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于“中西文化差別與合壁”大家已經比較熟悉,但對于“中西企業文化的差別與合壁”則是最近幾年才受到業界關注的課題,而我們所討論的企業文化是一種亞文化,它的差別與合壁必須是在研究文化的基礎上才可以比較深入。同時,我們這里也第一次提出“中國式企業文化”的概念,因為管理有美國式、日本式和中國式,那么企業文化也肯定有美國式、日本式和中國式了。
一、中西企業文化定義的差別
中國引入“企業文化”是在七十年代末,但目前有許多人對于企業文化的認識卻依然比較模糊。
美國的企業文化理論所關注的重點是在管理理念以及在此指導下所產生的各種制度、流程與管理體系,而日本則在美國基礎上創新,結合美國“企業形象理論CI”,在管理理念MI的基礎上增加了行為規范BI、視覺規范BI這兩大因素。因此對于日本來說,企業形象與企業文化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它的重點是對企業和員工形成統一規范。他們是先有管理體系而后有理念的,對于企業文化定義,日本是經過管理實踐后才上升到理論層面,因此他們的理念體系與管理體系結合地比較密切。但企業形象在美國卻沒有直接與企業文化聯系在一起,它所強調的是視覺的設計,而企業文化卻是管理課題,它所強調的是管理科學。因為它的企業文化是經過先提煉而后推廣實踐的,因此企業形象與管理文化并不需要直接聯系。這就是企業文化在美國與日本的認識差別了。
在中國,我們首先大力推廣的是基于日本企業文化認識范疇的企業形象系統CI,因此到目前為止依然有許多企業不知道企業形象與企業文化之間的關系,他們簡單地將企業形象等同于企業文化了。其實中國企業文化的現狀是內外兩層皮,許多企業在導入企業形象系統之后,將企業形象的理念系統直接等同于管理理念,但企業的管理理念卻依然潛在管理體系之后而沒有得到提升與整理,所以企業文化務虛的認知是當前企業界對企業文化的基本概念。另外,中國特色企業文化的內容是思想政治工作,由于我們企業原來的體制原因,在很長時間內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是劃上等號的,但我們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特殊背景下所產生的一種管理文化之一,它只是中國特殊背景下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而不是企業文化的全部,更加不是中國企業文化的全部內容。我們知道,中國現階段的企業形態除了國有企業外,還有外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對于他們而言,思想政治工作就不會是等于企業文化了。因此中國企業文化的認識現階段是比較混亂的,有認為是企業形象的、有認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甚至有認為是員工的娛樂活動的。
從以上可以分析出,美國認為的企業文化重點在管理文化,日本認為的企業文化重點是形象文化。那中國式企業文化應該是什么定義呢?我們認為,中國式企業文化應該是“哲理式企業文化”,既哲理文化。所謂哲理式企業文化是指以企業哲學為中心,對企業內外部矛盾進行轉化的一套思維體系。這種哲理文化的特點是:“剛柔并濟,以柔克剛;內外兼修,以內主外”。“剛柔并濟,以柔克剛”就是將管理制度的剛性與管理理念的柔性相結合,并以管理理念來指導管理制度,這就是管理文化;“內外兼修,以內主外”是指管理文化與形象文化并進,并以管理文化指導形象文化。可以看出,中國式企業文化融合了美國企業文化和日本企業文化的優點,同時創新出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新型企業文化模式。
二、中西管理思維的差別
在談中西企業文化差別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中西企業管理思維的差別,因為企業文化差別背后是管理思維的差別,管理思維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中西管理思維的差別有許多方面,但最本質的是“邏輯思維”與“辨證思維”的差別。
美國人相信邏輯思維,它強調的是世界的統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受這種思維方式的人相信一個命題不可能同時對或錯,要么對,要么錯,無中間性。通常我們說他們是“非此即彼”思維。
中國人強調辨證思維,它包含著三個原理:變化論、矛盾論及中和論。變化論從世界的變化性出發,認為世界永遠處于變化之中,沒有永恒的對與錯;矛盾論則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由對立面組成的矛盾統一體,沒有矛盾就沒有事物本身,中和論則體現在中庸之道上,認為任何事物存在著適度的合理性。
三、中西方價值觀體系的差別
在中西方思維差別的影響下,中西方價值觀體系有明顯的差別。價值觀就是在我們這里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應該、什么是不應該的判斷標準。價值觀體系一般包括了價值基礎、價值目標、實施途徑和約束機制四個方面。我們將中西價值觀進行分類,價值基礎是“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價值目標是“物質主義和精神主義”,實施途徑是“科學主義和德化主義”,約束機制是“法治主義和人治主義”,以下我們就按照這種分類法對中西價值觀體系的差別進行介紹。
1、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西方人對于個人與集體的思維是側重于從個人來看集體,他們認為集體是由個人組成的,因此關注重點在個人向上,強調個人的作用、能力、奮斗、拼搏等,因此個人英雄主義是西方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組成因素。只要有機會能夠展示自己的能力,美國人就會第一個去爭取,冠軍與破記錄幾乎是美國人的詞。而中國的思維體系強調的是集體主義,習慣從集體來分析個人,個人只不過是集體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槍打出頭鳥,人怕出名豬怕壯”、“我是一塊磚,那里需要那里搬”的思想長期指導著中國人的管理行為,從而形成了一種“低調、務實”的文化傾向。在這種價值觀的影響下,西方人關心的是自己怎么看,而中國人關心的是別人怎么看。
2、物質主義與精神主義
西方人對于物質需求一直都是認為天經地義的,追求利益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個人價值的體現,因此追求卓越的價值觀是社會認同的標準。因此富人在社會得到尊重,沒有必須進行掩蓋。而中國人向來認為商人“重利輕義”,因此不提倡強調物質利益而提倡以文化人,強調人的追求是通常自我修身從而達到無我境界,因此禁欲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一個主要特點。“知足常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小富既安”的思想使得中國企業長期缺乏發展的思想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