、司旗/司歌/司徽/司服/司標/座位牌/胸牌等等)
(6)建立員工行為規范的考核和檢查制度(將企業倡導的文化納入員工考核)
(7)建立優秀部門及個人的表彰獎勵與宣傳體制。
(8)建立企業文化建設的監控、總結、糾偏體制。
2.外部傳播實施系統
(1)建立符合企業文化特征的外部網站或對外期刊。
(2)建立對外宣傳的合作媒體與企業廣告等傳播渠道。
(3)建立與政府、行業協會、學術單位、培訓公司、合作伙伴或其它相關組織的資源整合與價值共贏體系,促進企業文化的對外傳播。
五、制度與文化
(1)制度要基于規范化文化的建設才有作用和效能,否則就是一堆廢紙;
(2)文化是制度的補充,可降低制度執行成本,降低推行難度;
(3)制度建設中會產生成本,但沒有制度是更大的成本;
(4)業務流程清晰合理是文化有效實施的前提;
(5)績效管理體系和激勵機制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有力保障;
(6)制度應該是前瞻性的,而不是用血的代價來換取制度;
(7)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或是一勞永逸的,而是持續改進的;
(8)得到大眾認可的制度是得益于民主管理文化基礎之上的;
(9)制度的執行是難點,領導者須以身作則,例外行為是對制度文化的最大威脅。
六、員工的文化需求
事實證明:員工喜歡在目標明確和心情愉快的環境下工作。
(1)員工的外在需求:
物質保障+成長機會(晉升機會、能力鍛煉機會、培訓機會),即錢(途)和前(途)。
(2)員工的內在需求:
賞識+工作滿足,即被(上級、同事和社會)肯定或賞識和對工作內容的滿意度(工作的有趣性、挑戰性和創造性)。
七、企業文化本質
企業文化本質上是總裁文化,即總裁的思維模式及行為模式,往往決定了企業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模式。特別是在民營企業,組織成員的行為準則以企業領導者價值觀為準,表現出強勢文化特征,而不是弱勢文化特征(組織成員的行為準則以社會價值觀為準)。
企業最高領導人是企業文化的締造組織者,是企業文化變革的推動者;領導人要忠實嚴守企業價值觀,并敢于揚棄舊文化,發展新文化。
如果企業決策層的核心價值觀不一致,有明顯的價值觀沖突,對企業的快速及長期穩定發展不利,易出現高層分道揚鑣現象;如果員工的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不一致,有明顯的價值觀沖突,對員工的快速及長期穩定發展不利,易出現跳槽現象。
企業文化即核心價值觀只有被企業成員共同認可并落實在工作行為上,企業的發展才是健康的。
八、企業發展階段與企業文化
1.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體現不同的企業領導風格文化,表現如下:
(1)創業階段:企業以生存為第一要務,工作重心以外部市場拓展為主,領導者多兼任管理者,集權為主,授權較少。
(2)成長階段:規范管理為主,建立企業規范的流程制度,注重管理后備人才的培養,領導者部分授權。
(3)穩定階段:目標管理為主,聘用職業經理人負責經營管理,領導者分權為主,充分授權。
2.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企業文化需求,表現如下:
(1)創業期:需要創新、冒險、信任、高效的企業文化;
(2)維持期:需要規范、合作的企業文化;
(3)發展期:需要競爭、關系的企業文化;
(4)轉型期:需要團隊、賞識的企業文化;
(5)永續經營期:需要進取、堅韌、誠信的企業文化。
九、企業文化傳播者
企業文化的傳播者不僅僅是企業文化建設部門,企業所有員工都有傳播企業文化的責任,特別是公司領導者、中高層管理者、與客戶及合作伙伴直接接觸的崗位員工,因為他們是企業文化內外體現的重要載體。
十、企業文化與競爭力
當企業內部整體做到:想法正確、行動一致、過程省力時,企業便擁有了企業文化這一核心競爭力。
十一、企業文化建設的任務
企業文化建設有四項重要任務
(1)持續提高企業價值;
(2)使組織有效率;
(3)使員工有成就;
(4)使企業有前途。
作者:吳霞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