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在產業鏈不完備的條件下,進軍產業鏈上游,使樂事薯片成為中國市場上最具市場競爭力的品牌之一
每年7、8月間,土豆成熟的季節,百事(中國)公司都會組織媒體記者及公司員工到內蒙古達拉特旗,觀看百事種植的土豆,這已經成為百事近年來的一個傳統。今年7月2日,百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盧英德到中國訪問期間,也帶著大批的記者及百事大中華區多名管理團隊成員,來到農場。
盛夏的達拉特旗百事示范農場,白色的土豆花盛開在2萬畝沙地里,大型噴灌設備張開臂膀,在大田中舒緩地轉著圈,把從地下50米抽出來的水,均勻地噴灑在綠油油的土豆枝葉上。
看到此情此景,幾乎所有到這里來的人都發出了由衷的贊嘆。盧英德表示,“我對百事公司綠色土豆農場項目,對于改善當地環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帶來的積極影響,感到欣慰和自豪,百事公司將繼續加大對中國生態農業項目的投入。”
百事在中國種植土豆,不但滿足了自身的原料需求,也達到了改善環境及提高當地農民收入等多重目標。
向產業鏈上游進軍
百事公司旗下擁有享譽世界的百事可樂,因此很多人并不知道,百事為什么要在中國種植土豆、百事與土豆有什么關系?實際情況是百事已經連續多年在中國種植土豆,并且種植規模逐年擴大。
1993年百事在中國設立了全資子公司百事食品有限公司,要在中國推廣百事的另一項拳頭產品——樂事薯片,這需要大量的優質土豆作為原料。百事食品公司營運部農業總監黃宇清介紹,百事對于作為原料的土豆有相當高的要求。例如,土豆的形狀要比較規則,芽眼要淺,這樣較容易清洗和除皮;土豆的糖分含量要低,這樣高溫烹炸的時候不會變黑;要便于儲藏等等。
雖然當時中國的土豆產量非常高,居全世界第二,但這些土豆的種植不是以加工生產薯片為目的,質量也很難達到百事的要求。據說當年百事曾經嘗試使用上百種中國本地品種作為原料,加工薯片,但沒有一個品種能夠令百事的技術人員滿意。從美國進口土豆成本過高,價格將難以讓中國消費者接受,而中國政府有關植物檢疫的規定又不允許直接引種美國土豆。如何在中國的土地上獲取充足且高質量的土豆供應呢?
面對困境,百事食品公司作出了一項重要決定,就是引進美國的技術,在中國建立自己的農場,研制和種植符合百事需求的標準化土豆。“這是一個創舉,百事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建自己的農場,都是通過與供應商合作來獲得原材料。”黃宇清說。
百事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通過試管育苗技術,將美國的優良土豆品種“大西洋”引進到中國。為了確認引進的土豆品種在中國的適應性,百事公司在內蒙古達拉特旗沙漠邊緣的大沙丘上辦起了第一個示范農場。
如果在泥土地里種植土豆,土豆會往蓬松的地方長,造成土豆的形狀不規則,在沙地則有利于生長出形狀規則的土豆。另外因為沙漠沒有種過農作物,因此十分干凈,沒有病蟲害的殘留,有利于新品種的試種成功。而且在沙漠建農場成本低,試驗成功的話發展空間巨大。只是在沙漠生產土豆,要想達到高產,還必須對土地進行認真改造。
當然,百事在沙漠建農場遇到的困難遠遠超過改良沙地那么簡單,而他們成功后的收獲也遠遠超過當初的預想。
據黃宇清回憶,百事剛到達拉特旗建設農場的時候,當地根本沒有現代農業的產業鏈。不僅如此,百事的農場由于建在比較偏遠的地方,沒有電,甚至連像樣的道路也沒有。為了確保農場能夠順利啟動,百事不僅在當地修路,而且還架起了電線桿,拉來了電。
為了解決灌溉的問題,百事還在當地的沙丘上建起了一批大型的噴灌設施。十幾年前,達拉特旗沙漠化現象十分嚴重,沙漠不斷吞噬農田,緊逼居住地,一些住戶的家門口就是厚厚的沙土堆。百事要想在這里站住腳,就必須防風固沙。百事又在噴溉圈外種草植樹,選擇栽種沙柳和楊樹,防止風沙對于噴灌圈內土地的侵蝕。
與此同時,沙地的鹽堿度較高,不利于土豆生長,百事用酸性的石膏粉對土地進行改良,還采取土豆和高粱或玉米輪種的方式。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原來的沙漠變成了高產良田,并且生產出了符合百事生產要求的土豆。
種植土豆不是目的
批量生產出質量合格、便于加工的土豆,百事生產的樂事薯片才開始大量在中國市場上市。近年來百事食品公司對土豆原料的需求量每年大約在5萬噸左右,考慮到樂事薯片市場的發展情況,百事對于土豆的需求量仍然在不斷增加。
這就需要更大量的土地來種植土豆,沙漠可以提供成本低廉的廣闊土地,用于種植土豆。因此百事優先考慮的仍然是在沙漠地區,通過不斷擴大自己的噴灌圈及改良土壤,來獲得種植土豆的空間。如今百事在內蒙古達拉特旗的示范農場已經逐步擴大到了兩萬畝土地的規模。
不過,北方的生產基地并不能滿足百事對于土豆原料的需求。2001年之前,經常會出現夏季收獲的土豆,加工完之后,冬季由于沒有土豆做原料,樂事薯片的生產人員甚至產品銷售人員都放假的狀況。
為了保證全年的原料供應,百事先是在北方地區自建農場,然后逐步將自建農場擴展到了南方。2001年前后,百事食品陸續在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和廣西北海、廣東湛江及河北沽源又建起四個示范農場,專門種植土豆。
