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廣商學院首席培訓講師譚小芳
哥倫布在面對那些對其新大陸的發現不屑一顧的人的時候,他沒有直面反擊,只是拿出了一個著名的雞蛋,問誰能將其立在桌子上,結果,那些貴族們沒有一人能夠做到,在他們滿頭大汗、一臉無奈的時候,哥倫布拿起雞蛋一頭朝下,輕輕一磕,雞蛋的一頭就癟下去了,穩穩地立在桌上。簡單不簡單?哥倫布的解決辦法很簡單;容易不容易?其他人都沒有做到;為什么別人做不到?思維僵化,膽識不足。
當“中國有個浪莎紅”在中國大地唱響的時候,許多人開始質疑,浪莎紅不就是在浪莎后面加了一個“紅”字嗎?沒有什么了不起。想想農夫山泉,那句“農夫山泉有點甜”,獨有運動瓶蓋發出的“澎”的異響,太簡單了,沒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幾年就成長為水業老大。想想被許多人視為惡俗廣告經典的腦白金,那句“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收腦白金”,幾乎磨破人們的耳膜,再簡單不過了,再沒有比之更俗不可耐的了,但就是賣貨。鄧小平的一生三起三落,其最杰出的成就歷歷在目,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南巡講話“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一國兩制”收回香港,好像也沒有什么耀人的成就,也沒有什么了不起,但仍不容人質疑其偉大。一切的一切,譚小芳老師認為——成功的精髓在于領先的創新。
在這個一切成功的要素已經具備的今天,你沒有必要重新發明電燈,但要制造耀人的光芒,卻需要超凡的智慧、發現的眼光、驚人的膽識。正如詩中所言,驀然回首,人生不過幾個有限的亮點,曾經有專家通過統計分析得出,每個人的一生只有五次成功的機會,還有一位名人也曾經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同樣,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也有其生命周期,在其發展過程中的機會也不會有很多。譚小芳老師(預定譚老師創新思維、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培訓課程,請聯系13733187876)認為,國內企業欲求實現跨越式發展,只有抓住機會,制造亮點,才能成就霸業。下面看一個案例——
在日本,位居鰲頭的"花王"化妝品公司提出了"依靠獨創技術求生存"的經營戰略,并把勞動工資的改革與開發職工的創造性緊密結合,以在高度飽和的化妝品市場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發展。
"花王"公司要求每個員工都要"發奇想"、"闖新路",千方百計創新,任何人在晉升、提薪和獎勵時都要看他們的創造性如何,這個創造性包括能力和成果兩個方面。人事部門還建立了-套對創造性的評分制度,由專家、領導和顧客對員工的思維、行動和成果進行綜合評分。
在這種全公司重視創新的氛圍中,該公司連續推出了"高效洗滌劑"、"生物技術洗衣粉"等前所未有的新產品,在競爭中占居了主動。
很多中小企業的老板在筆者面前抱怨——對于處在行業第三以后的品牌而言,產品創新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大嗎?譚老師的答案是不大。因為你既不是老大、老二的對手,也沒有老三那樣的品牌基礎和研發實力,一切創新的效果在大哥們面前均顯得微不足道,而且也難于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不過,如果你能夠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又碰巧得到了可替代現有產品的另一個類別的好產品的話,也是大有希望出人頭地的。
譚小芳還認為——雖然對于第三以后的品牌而言產品創新的作用不大,不過在其它方面的創新可能對企業和品牌的成長大有幫助,譬如在品牌規劃、產品外觀、包裝、渠道、促銷等方面的創新往往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