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隨著阿聯酋政府承諾為迪拜注資,迪拜危機的煙霧正在散去,留給中國的是深深的警示與切實的損失。別的不說,神話破滅之日,占迪拜華商十分之一的溫州人,資產蒸發就在20億元左右。這損失就是不爭的事實。
最近幾日,關于迪拜危機對中國的警示,已經被眾多專家眾口一詞地深入論述過了。那警示的核心就是反思以房地產與旅游為財政支柱的道路對不對,以對外依存度高的經濟發展模式對不對?國際化的發展思路對不對等問題。
迪拜酋長,謝赫·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有句名言“瞪羚必須比獅子跑得還快,否則就會被吃掉。獅子也必須比瞪羚跑得要快,否則就會被餓死。不管你是瞪羚還是獅子,要比對方跑得快。”
這雖然很激勵人的進取心,但卻不適合中國的國情。
中國的本質是忍辱負重的駱駝、是吃苦耐勞的黃牛。中國不應該學獅子,更不能學瞪羚,中國原本就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國度,即使新中國成立僅僅有60年,改革開放走上市場經濟也不過30余年的歷史,但我們總是難以拋棄那些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厚重的道德準則。
現在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不愿意做實業,覺得搞房地產來錢快,都去做“投資家”,但社會的發展還是要靠實業一步一個腳印做出來的,不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家的心態,都應避免浮躁,“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經濟才能健康平穩地運行。
迪拜原來只是一個14萬人口的沙漠小城,現有總人口140萬,95%是外來人口。除了自由港吸引轉口貿易以外,迪拜幾乎沒有實業。
中國是典型的對外依存度很高的國家,小到紐扣、玩具、打火機;大到鋼鐵、機電設備甚至房子都依靠老外來買單,更不要說號稱5000年文化歷史所留下的那些名勝古跡,以及老祖宗所留下的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同時最近30年間,中國逐漸形成了從農村到城市,從西部到東部的大遷徙的“城市化運動”,中西部空閑了大量的土地,東部與南部人口臃腫,房價與地價齊升。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成為幾代人的夢想,成為幾代人身上的泰山(相關部分文章題目見文后附件)。
迪拜模式確實讓中國人失去理性。甚至成為中國許多行業的偶像與頂禮膜拜的“圣地”。
74.25億元
應該看到,迪拜的房產價格由外國人,承擔,債務大體都是歐洲、亞洲等機構與個人投資者,甚至好萊塢明星也身在其中。而中國的房地產價格是被地方政府與開發商聯手炒上去,并最終由廣大百姓承擔的;上海、北京的房產價格比迪拜的還高,同時迪拜的房地產總市值遠遠不及中國的幾大城市的市值,但中國人的家庭收入與社會保障與迪拜不可同日而語。
如此巨大的壓力都集中在中國人的肩上,怎么能承受呢?!
從這些角度分析,我們不難看出,以旅游與房地產為支柱的經濟格局,在外向型經濟的主導下,中國所承受的危險比迪拜的嚴重許多。中國房地產以及這個產業所牽動的金融風險比迪拜的更值得憂慮。
人到了異地,旅游僅僅是短歇,但一旦有了房子,不管是租的還是買的,就是常住了。從消費的角度拉動地方經濟,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邏輯了。但房地產與旅游所帶來的憂患中,至少有三點是不能忽視的:
首先是那些外人也不是空手來的,而是肩負使命來的。比如某些人是帶東西來推銷他們自己的產品的,某些人是帶錢來收購你的傳家寶的,某些人是給你錢讓你給他賣力賺錢的,讓你這個主人陡然之間變成了聽人使喚的雜役或者伙計,或者即使給你一個掌柜的那樣的頭銜,也是要幫助那個外來的東家榨干你的同鄉的血的。
即使他們是從善意的角度,來找工作幫助你搞建設的,但至少你需要把工作崗位空出來讓給他們吧,這樣你自己的飯碗就端不住了。
其次,外人總歸是外人,一旦好奇心得到了滿足,或者覺得你這里已經沒什么油水了,就會揚長而去,只留下一片狼藉。即使對方所支付的租金不菲,很多房東都不愿意把房子租給行為不檢點的人,因為客人用任何東西,總歸是沒有主人那么愛惜。你知道他們什么時候搬走?你知道搬走的時候給你留下的爛攤子是什么樣?你知道你處理那些爛攤子要花多大的精力與成本呢?更有甚者,把你剛成年的兒子閨女什么的拐走共同私奔的話,那你的損失可就難以計量了。
第三是外人賴著不走。即使是我們對客人以禮相待,都會在彼此間增加一些不和諧的部分,比如審美觀點、價值觀的沖突等等,勢必要牽涉到誰去忍讓誰的問題,至于你這個做主人的或者是時候一到就端茶送客。或者是一如既往地做好客的主人,不惜讓客人鳩占鵲巢;怕是到時候都不是由你自主來選擇,你連這個決策權都要出讓的。
現在國際勢力干涉中國內政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不管是貨幣與匯率方面,總是有人指手畫腳,就連對重點扶持產業的稅務等方式鼓勵都會被課以調查與制裁。國際化的文化與價值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地替換掉了中國傳統的那部分,在年輕一代心中占據核心地位。
中國人當下的生存狀況的確不容樂觀。
當地方官員魚肉百姓成為慣例; 當全國性的公開考試中、各種舞弊成為公開的秘密; 當信訪與價格聽證中的反對意見成為名存實亡的權利; 當土地與房子被聯手壟斷;當移民拿“綠卡”紛紛或者去境外生孩子成為被追捧的時尚; 當孩子從七歲就開始學英語,一輩子都不能了解自己國家的基本歷史; 當初中畢業之后就忙不迭地去海外留學; 當子民在國外遭遇歧視,并感覺被國家拋棄; 當都市里的阿貓阿狗都比生活在身邊的人生活水準高的狀態下; 當那些面子上光鮮的白領下班之后要通過擺地攤去多吃一口飯,甚至還要如過街老鼠一樣堤防城管來抄攤,而不能不時刻準備著與他們進行斗智斗勇的境地中; 當孩子們要做留守兒童、老婆要做留守太太、父母要做留守老人,當許多人的家人都在留守狀態,青壯年處于游子狀態的時候; 當未成年人都被包圍在物質攀比與精神乏味中,到處是暴力、色情等誘惑的時候; 當成年女性不能不通過出賣青春色相、做“小三”或者“二奶”被人包養,才能買得起服裝與化妝品的時候; 當孩子從沒有出生到結婚成家之間都不能斷奶的時候; 當男人不得不依靠父母的幫助,才能夠勉強買得起房子,完成結婚并撫養下一代的責任的時候; ……
難道我們還要為這樣的變化而彈冠相慶嗎? 當一個國家到了這樣的程度,真的讓我們無語。難道這種警示還不夠嗎? 難道一定要中國深陷次貸危機,由于房子的拖累而犧牲掉生活的所有幸福與愜意才足以警覺嗎? 隨著迪拜危機的進展,每天都有新的消息發布出來,那引導著黃金、石油、美元指數、主要貨幣的瞬間跳動——難道我們真的需要中國的貨幣、股市指數以及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如此大幅度的變化嗎?至少在這些方面,迪拜危機是中國可持續性發展的警示。
作者:賈春寶 來源:價值中國 2009年12月3日星期四 電話:13269258122,89581930 MSN: bekings@yahoo.cn QQ:469063961 價值中國網個人空間: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創外匯評論主頁: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