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們很多人都沒有A企業的劉總監這樣幸運,設定的目標都獲得了實現。一旦我們的目標被挫折困擾時,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我認為,就是盡快評估目標的可行性。即原定的目標是否需要作認真的修改?是否有可能追加資金或延長期限?我們可能不得不放棄某個目標—--但只有當冷靜的分析顯示這是唯一可行的選擇之后,才走這一步。自己要積極、果斷,把意外的事故當作激起重新努力的觸發器。還有一點永遠不要忘記的是要有目標檢查的標準:該目標是否明確、有難度、可量化?是否為執行者所贊同?是否有明確、切合實際的時間表?是否已經落實成完整的計劃?是否可因事態的需要而作修改?該目標的實現是否會推進整體的戰略發展?是否會為員工帶來收益?是否體現在每一個人的個人目標中?只有當這些標準都符合了以后,目標的實現才成為可能,否則,目標很容易成為一個白日夢。
第三把金鑰匙:開展團隊協作
要使團隊運轉良好,若干不同職責必須要有人擔當—--不是各自單干,而是集中合作。領導者的角色就是建立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在這里個人利益和團隊利益是一致的。
當我在廣告公司任策略中心總監的時候,我管理著策劃部、市場部、媒介部三個部門。員工們各有專業,各司其職。但我都把他們當作一個團隊,大家都是策略中心的人,策略中心里每一個人的榮辱都是大家的。我的做法有三:
一是接掌團隊分派角色:當我接掌策略中心的時候,這三個部門才合并進來的,一共有28名員工。以前它們是各自獨立的工作單位,市場部人員最多,占到了16人。之前我只認識市場部的經理,其余的人幾乎沒有過任何的交流,對他們的能力沒有什么了解。所以,我安排時間和每個人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了解他們每個人的工作、想法,以及他們對自己表現的看法。這樣,我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每個人的性格和能力。然后,就可以決定其適合什么樣的角色和任務,以及需要哪種培訓。接下來,我就開始對他們進行分派角色。我們知道,高效團隊的組成人員,要擔負著各自不同的關鍵角色(包括協調人、考核人、提議人、執行人、對外聯絡人、督導人和團隊精神營造人)。作為領導者,我除了擔當團隊精神營造人之外,還要確保所有這些角色都有人擔任,而有的人是需要擔任多種角色的。
二是培養技能授權成員: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中,若團隊中每個成員專司一職,不兼顧其他,團隊很難運轉良好。而且在很多情況下,團隊運轉需要有更多的靈活性,這時員工具備多種技能就變得重要了。而且,如果員工們彼此了解別人的工作,團隊就能運轉得更好。我覺得安排時間讓團隊成員與其他職能的人一起工作,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例如,我會讓策劃部的員工和市場部的人員一起去見客戶,或者讓媒介部的人員和策劃師坐在一起。這將拓展他們的眼界和技能,也可以促進合作。而在員工工作的時候,我會授權給團隊成員,即交給他們完整的任務,允許他們尋找最好的方式來完成,當然我會給出我認為必要的改進建議。這樣,就能促使他們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讓每個人都能行使為團隊思考和貢獻智慧的權利。
三是公平公正公開獎勵:獎勵優秀業績可取不同的形式:加薪、發獎金、分紅制,以及給予休假或獎品等褒獎。獎勵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激勵團隊和個人更好地工作。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我們應承認,團隊成員有資格分享他們創造的財富和榮譽。我的方法就是讓員工參與決定用于獎金的支出應為多少,然后我才對他們進行獎勵。當然,有時個人利益和團隊利益之間是會有沖突的。例如,某人要求加薪,而且你滿足了他的要求,那么你就必須讓整個團隊知道發生了什么。如果其他成員認為這不公平,很可能會干擾團隊的合作氣氛。你也不能因為顧及其他成員的感受就對某成員不公平。要坦率,要充分地解釋你的決定,并且堅持這一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