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鄭李錦芬早就過了抱有幻想的年齡,“現實”在她身上早就成了一個褒義詞。
她曾是“2007年度中國最佳商業領袖獎”之“年度中國最佳人才管理獎”得主,也是當年唯一的女性候選人,她懂得說,“一枝獨秀不是春!
鄭李錦芬1977年加入安利,此后,其命運和安利的命運就一路捆綁在一起,從最初的香港區總經理秘書到今天的美國安利公司執行副總裁,她說,企業家要懂得“潛”,這首先是一種認清現實的能力。
說到今年的中國最佳商業領袖獎的主題“潛”,鄭李錦芬認為,“潛”是一種能夠預見光明的能力。危機隨時會有,一個好的領導人,必須要臨危不亂、從容鎮定。
這讓人想到1998年的傳銷禁令。當時,安利公司剛花巨資買下了廣州最高建筑物中信廣場的第40、41層,誰也不知道危機什么時候過去,停業要多長時間。鮮為人知的是,當時是安利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停止所有的經營活動,每天的虧損有100多萬元。而那時,我們剛剛在廣州買下新的辦公地點,正預備1000多萬元進行裝修。”
鄭李錦芬的決定起了關鍵性作用,裝修!并且定下了“不慌、不亂、不離、不棄”的八字方針。
在她看來,這是向企業、向員工和外界傳達信心的最好方式之一。
鄭李錦芬曾經對媒體用“鴨子”來形容自己,她表示自己的工作狀態像一只鴨子,浮在水面上看似悠閑,但是雙腳卻在水面下不停地努力滑動。
處變不驚成了鄭李錦芬的重要性格,她越發感覺到,“有潛力的企業家能夠發揮榜樣的作用,這很重要,尤其是在發展的低谷期。有潛力的企業家總會以自己的智慧與能力,引領企業穩步向前,對其他企業發揮示范作用,幫助其他企業樹立信心!编嵗铄\芬表示。
除此之外,這個行業所一直遭遇的種種爭議,一種新鮮的銷售模式,還有來自東西方的價值觀帶來的沖突和矛盾,這些都讓鄭李錦芬感觸頗深。
“如果把香港比作一個小河塘,臺灣地區就是湖泊,而到了內地才知道什么是大海!边@是鄭李錦芬向美國總部報告她對中國內地市場看法時說的一句話。
然而事實證明她的選擇是對的,從1992年在廣州注冊,到1995年在廣州投資建廠,再到2006年拿到中國商務部直銷牌照,15年來,安利(中國)的發展備受關注。目前的安利(中國),占據安利全球營業額的27%.據AC尼爾森2009年的調查顯示,安利(中國)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分別達到100%和85%,安利產品的美譽度達到88%.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安利全球最大、最重要,也是最具潛力的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作者:李娟 來源:鳳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