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一個案例:譚小芳老師在咨詢和培訓的過程中,聽到一個銷售人員給我們講起,他是如何如何把一輛騎著有“嘎吱、嘎吱”聲的電動自行車賣出去的。他說那天一個客戶到專賣店挑中了他們廠家牌子的電動車,可是剛騎出店不久,就推回來了,原因是騎著騎著不動了,而且推著還有“嘎吱、嘎吱”的聲音。
于是銷售員就給他換了一塊電池,可以騎動了,但是“嘎吱”聲仍舊揮之不去。客戶要求再換一輛,但是店面經理卻說,沒有那一款的車了,這是新車開始的磨合聲音,一般的新車都會有這樣的現象的。客戶又騎著感覺了一下,但是嘎吱聲仍在,沒辦法,錢已付過,只好把帶有“嘎吱”聲的電動車騎回家。
從他言談中,可以看出還在炫耀自己多么多么有能耐,把一輛次品電動車也賣出去了。其實殊不知,他這是在砸自家廠商的牌子,在慢慢的失去這個地區市場。看似賣了一輛車子,其實是丟掉一個市場。不難想象當客戶騎著帶有“嘎吱”聲的電動車時他會怎么想,回去后他的親戚朋友會怎么想,同時他親戚朋友的親戚朋友又該如何想,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砸了自己的牌子。
在這方面海爾集團做的就是比較好。譚小芳老師還看到過這么一個案例:海爾集團發展初期就發生過洗衣機的公關危機事件,當時發現在華北的某一市場有十臺洗衣機質量有問題,集團總部當時立即決定,由當時的總裁張瑞敏親自掛帥,趕到現場立即布置有關工作人員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然后出面一一安撫那些購買了有質量問題洗衣機的客戶,然后經過冷靜思考后毅然決定全部招回,并把十臺有質量問題的洗衣機在專賣店門前當眾砸掉。也正是這樣的沉著冷靜、果斷的舉措才成就了現在的海爾集團。
譚小芳建議電動車廠家起碼首先要向客戶道歉,不管原因出在我們產品身上還是客戶身上,然后賠償并收回不合格的產品,進行回爐再造。鑒于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花這些小錢又算得了什么呢?
譚老師最后提醒電動車企業在危機處理時,以下一些言論或行為是不妥當的,應該避免的:
1) 聲稱“任何企業或個人都可能會發生同類事件”;
2) 聲稱“事件的發生是由于供應商或什么別人的原因”;
3) 聲稱“此類事件屬于不可抗力”;
4) 不直接、簡明扼要地闡述自己在為處理事件具體做什么,而是說一些不傳達任何有效信息的廢話;
5) 面對媒體和公眾時態度不嚴肅、不誠懇,表現出不耐煩或怒氣沖沖;
6) 事件發生后顯得不溫不火,似乎對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漠不關心、若無其事;
7) 嘴上說在處理,但行動上遲遲不見動靜;
8) 在處理危機事件時,顯得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9) 態度強硬,在沒有做調查之前,就一再堅持:“是別人弄錯了,自己根本沒有問題”;
10) 面對媒體或公眾,發言混亂,出現前后矛盾或多個聲音。
(文/交廣商學院首席培訓講師譚小芳,預定譚老師品牌管理、品牌營銷培訓課程,請聯系137331878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