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捷科技大中華區財務總監呂淑貞女士用自己十幾年的奮斗經歷,書寫出一名普通財務人員如何攀登職場頂峰的精彩勵志故事。
談到上市公司的CFO,人們的第一印象通常就會聯想到那些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和著名投資銀行空降過來的金領們,而仿佛財務部門里那些普普通通的出納、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人員和這一職位遠得扯不到一起。不過,冠捷科技大中華區財務總監呂淑貞女士則用自己十幾年的奮斗經歷,書寫出一名普通財務人員如何攀登職場頂峰的精彩勵志故事。
初見呂淑貞,你很難相信眼前這位外表瘦弱、極具親和力的女士就是掌控著中國區180萬臺自有品牌PC顯示器銷量、營業額達17億元(2005年數據)的冠捷科技大中華區財務團隊的靈魂人物,惟有她干練的作風與得體的職業裝還在彰顯著她CFO的身份。
而一旦她開口說話,你又會納悶來自臺灣的呂淑貞竟然操著滿口標準的普通話—這是呂淑貞在內地十幾年工作歷練的結果,用她的話說就是“談吐、思維幾乎已經完全大陸化了。”
從出納到CFO
冠捷科技為香港(股票代碼:0903)、新加坡(股票代碼:TPV)兩地同時掛牌的上市公司,于1967年在臺灣成立,最初從事彩色電視機生產制造,是當時臺灣最大的對外彩電出口廠商。目前,冠捷科技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顯示器提供商,產品包含CRT、LCD顯示器,以及LCDTV、PDP等離子電視等。2005年,冠捷科技在全球液晶顯示器市場的占有率達到23.3%(合并飛利浦后的數據)。
冠捷科技今日全球顯示器霸主地位的奠定離不開其在中國大陸業務的高速發展,從1990年冠捷開始在福建福清投資設立第一家工廠以來,已形成了北京、福建、武漢、蘇州、東莞五大工廠的“五角星型”的生產供應鏈,員工總數近2萬人。顯示器年產量連續多年位列中國市場第一,在中國市場上的每10臺顯示器中就有4.5臺出自冠捷。
作為最早進入大陸的冠捷人員之一,呂淑貞幾乎親歷了冠捷在內地的每一次飛躍式的發展,其在冠捷的事業也隨著冠捷的發展而不斷提升,直至今日的冠捷科技大中華區財務總監一職。
自從21歲進入冠捷以來,呂淑貞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冠捷,在冠捷的職業生涯也是她作為財務人員的生涯,幾乎半生都與冠捷和財務結緣。
“不知道是不是我能力不夠,從我進入冠捷就再也沒有離開財務領域。我學的是財務,第一個職位就是做出納,此后就一直在冠捷的財務部門,沒有換過別的工作。我想,財務工作既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極有可能是我的最后一份工作。”呂淑貞笑言。
1991年,作為冠捷在大陸投資建廠的前導,呂淑貞第一次來到內地,內地之行的第一站就是福建省的福清市,“當時為了設廠的事宜,財務要提前過來談海關、物流等方方面面的事情。”
而在呂淑貞的印象中,第一次大陸之行并不美好。“當時,福清還是一個經濟落后的偏遠之地。雖然只是來福清出差,而不是常駐,但當時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不想過來,因為福清比較偏遠,而且氣溫比臺灣要寒冷。到福清之后,晚上沒有地方可去,在酒店實在無聊,同來的人就把白天買的東西全部擺出來,相互之間比比看誰的價格更低,來打發時間。”
自此,呂淑貞開始經常往返大陸與臺灣之間,成為一個“游牧族”。而從1995年常駐大陸開始,呂淑貞則變成了另外一個“游牧族”——憑著敏銳的市場嗅覺,在國內各地尋找市場機會。2001年成為呂淑貞另一個轉折,冠捷出于對整合內地市場銷售的需要,呂淑貞被集團派往北京,協調冠捷與中國區總代理的關系,“漂泊”的生活逐漸穩定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