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使企業實力的構成發生新的變化,決定競爭勝負的關鍵在于企業的軟實力。土地、廠房、通用設備等硬實力是同質資源,每個企業都具備,而品牌、渠道、專利等軟資源是異質資源,也是特質資源,是企業的核心資源。而今許多全球化公司軟件資源已是硬件資源的二倍以上,這充分說明軟實力已上升到新的高度,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因素。
一、企業軟實力的本質。
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指出,企業軟實力本質是其時間特性決定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路徑依賴,就是從過去到現在,企業習慣使然。道格拉斯?諾思是第一個使“路徑依賴”理論聲名遠播的學者。諾思認為,“路徑依賴”類似于物理學中的慣性,事物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企業生存管理專家、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創立者鄧正紅先生認為,企業軟實力是基于特定市場、用戶價值、企業歷史、文化背景,經過一段時間經驗和知識的積累建立起來,所以具有獨創性,因為企業軟實力具有這種“路徑依賴性”,意味著企業軟實力是企業經過漫長的建設過程才得到的,而且這一過程并無捷徑可尋,別的企業要想創造這種能力時,需要耗費相當的時間和花費高昂代價。所以競爭對手很難復制和模仿。
其次是未來發展,就是從現在到未來,企業戰略推進。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強調,企業軟實力的意義不在現在,而在未來,就是如何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乃至基業長青。企業軟實力的積累在于蓄積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勢能”,以圖未來爆發。因此,企業軟實力戰略也是企業未來生存戰略,企業軟實力理論屬于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的范疇。企業未來生存戰略是否包含“未來”因子,關鍵看這個戰略是否有軟實力介入,就是文化制導,即企業價值理念對企業戰略的控制和引導。
基于上述分析,鄧正紅認為,企業軟實力是企業通過長期積累、并能在未來為企業生存發展持續發揮整合作用的能力和習慣。正因為企業軟實力介乎過去與未來之間,所以現在看起來比較“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虛”會逐漸顯現“實”的效果。
二、企業軟實力在于運用企業軟資源做強企業硬實力。
表面看,企業軟實力是一種凝聚力、親和力、影響力、滲透力,其實這一系列具有紐帶、連結性質的“力”只能代表企業軟實力的特征或產生的效應,并非企業軟實力最核心的內容。討論一個企業的軟實力,關鍵要看企業運用軟資源強化硬實力的能力。
按照鄧正紅企業未來生存管理思想,資源是介于環境與文化之間的戰略落腳點,也是企業經營運作的核心內容。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企業要活得好,必須以充沛的資源作保證。資源有限,創意無限。創意來自哪里?就是企業軟實力。
鄧正紅企業軟實力理論指出,企業軟實力以“不爭”為出發點,以“合”為歸宿,沒有資源或者整合不到資源,再好的企業軟資源也難以轉化成企業軟實力。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決定企業必須靠軟實力走資源整合之路,也決定企業軟實力必須以創造企業特有的經營管理模式,以開放、合作、共生的視野,在全球范圍內整合企業生存發展所需要的資源為使命。
鄧正紅表示,整合資源是企業軟實力的唯一使命定位。企業運用軟實力來整合企業內外資源,形成企業的核心能力包括核心業務、核心技術、核心產品、核心服務等,這種持續推動的資源整合模式就是企業的核心生存力。資源雖然是有限的和分散的,但每個企業利用、組織和經營資源的權力又是平等的,關鍵看企業是否有“心”,這個“心”就是企業的軟實力。用“心”經營的企業,遍地都是資源,俯首都是黃金,無論走到哪里,資源都可以信手拈來,開創出一片新天地。那些優秀的跨國公司進駐中國市場,雖然他們有雄厚的硬實力,但很大程度上都是憑借企業特有的軟實力(如享譽全球的品牌、高端精密的技術、嚴格規范的管理、周到細致的服務、訓練有素的員工)來開路。
鄧正紅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企業之間正由競爭走向競合,合作、共贏、協同、和諧是市場博弈的主流,企業的實力已不在于擁有、占有多少資源,而在于以軟實力贏得天下。正如毛澤東的詩:“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在市場競爭如火如荼、你死我活的今天,企業通過軟實力開拓未來之路,體現了崇高的浪漫主義情懷。企業只有具備了“心”、創造了“意”等軟實力,才能自由地將“紅雨”、“青山”等分散的資源整合在一塊,最終實現“浪”與“橋”的價值創造。
國內企業中,海爾是走出去、向全球公司邁進比較快的企業。鄧正紅認為,海爾走到今天,已達到一定的軟實力經營境界,其推行的用全球資源滿足用戶需求戰略,背后就是靠海爾多年培育積累的強大軟實力來支撐。為了資源,海爾一方面要應對全球化的激烈競爭,另一方面還要不斷創新和實踐,引領市場潮流。所以,海爾面對的經營環境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紅海和藍海并存態勢。談海爾的軟實力,海爾在海外的巨大成功和影響是其次的,關鍵的是海爾善于發揮長期以來積累形成的品質精神、創新習慣和快速風格等軟資源,整合全球各地資源,實現海外本土化的價值創造。從海爾的經驗來看,是用活軟資源,做大做強硬實力,這是海爾堅持軟實力經營的本質。
作者:鄧正紅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