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由于外部營環境急劇惡化,最近以來,眾多家電企業包括跨國巨頭正在想方設法采取精簡機構、整合崗位、梳理管理流程等措施進行“瘦身增效”,以此提高自己對市場的反應速度,提高生產效率和贏利能力,保證自已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獲得領先的優勢。
“瘦身”已成為一種戰略
今年以來,由于原材料價格暴漲、勞動力成本上升、國內銀根收緊、出口退稅調減,以及不期而遇的大雪災、大地震等種種不利因素,導致整個行業增長緩長,企業的盈利能力持續下降,經營成本卻急劇上升。在此背景下,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美的、格力、西門子等知名企業最近正在進行或醞釀“瘦身增效”的計劃。據悉,美的擬計劃對洗衣機和冰箱部門裁員20%,這是美的繼日用家電集團6月份裁員40%后的又一次大規模的人員調整;格力也正在調整生產計劃,大規模分流生產、市場一線人員;西門子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6750人,以節省日益膨脹的人力資源成本,提高企業的贏利能力……
其實,不僅家電行業在推行“瘦身”戰略,包括汽車、IT、通信、等行業也在進行類似的行動。美國老牌汽車公司福特計劃在未來幾周內,針對北美地區實施“瘦身”行動,屆時將有15%的福特員工不得不去尋找新的工作。華為老總任正非最近向廣大員工提出:華為正在面臨著又一個冬天,從現在起,華為要強化績效考核管理,實行末位淘汰,激活整個隊伍。
“瘦身增效”的意義
分析廣大企業紛紛開展的“瘦身”的行為,其實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即通過精簡機構,整合崗位,梳理企業的管理流程,將節省下來的成本用于提薪提效,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1、“急剎車”的作用。“由于工作流程、職責界定不清晰,我們的很多精力和時間耗費在溝通與協調中,從而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由于物料、箱體通用化程度低,從而造成生產效率低下;由于工作標準低,產品直通率低,返修的二次勞動也直接影響到了工作效率!闭勂稹笆萆怼钡囊饬x,某知名家電企業認為,經常乘坐公交車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一輛非常擁擠的汽車上,每個人都感覺很難受,突然,司機一個急剎車,大家擠作了一團。等汽車再次平穩行駛后,大家忽然發現車廂似乎不再那么擁擠了,感覺也舒服多了。這是為什么呢?一方面,大家經歷了擠作了一團的階段后,才認識到現狀并不是無法忍受。另一方面,在急剎車前,車廂內似乎已經摩肩接踵了,其實有的區域還是比較寬松的,通過剎車使大家的空間得到了再分配,反而平衡了。很多企業開展的“瘦身”工作就是一次“急剎車”,以此來實現員工工作的平衡,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勞動生產率。中國家電企業勞動的生產率總體來說偏低,據某知名家電企業透露,與西門子等先進企業比,我們的人均產量只相當于西門子冰箱的71%,人均產值則更低,只相當于50%。該公司人資部長形象地稱,兩人做的工作,如果安排了三個人,對每個人都是損失。有兩戶農家,各有兩畝地,A家的三個兒子共同耕種,每個人都很輕松,但日子很貧窮;B家只留兩個兒子在家耕種,另一個兒子在外打工,雖然大家很辛苦,但卻很快脫貧致富了。公司合并崗位的工作并不是為了淘汰員工,而是為了使大家都人盡其才,各得其所,發揮自身的最大價值。
3、企業通過縮減人員編制,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和人均產出,這也將直接刺激公司的利潤增長。在此前提下,企業提高員工的薪酬和福利也就成為了可能。這樣,不僅能激勵員工取得更好的業績,也能吸引更加優秀的員工加入公司,給公司的業績帶來正向的反饋。
關鍵在于建立競爭機制
對負擔沉重的中國企業而言,開展“瘦身增效”活動,應該著眼于在公司內部建立一種充滿活力的競爭機制,而不是單純的為了降成本實行大規模的裁員。要通過合并崗位實現提效,在企業內部建立起“優勝劣汰”的機制,促進企業更長遠的發展。
家電企業開展“瘦身增效”要抓住幾個重點:首先,在梳理職責的基礎上進行崗位合并,提高人均產出;其次,應該將縮減崗位節省的部分成本用于激勵做出突出業績的項目團隊或者個人;再次,要求在職員工提高業績和能力滿足新的任職標準,招聘優秀的員工替代不勝任的員工;最終實現公司提效、激勵員工的“雙贏”目標。
做好下崗員工的安置工作,維護員工隊伍的穩定也非常重要。某知名企業的做法值得借鑒:為了順利實現“合并崗位、提效激勵”的目標,該公司在人力資源部成立人才交流中心,在各直屬公司層面成立了待崗中心,分流下來的富余人員可以在公司內部、系統內部進行調配。“富余人員被分流,可能因為他們不勝任目前崗位上的工作。通過調崗、培訓上崗,爭取讓大家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為公司創造最大的價值。”該公司人資部部長說。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作者陳勝喬,歡迎探討觀點與看法。csqsd@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