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金牌產品特侖蘇OMP牛奶,質疑是IGF-1,能引發多種癌癥。 雪上加霜,讓蒙牛更加風雨飄搖? 蒙牛該如何平安走出險境,重塑金身? 一、死里逃生:三聚氰胺禍起蕭墻 2008年8、9月間的三聚氰胺(Melamine)事件,是中國奶業的特大地震。 三鹿轟然倒塌(破產),蒙牛、伊利、光明等多家知名企業,死里逃生。 三聚氰胺,是一種三嗪類含氮雜環有機化合物,重要的氮雜環有機化工原料。簡稱三胺,俗稱蜜胺、蛋白精,又叫2 ,4 ,6- 三氨基-1,3,5-三嗪、1,3,5-三嗪-2,4,6-三胺、2,4,6-三氨基脲、三聚氰酰胺、氰脲三酰胺。 為了提升食品或飼料檢測中的蛋白質含量指標,不法商人將三聚氰胺摻雜進食品或飼料中。牛奶、奶粉、或飼料中添加三聚氰胺,主要目的是冒充蛋白質。 三聚氰胺進入人體后,發生取代反應(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形成大的網狀結構,造成結石。 三聚氰胺在胃的強酸性環境中會有部分水解成為三聚氰酸。因此,只要含有了三聚氰胺就相當于含有了三聚氰酸,其危害的本身仍源于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毒奶粉,讓全國30萬嬰兒不同程度患上結石,并導致多名嬰兒不幸死亡。 二、一落千丈:巨虧9億元 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質的“毒奶”、“毒奶粉”事件,讓蒙牛聲譽一落千丈。 蒙牛“中國名牌”、“質量免檢產品”等多項榮譽被取消。 蒙牛產品訂單大跌,最嚴重時訂單跌幅達80%。全國范圍內的下架產品損失嚴重,資金回籠困難。導致蒙牛資金缺口曾達30億之巨。 而2008年6月之前,蒙牛的現金與銀行結存為22.7億元人民幣,尚未償還的銀行貸款為2.659億元,負債率僅為4.2%。 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股價大跌。2008年9月17日停牌前,其為每股20港元,9月23日復牌當日即大跌66%,11月,一度低至6.65港元。 2008年底,蒙牛乳業發布的“盈利警告”稱,截至2008年12月底的財政年度,其有可能出現高達9億元的虧損。而蒙牛乳業上半年凈利潤為5.83億元,也就是說,蒙牛乳業在2008年下半年的虧損超過14.8億元。 三、風聲鶴唳:OMP遇質疑盈利能力大損 2009年2月2日,國家質檢總局向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出公函:由于我國未對OMP的安全性做出明確規定,IGF-1物質不是傳統食品原料也未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如人為添加上述物質,不符合現有法律法規的規定,因此,責令蒙牛禁止添加上述物質。
公函還稱,如果蒙牛認為OMP和IGF-1是安全的,則需要按照法定程序直接向衛生部提供相關材料,申請衛生部門做出是否允許使用OMP及IGF-1的決定。 這讓剛剛死里逃生、經濟巨虧的蒙牛,再陷質量門。
此前,蒙牛號稱的“來自乳中的乳蛋白,有助于構成或修復人體組織”的OMP,正是蒙牛高端產品系列特侖蘇的主要賣點。
IGF-1是人體能夠自己分泌的激素,對人體幾乎所有細胞——當然包括骨骼細胞——都能產生作用。但是IGF-1能引發多種癌癥。血液中IGF-1高的人,易患乳腺癌、上皮細胞癌、前列腺癌、肺癌、結腸直腸癌,可能還增加患膀胱癌的風險。
而蒙牛金牌產品特侖蘇OMP牛奶,是蒙牛旗下利潤率最高的產品之一,2008年中,蒙牛86%的收入來自液態奶,而特侖蘇所屬的UHT奶(超高溫滅菌奶)業務,占液態奶收入的65.8%。 蒙牛并未公布特侖蘇的銷售收入和利潤率。但據悉,早在2006年,這一產品的銷售額已超過10億元,2007年,該產品銷售額更是突破30億元。還有消息稱,該產品毛利率達到150%以上。
眼下,質疑OMP,就是IGF-1。幾乎讓蒙牛的盈利能力蕩然無存。 四、風雨如磐:蒙牛該如何平安走出險境重塑金身? 蒙牛重塑誠信,重建品質,填補經濟巨虧,將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是啊!金融危機,誠信危機,讓商界風雨如磐,風雨交加。 蒙牛三聚氰胺事件、OMP事件(暫以事件稱之),根本問題出在哪兒?一句話:出在蛋白質上。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質,OMP宣稱具有活性的乳蛋白,有助于構成或修復人體組織。 如果再惡化下去,沒人能挽救得了蒙牛。
風雨飄搖中的蒙牛,該如何平安走出險境,重塑金身?
1、在戰略上,遵循古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以“大仁、大愛”的形象,消除消費者的心理恐懼感,重塑企業誠信。
2、在戰術上,遵循科學發展。關注民生熱點,關注人類長遠健康,大力提升產品附加值,培養忠實消費群體。
作者:程禮華,常以詩的清新與獨特的靈感、心境,感悟智慧的無中生有、異想天開、妙筆生花。關注人類,厚積薄發,閃耀人文精神與人文關懷。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