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亞洲股神”的胡立陽有一招叫“農夫播種術”。大意就是做股票要像農民種莊稼一樣:多播種,重點栽培長勢良好的種子,將長勢不好或者根本漲不好的種子丟掉。其實認真看了他的書,發現還得結合他的另外一招懶人操作法才更有操作性和有效。懶人操作法確實很傻瓜,只要每周一同時選5個股票,每個股票買相同的股數,一周后開始排比,漲幅排第一二的留下,排第234的給剔除,然后下周一又又增加三個股票,再如此循環,直到找到最好的股票。
股票交易本身也是商業的一部分,自然有其“道”。胡立陽的農夫播種術和懶人操作法也許正是商業之“道”。對企業管理也適用。
第一, 企業為什么要戰略轉型,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今天的核心業務已經從明星業務變成了現金牛業務,我們需要尋找新的明星業務,但是要找到明星業務,你必須像農夫一樣去播種,多播種,找出長勢最好的種子業務去重點培育或栽培,讓它變成你心目中的明星業務。
第二, 要找到明星業務,必須多播種。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哪個種子最具有明星相,所以必須去試驗,根據其表現來決定“加倉”還是“減持”。換句話說,明星業務是你眾多種子中挑選并且栽培出來的,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企業家需要懶人操作法去挑選,更要去學會取舍,哪個種子業務會變成未來的明星業務。
第三、播種是需要成本的,運用懶人操作法也好,運用農夫播種術也好,你必須舍得前期投資,必須支付選擇最好股票或者種子業務的成本,如果你連這些成本都不愿意出,像釣魚必須買魚餌一樣,你就會盲目的買賣股票或理性的發展你的未來的業務。
第四、從種子業務到明星業務再到現金牛業務是一個周而復始的企業商業循環,買股票也是一樣,用懶人操作法找到好的股票,一直栽培直到收購,然后又找到新的股票種子,開始下一輪的播種季節周而復始。其原理一樣。
第五、無論是農夫播種術還是廖曉提出的企業可持續發展模型(詳見廖曉專著《戰略轉型》),我們還要注意一點的是,必須有試驗期或過渡期,做好戰略轉型過渡期的各種安排或試驗成果評估標準進行果斷的取舍,千萬別炒股炒成股東了。
作者:廖曉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