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廣告相比,置入性廣告具有很強的隱秘性,廣告與節目內容融合在一起,受眾在收看結合的同時不知不覺的看到了廣告的信息,擁有很強的到達率,因而越來越受到廣告主的歡迎。廣告主的選擇是多樣性的,可以依托品牌的目標受眾,選擇電影、電視劇、欄目、游戲等載體來開展置入性營銷。無論是選擇什么樣的載體,必須要有一定的“度”。置入性廣告是個很好的營銷工具,必須做到廣告內容與具體載體的無縫鏈接,不能喧賓奪主搶奪節目的風頭讓節目內容成了配角、或者說廣告內容過于曝光不再具有隱秘性從而引起受眾的反感,因而影響受眾對信息的接受。
相信很多朋友對趙本山的小品《捐款》印象深刻,有兩個品牌包括搜狐(包括旗下搜索品牌搜狗)、國窖1573在小品中得到了曝光。很多朋友之所以記住了這兩個品牌,是因為搜狐包括搜狗品牌在小品中的角色多次提到以及特別提到了國窖1573,但很多朋友并沒有對這兩個品牌產生好感。之所以沒有產生好感是因為這兩個品牌并沒有做到與小品內容的無縫對接,很多時候鏈接很牽強,給人一種感覺是為了傳達品牌的信息硬湊上去的,沒有把握好“度”。可能會有很多朋友會說只要讓大家記住了,置入就是成功的。沒錯,知名度的提高對于處于轉型期環境下的中國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必須記住一點,置入廣告是毛,內容是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置入性廣告不能過度不能搶占節目的風頭,但也不能過于隱秘。過于隱秘同樣不能達到好的效果,因為過于隱秘品牌信息就會與節目過于融合以致于觀眾就不容易覺察到品牌的信息,品牌信息被節目內容給“和諧”了。當然除了要把握“度”外,還應把握其他原則比如說要注意置入廣告的數量、準確把握流行文化的趨勢、與情節內容有內在的聯系性以及要和其他的營銷方式結合起來等。只有把握好這些原則,置入性營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才能取得投資回報率的最大化。
文章作者: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