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月以來,主要經濟體國家基本面數據向好的趨勢逐漸明晰:美國三季度GDP環比折年率增長3.5%;歐元區GDP環比增長0.4%,實現自08年一季度以來的首次正增長;而日本三季度GDP環比增長1.2%,折年率4.8%,已經是連續兩個季度正增長。如果追究經濟數據向好的根源,無一例外,都是受前一階段政府出臺的財政刺激政策以及數量放松的貨幣政策拉動的結果。以美國為例,三季度家庭部門表現好于預期,體現在消費支出及住房消費兩個方面。其中私人消費增長了3.4%,而耐用消費品受“舊車換現金”計劃的刺激,飆升了22.3%。此外,受首次購房可獲得稅收抵免八千美元的政策拉動,住房建設增長23.4%。
我們的美歐同事等也根據三季度發布的數據紛紛上調了經濟預測值。但另一方面美國、歐元區以及日本的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而且大量閑置產能使得通貨緊縮陰影揮之不去。再以美國為例,美聯儲比較看重的通脹指標——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數(PCE)折年率上升1.4%,三季度同比上升1.3%,距離1.75-2%的目標區間更遠了。受勞動就業市場低迷的影響,美國個人實際可支配收入在三季度下降了3.4%,而二季度這一數字為增長3.8%,仍然主要是受刺激政策的推動。我們的基于泰勒法則所作的估計顯示,GDP增速需要達到2.5-3%才能使失業率在10%的水平不再繼續上升。如果經濟能以高于趨勢水平增長,則失業率有望在2011年底降到略低于9%的水平。因而2012年之前聯儲都不太可能加息。
歐元區的經濟復蘇相對略微滯后,德國經濟仍然是歐元區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貢獻了三季度近一半的GDP。奧地利、意大利、荷蘭、比利時以及葡萄牙也開始了不錯的增長態勢(歐元區意義上的,其中奧地利增幅最高為0.9%)。歐元區扣除能源、食品及煙酒的核心通脹率10月同比上升1.2%,與9月持平。食品價格通縮仍在繼續,10月份下降了1.5%。這一輪油價上漲傳遞到消費者的速度明顯緩慢的多,但預計未來幾個月隨著翹尾因素的減弱,油價及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會開始逐漸顯現。歐元區名義通脹有望11月由負轉正。鑒于歐洲央行12月可能上調其經濟預測數據,加上歐洲央行最近對財政政策退出及各國聯合行動的強調,我們認為歐洲央行可能于明年9月開始加息。日本央行則認為盡管經濟開始回升,但鑒于刺激政策效果已見頂,而靠國內私人需求可能無法獨立支撐經濟復蘇,貨幣政策仍需要繼續保持寬松,其零利率政策以及對金融市場的融資支持都將延續。
與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包括拉丁美洲在內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拉美國家受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影響今年的GDP可能收縮2.6%。但危機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之前這一地區多數國家面臨的明顯通脹壓力。隨著全球貿易流動的回暖以及大宗商品需求的恢復,拉美國家中,以巴西為首,智利、烏拉圭、阿根廷等國GDP均在二季度之后開始環比正增長,我們預計明年該地區經濟增長可能恢復危機前的水平即達到3.8%。
制造業生產的率先回暖是拉美國家這一輪經濟復蘇的共同特征。在各國后出臺了財政刺激政策并同時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之后,市場信心逐漸有所恢復,貿易流動開始復蘇,資本流入重新增加并為儲蓄率普遍低下的拉美國家帶來充裕的資金。以巴西為例,私人消費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受刺激政策拉動在二季度以來均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前瞻地看,除巴西之外,巴拿馬、玻利維亞、秘魯、烏拉圭等國今年仍可能錄得經濟正增長,成為拉美地區經濟中的亮點。隨著危機過去,經濟復蘇開始,高增長率、大宗商品價格回升以及與發達國家利差的繼續存在使得國際資本在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持續流入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國家。其中巴西的股票市場自年初以來暴漲超過一倍,貨幣里亞爾匯率亦升值超過30%。
為了抑制快速流入國內市場的外國資金,巴西政府10月宣布對流入本國的海外金融投資資金收取2%的托賓稅,11月18日又宣布對以美國存托憑證交易的巴西企業股票強制征收1.5%的稅。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也有類似的政策措施出臺;旧弦源藶檗D折點,國際金融市場的投資者開始了新一輪獲利了結,前一個階段受風險偏好上升拉動的資產回報套現。
我們認為這些措施可能在短期內影響資金的流入,但卻難以改變全球資本流動的趨勢。債券及股票市場上的降低風險操作應理解為暫時性的,主要是出于對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短期內繼續出臺資本流動管制政策措施的擔心。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與G7國家差距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繼續拉大,而且目前來看新興市場國家的股權投資市場估值尚未到嚴重偏離基本面的地步。盡管不少資金已經流入新興市場,但新興市場之中的亞洲自今年3月以來資本流入僅相當于之前(2007年中至今年3月之前)流出資金量的一半略多一點。鑒于國際金融市場上套利交易的基本條件和背景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如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最近關于數量放松的貨幣政策的實行時間可能相應延長的表述明確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及0-0.25%的超低利率水平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我們認為拉美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資本流入以及貨幣匯率升值的情況仍將繼續。
專欄作家 屈宏斌、馬曉萍 屈宏斌為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馬曉萍為宏觀經濟分析師
作者:屈宏斌 來源:價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