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正在面臨激烈的挑戰,從2008年最后一個季度開始,有關企業過冬、裁員等等消息就開始成為熱點話題,2009年經濟將會出現低迷狀態,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在這樣的狀態下究竟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成為很多企業都關注的問題,比如要不要縮減廣告費用,下一步的市場重心在哪里,要不要控制產品的生產數量,甚至包括是不是需要重新思考低迷時期的營銷策略等等。以下一些過冬建議或許可以供企業參考:
1.將顧客滿意度作為企業重要的經營指標,并想辦法去提升和改善。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期望會提高,消費者會對產品的質量、價格都更加敏感,因此企業要加強對于顧客滿意度的管理,將顧客滿意納入到服務和營銷的體系中。
2.不要沖動的去縮減營銷傳播上的投入。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也是各個行業中的企業進行博弈的時候,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也能保證足夠的營銷傳播投入的企業和品牌,將會比其他的對手更可能增加市場占有率,因為有一些企業會由于各種原因無法繼續保持與以前同樣的營銷投入水平,誰的聲音大誰就可能占據更多的份額。
3.優化營銷投入的結構,每一個營銷的投入都要有充足的理由。在總體營銷的投入結構上,廣告、市場研究、公關、渠道建設等等要結合現階段的現狀做結構上的優化。在廣告上,企業要對媒介計劃做進一步的優化,對媒體的選擇要依托于更加理性的數據,加強對于一些費用低、效果容易評估的媒體的使用,加強對于公關以及終端的活動的投入,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4.加強品牌的情感價值的傳播。消費者在當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的心態較為復雜,很多消費者會由于對于經濟危機的各種信息,消費信心會下降,因此品牌要更加強調情感利益的傳播和訴求,所以,經濟危機也是企業去思考更高層面的品牌價值的時候。
5.要加強市場研究,特別是對消費者心理、競爭對手和行業市場的分析。經濟危機將會引發行業結構的調整,在這個調整中,企業不能打無準備的仗,要對消費者、競爭對手的動向以及行業市場的變化加強調研和分析,通過更多的數據和洞察來作為理性決策的依據。
6.不要盲目的開展促銷活動,而要將著眼點放在如何給予消費者更多的客戶關懷和回饋上。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很多商場開展了大規模的促銷活動,這些促銷更多都是以減價、折扣為名,但是這樣的促銷只能保證短時間內的情貨,對于維護消費者的忠誠度意義并不大,因此各個企業和銷售終端應該聯合做一些關懷客戶的活動,比如建立會員俱樂部,提高會員積分獎勵的力度,對忠誠顧客給予更多優惠政策和實實在在的回饋等。
7.加強對新營銷方法和策略的使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互聯網的使用比例會提高,因此在互聯網平臺上開展互動營銷能夠影響到更多的消費者;消費者會由于社會壓力的加大而對休閑娛樂的需求會增加,因此利用娛樂平臺去開展營銷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比如看電影的人會增加,電影贊助營銷和置入式廣告就比其他時候會有更高的到達率。
8.塑造公益形象,加強社會營銷。從2008年開始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國消費者對于企業的形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人們對于商業倫理和社會責任的關注度會更高,因此企業要加強公益形象的傳遞,以及通過各種活動來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讓消費者在寒冬感受到企業的暖意。
9.研發滿足消費者更多需求的新產品。在經濟不景氣的階段,消費者會由于對未來不確定的判斷而改變消費結構,會變得更加理性,因此這個階段企業要在研發新產品上給予更多重視,深入的去發現消費者的社會心理的微妙變化,前瞻未來可能出現的新的流行趨勢和消費行為,并開發設計新的產品,將可能在經濟危機后實現回報。
10.將市場放到更廣的范圍。中國地理區域廣大,消費市場之間的內在結構性差異較大,因此企業不能只把眼光放在現有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已經覆蓋的市場,而是要更加關注對于一些需求未被滿足的市場,將市場的空間和范圍進行擴大,這樣才能夠讓整體的市場不受到太大的結構性的影響。
作者:肖明超先生,現任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副總經理兼研究總監。資深消費者行為學、新媒體與新營銷專家。曾先后擔任零點市場調查公司副總經理、盛世指標數據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務。專注中國消費者行為、態度、心理和生活形態、新興商業模式、新媒體與互聯網,品牌和營銷策略研究,擅長制定基于消費者研究的系統營銷解決方案。創建了多項消費者研究和媒介、品牌的評價指標體系,每年負責主持多個大型的媒介研究、消費者研究和行業研究項目,目前主管的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CMMS)、中國新富市場與媒體研究(H3)、中國大學生消費與市場研究(CUS)等大型中國消費者連續研究數據庫在業界享有盛譽。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xiaomingchao
聯系郵件:clarkxiao@126.com 聲明:此消息來自于本站專家投稿或合作媒體,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來源:中國管理傳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