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講師:趙艦航
第一章 5S活動概述 一 5S的含義 5S是指整理(Seiri)、整頓(Seito)、清掃(Seizo)、清潔(Seimitsu)和素養(Shitsuke)這5個詞的縮寫。因這個5個詞在日語中羅馬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均是“S”開頭,故簡稱為“5S”。 二 5S的起源 5S早起源于日本,開始為3S,即整理、整頓、清掃。它相當于我國企業(公司)所開展的文明生產活動。 三 5S的推廣 現在很多人又有6S、7S、8S,可能以后還會有9S、10S等。 6S=5S+Safety(安全)。7S=6S+Systematize(制度化)。8S=7S+Standardize(標準化)。 四 5S的對象 即指——辦公現場的“環境”。對辦公現場環境進行綜合考慮,再制訂出相應的計劃措施與標準,從而達到規范化管理。 五 5S的核心是 ——養成習慣,并形成習慣化——素養。 六 就我們公司來說,5S—— 指辦公室所有橫向的和縱向的空間,包括:地面(工作間、會客廳、走廊、衛生間等)、辦公桌、電腦(主機、顯示器、鼠標、線束等)、打印機、掃描儀、資料柜、中轉柜架、文件架和文具筒等;也包括電腦中的資料,個人的記錄稿、個人的形體,個人的精神、及工作流程、管理流程等。
第二章 5S活動的內容(上)
(一)整理 1 定義: 把工作辦公場所中的所有物品區分為有必要的和不必要的,所有沒有必要的都要清除或放在其它地方。 2 要點: 2.1對辦公現場的擺放現狀和停滯不前的現狀進行分類,區分什么是現場需要的,什么是現場不需要的。 2.2對辦公現場不需要的物件、物品,要堅決清理出辦公現場; 2.3對辦公現場的各個死角,都要徹底搜尋和清理,達到辦公現場無不用之物。 2.4對不能再使用的(報廢的)物件,也應區分并加以處置。 3 目的: 3.1改善和增加辦公所用的空間,改善和增加電腦中的空間; 3.2辦公現場無干擾之物,提高工作效率; 3.3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淆等差錯事故; 3.4改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情緒。 4 公司內部: 4.1書籍資料的分門別類的區分; 4.2光盤資料的分門別類的區分; 4.3電腦中的資料也應分門別類的區分; 4.4客戶資料、備份資料等也應如此; 4.5其它文具類等亦如此; 4.6它類物件(包括個人的物件或物品)。 5 做法: 5.1按使用周期分區分類
5.2按使用頻率分區分類
(二)整頓 1 定義: 把留下來的必要用的物品、物件定點定位放置,并放置整齊,必要時加以標識。 2 要點: 2.1所有物品(資料、書籍、設備及其它)擺放在有固定的地點和區域,便于查找; 2.2電腦中制作、或客戶的原始資料應分類存放,并加以可識別的命名,以便于查尋和調用; 2.3擺放地點要科學、合理; 2.4擺放應目視管理——標識。 3 目的: 3.1辦公場所一目了然,井井有條; 3.2消除尋找物品的時間,節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3.3整整齊齊的工作環境; 4 我們公司內部: 4.1書籍資料(含雜志類、參考資料類); 4.2光盤資料之客戶原始資料——證書、樣本; 4.3光盤資料之公司用之軟件; 4.4光盤資料之公司備份客戶資料; 4.5電腦中制作的資料、掃描的相片、證書等; 4.6客戶的相片、樣品、樣本刊、文件等資料; 4.7公司內部用的表單、制度等; 5 做法: 策劃(P)—— A放置地點設定;(見5S現場標準要求表之資料放置) B放置區域的劃分與規劃;(見5S現場標準要求表之資料放置) C標識; D總體平面圖。 實施(D)—— 按5S 現場標準要求表中的所羅列的44條進行實施。 檢查(C)—— 對未按5S 現場標準要求表中的要求執行,和已經按5S 現場標準要求表的要求執行的進行檢查,并記錄予以公布。 總結(A)—— 將檢查中出現的問題和表現好的方面或個人進行總結,去莠存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改正(修訂)—— 將上述要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癥結所在,針對性地解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僅列出部分。詳盡資料歡迎免費索取:71peixu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