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習慣中,認為管理是為企業創造效率的。正因為如此,一些管理者往往凌駕于企業之上,尤其是那些小有成就的銷售者更是如此。他們把企業戰略性入市行為偏得一錢不值,殊不知,如果沒有公司正確的入市決策,你又從那獲得的機會。我們要從重新認識企業管理與企業戰略決策之間的關系?重新認識管理工作對企業經營的作用?重新認識它們孰重孰輕?
決策是有效益的。有多少企業的投資者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置決策效益而不顧,只是在管理一個方面上下功夫。有多少倒閉的企業,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一定不如成功的企業嗎!有多少成功的企業,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就一定讓人稱贊嗎!有多少總裁老板都在說同一句話,失敗和倒閉的企業,它的管理一定不會好;成功企業的管理一定有可學習借鑒的東西。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是因為人們沒有認識到決策與管理之間的關系。而錯誤地認識管理,盲目地推崇管理。
人所共知,沃爾瑪一直名列世界百強之首。但其人力資源管理卻很難讓人恭維,曾經多少年,本國員工離職率竟達50%之多,就連其掌管人力資源管理的執行副總裁也曾不得不承認,沃爾瑪的離職率在向一個錯誤的方向發展。美國零售業人員替換成本每人2379美元,美國本部70萬人的流動率就意味著一億四千萬美元的人力成本。一億四千萬美元是一個什么概念,它對其年千億美元的純收入而言只能是千分之一左右,但這是純利潤損失。沃爾瑪錯誤的員工離職率,必會影響全體員工的工作效率,其整體收入離入市預期將會有多大的差距,可想而知。如果,其人力資源管理到位,每年不但減少了一億四千萬美元的員工離職成本,而且還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其年收入何止幾千萬美元能擋得住的。沃爾瑪的成功是因為他的決策成功,它的贏利模式太具特色了。而其管理并沒有對實現其入市預期起到幫助作用,或者說起的作用不太,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它的人力資源管理正吞噬著它決策效益。
管理決策就是入市決策、贏利模式。企業能夠贏利,是因為其戰略決策的正確性,企業組織及員工是為實現企業這一入市戰略,而設立和工作的。如果其員工工作質量到位,那么就有利于實現企業入市預期,否則,企業的入市預期就會大打折扣。企業失敗有兩種原因,一種戰略決策錯誤,另一種就是內部管理部門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之所以,我們現在提出用工風險問題,是因為同質性產品和服務大充于市,市場競爭已經異常激烈,原材料成本提高、銷售價格降低,使得企業決策效益已降至歷史最低點,而其最關鍵的是,它已不能再忍受管理帶來的損失了。
多少年來,企業決策效益一直任各項管理損失的吞噬,因為決策效益大,為管理背點損失沒有什么,可是現在不可能了。不要說為管理損失埋單,為用工風險埋單,就是大家齊心努力,也僅能獲取那少年可憐的決策預期。
(作者張立興,了解作者詳情請點擊:Http://www.www.porno-x69.com/Html/pxjs/093312218359565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