為了確保生產薯片的質量,百事在各農場里實行嚴格的標準化管理。“為了減少人接觸土豆的機會,避免造成表皮損傷,土豆從種植到收獲,全部實現機械化。百事達拉特旗示范農場20000畝土地,工作人員總共也就30多人。”黃宇清介紹說,“為了確保品質,應避免土豆露天存放的時間過長,所有收獲的土豆必須在24小時內進入專業儲存倉庫。”
近年來,百事招聘了多位剛畢業的大學生,作為百事的培訓生,在百事的示范農場里種植土豆。洪大偉就是這樣一位培訓生,他必須忍受農場生活的平靜和寂寞。他告訴記者,工作最忙碌的時候是土豆的種植和收獲季節。每年8月份,在北方收獲完土豆之后,他們還要種植冬小麥。達拉特旗冬天最冷的時候達到攝氏零下30多度,種植的冬小麥肯定會被凍死。百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沙地保持水土。
種完冬小麥,這些工作人員在短暫的休息之后,還要輾轉前往溫暖的南方農場,繼續在那里進行土豆種植。“從北方的沙漠,到南方的北海,我們的工作就是走南闖北種土豆。”洪大偉說。 事實上,這些示范農場,僅能支持百事在中國50%左右的土豆原料供應,還有將近50%的土豆供應來源于訂單農業。百事將自己的農場看作一個基地、一個產業模型,通過這種示范效應,來推動訂單農業的規范化和產業化。
為了推動訂單農業的發展,百事招聘了一些農藝師,對他們進行集中培訓,讓他們知道在不同地區,土豆該如何規范化種植。然后通過他們,把種植技術傳授給訂單農業中的農民。而上述培訓生們完成了培訓后,也將成為百事公司的高級農藝師,指導中國各地的農民種植符合百事要求的標準化土豆。
百事食品公司工作人員BobShi介紹,未來百事寄希望于發展更多訂單農業,讓更多農戶和農業公司成長起來,讓他們來做原料供應。因為“百事的主要工作是生產、銷售薯片,而不是種植土豆。”
百事示范農場的確帶動了很多地方農業企業及農戶種植標準化土豆的積極性,每年到百事示范農場參觀的人都絡繹不絕。現在,百事食品在中國已經擁有20多個大型原料供應商,他們基本上是隨著百事在中國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與百事有著多年的合作經驗。而他們下邊則連接著成千上萬家農戶。
百事食品進入中國十幾年,帶動了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目前百事自己生產及依靠訂單農業獲得的土豆,不僅能夠完全滿足百事在中國地區的加工需要,還有一小部分出口到了泰國。
繼續增加農業投資
迄今為止,百事已經在中國農業開發領域投資超過2億元人民幣,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農業企業之一。今年百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盧英德在訪問達拉特旗農場時再次宣布,未來四年百事公司計劃投資10億美元,發展其在中國市場的飲料及食品業務。這是百事公司近30年來在中國市場的最大一筆投資。這筆投資將注資于多項重要項目,包括擴大公司的生產能力,尤其是在內地和西部地區的生產能力,而農業項目也將占有一定的比重。
百事在內蒙古沙漠地區的投資,推動了當地環保事業的發展。百事示范農場處在沙漠的第一線,百事在自己的示范農場周圍修建了一條“百事大道”和防風林帶。如今百事農場承擔起了為當地農民擋風防沙的重任,為當地農民的耕地筑起了一道“綠色屏障”。
百事通過推廣土豆加工新品種和提高種植技術,還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BobShi介紹,蔬菜用土豆每畝產量1噸左右,每噸價格只有500到600元;而百事公司提供的食品加工用土豆產量每畝可達2噸以上,收購價為1100元以上,種植一畝土豆農民可以增收1600元。
百事與農民直接簽合同,為當地農民創造了工作機會,然后通過市場運作支持他們不斷創收盈利。百事提供的資料顯示,在過去的12年里,已有超過1萬多中國農戶從百事的農業項目中直接獲益,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水平。
更為重要的是,百事在中國農業領域的投資,為旗下樂事等休閑食品品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應,使樂事成為中國市場上最具市場競爭力的薯片品牌之一。
農業部干部管理學院產業發展處副處長陳渝評價,百事在產業鏈不完備的條件下,進軍產業鏈的上游,使百事食品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百事在沙漠中種植土豆,獲取生產原料,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還以更低的成本獲得了原料供應。不僅如此,用百事種植的土豆,生產出的薯片,還具有薄脆等特點,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來源:《中國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