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成功的高級管理者來說,在職業生涯中究竟什么樣的事件會令他們印象深刻,并有助于其提升管理能力和領導力?訪談中,100 位企業高級管理者敞開心扉,毫無保留地分享了他們職業成長歷程中的歡笑與淚水、經驗與感悟。這些高級管理者的年齡、職能和成長背景都不一樣,因此,每個人的訪談都是一段精彩的回放。有的管理者認為,從國家機關到外企的轉變是他職業生涯中的重要轉折點,親歷了不同管理風格帶來的效果,使他們了解到怎樣的領導能夠幫助下屬;有的管理者則強調,踏入社會后的第一位引路人(領導)影響巨大;也有管理者告訴我們,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的經驗令他的戰略視野和管理能力邁上了新的臺階。
雖然成長經歷不同,但我們的研究發現,導致他們領導力提升的關鍵事件有著驚人的傾向性。“工作轉變”、“楷模人物”、“溝通與沖突”是訪談中提及頻率最高的三類關鍵事件,而“企業變革”、“應對危機”、“特派項目/任務”、“工作早期磨煉”、“挫折失敗”、“開拓與創新”,以及“學習與培訓”緊隨其后位列前十,都是提及頻率較高的關鍵事件。
經過提煉合并,我們從100位企業高級管理者的訪談內容中歸納出13大類關鍵事件(表1)
而從這13類關鍵事件中,又可以歸納出導致新興市場領導力提升的8個關鍵詞:
變、沖、危、磨、挫、拓、學習和楷模。
“變”:面對變化,適應變化,擁抱變化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變”是訪談中提及頻率最高的關鍵詞,絕大多數的被訪者都會或多或少地提到自己在職業生涯中曾經面對的變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轉換企業/行業、轉變職能、體制改革、管理變革、企業上市和重組/并購。
“沖”:碰撞、矛盾、沖突中成長 在采訪中,我們發現沖突是許多管理者都會面對的困惑和挑戰。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沖突和矛盾愈加不可避免,管理者該如何面對:妥協?回避?強迫?還是合作?在訪談中,沖突事件包括:與上級的沖突、與下屬的沖突、與同級的沖突、與外部客戶/ 政府的沖突以及跨文化導致的沖突。由于它們各自存在的前提和依據不同,其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也有所不同。
“危”:臨危受命,扭轉局勢 在新興市場中,企業的快速發展必然會面對許多的變化和挑戰,管理者時刻需要作好準備應對危機。被訪者提及的危機事件包括:臨危受命、扭轉局面、客戶投訴和誠信危機。因此,如何面對危機、處變不驚、扭轉局勢甚至力挽狂瀾,是許多新興市場管理者必須煉就的能力。
“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在中西方的文化中,患難和磨煉被認為是造就人才的最好學校。同樣,在訪談中,不少管理者認為,他們在職業生涯初期的工作磨煉對其今后的領導力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基層崗位上的鍛煉、在條件艱苦的高山微波站駐崗、頂著暴雨拜訪客戶做銷售,等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些管理者正是通過早期磨煉收獲了金錢也買不到的豐富閱歷,同時培養了自己堅強的意志以及承受壓力的良好心態。
“挫”:失敗乃成功之母 訪談中,受訪者提及的失敗挫折包括工作失誤、受挫、降職和辭退/處分/裁員等。我們發現,優秀管理者之所以能把失敗經歷轉化為成功的契機,秘訣在于他們能夠直面自己的失敗,積極總結教訓,并且做到孔子所贊賞的“不二過”。
“拓”:開疆辟土,開拓創新 與成熟穩定的市場環境相比,在諸如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里,企業管理者是否具備開拓創新精神顯得尤為重要。在訪談中,被訪者也多次提到了有關開拓與創新的事件,親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其中包括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實施新方案以及開設新分支機構。
“學習”:更新知識,提升能力 在訪談中,不少被訪者反復提到“不斷學習”的重要性。在他們眼中,學習不僅僅是參加培訓課程,還包括自學、閱讀和工作中的特派項目等,例如看了一本有用的書;參加整理審計規范的特別小組;負責一個臨床試驗項目;設計年度財務培訓課程;負責財務數據分析項目等。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管理者們常常發現,原有的所“知”所“能”已不夠用,只有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提升能力,才能與時俱進。
“楷模”:典范領導,以身作則 在我們的訪談中,楷模既包括對被訪者產生深刻影響的典范領導,也包括一些負面的領導或人物。但典范領導的提及頻率明顯是最高的,言傳身教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典范領導往往能夠將遠大卓越的目標融入企業文化,并通過自己的言行、氣質和風度來影響和牽引其他員工的行為改變。(中歐商業評論 李秀娟)
來源:牛津管理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