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當諾基亞全球營銷副總裁兼執(zhí)行董事AnssiVanjoki對媒體表示,未來不排除賣掉諾基亞旗下手機制造部門后,業(yè)界很快猜測,諾基亞要出售手機工廠。
諾基亞這家1865年創(chuàng)立于芬蘭的一家紙漿和紙張制造公司,1980年代實行轉產戰(zhàn)略之后,公司開始重點生產電信和電子產品。而現在,它即將扮演集成電子制造和互聯網聯合者的新角色。
每一次變革都與此前大相徑庭,看起來不可思議,但是也總是彈性十足。
諾基亞的“買賣戰(zhàn)略”——收權
12月1日,諾基亞發(fā)言人AnnsiVanjokiia在發(fā)給公司員工的郵件中,否認了諾基亞“手機制造業(yè)務外包“的傳言。他說,“諾基亞的供應鏈和制造是我們重要的競爭優(yōu)勢,是諾基亞業(yè)務的核心。這是我們不能放棄的。”他強調:“諾基亞的供應鏈和制造是我們重要的競爭優(yōu)勢,是諾基亞業(yè)務的核心,我們沒有計劃改變這一業(yè)務模式。”
這個消息似乎讓人失望。作為全球市場份額40%的手機巨頭,諾基亞不得不面對增長乏力的困境。
業(yè)界普遍認為,如果不改變,諾基亞很可能會遭遇到如同摩托羅拉一樣的衰落。外包無疑是降低成本的好選擇。而諾基亞卻選擇了收權。
去年底經濟危機期間,諾基亞一度宣稱,將手機制造收回自己制造。大量收回外包的手機板組裝訂單,改為自制,當時三大外包廠富士康、芬蘭Elcoteq和美國Jabil業(yè)績都大受影響。
事實上,諾基亞近年所為,正是不斷將制造跨國公司普遍認為完全可以交給代工廠環(huán)節(jié)緊握在自己手里,并為此付出了不小代價。
在中國公司的建立上,諾基亞也不斷集中權力。其進入中國的路徑,經歷了貿易-代工-與各地政府多方合資-再到北京總公司的曲折歷程。
截至去年外包手機已經降低到17%,今年銷售的產品都是自己制造的。
在諾基亞中國的發(fā)展歷程中,多方合資使諾基亞獲得了更多政府資源的支持,在牌照申請、市場運營方面都得到更大的便利。
然而,快速發(fā)展的現實越來越受制于分散投資。雖然同樣生產諾基亞的產品,但是由于都是獨立的公司,各個合資企業(yè)之間在溝通和合作上都存在一些問題。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鄧元軻表示:“我們在東莞和北京有兩家手機工廠,在設零部件庫存的時候,一部分在東莞,一部分在北京。”經過和四地政府艱難談判,2005年諾基亞在中國的四家合資公司最終合并組成諾基亞首信通信有限公司。新合資企業(yè)中諾基亞控股60%,北京首信、東莞南信、上海聯和與北京航星分享剩余40%的股份。此前,諾基亞在各地單獨成立公司的做法已經成為歷史。
位于北京的投資100億的星網國際工業(yè)園啟動,從建立開始目標就為零庫存。諾基亞將產品鏈各個環(huán)節(jié)上的供應商和自己集中在一起,一部標準的手機大約由400個零部件組成,在星網工業(yè)園,諾基亞每天都要組裝2.5億個零部件。
諾基亞在制造集權的同時,對網絡則采取了大規(guī)模收購。
2006年10月,諾基亞發(fā)布了第一個可在手機終端上實現的 Web2.0——維信Wid-set,通過維信用戶可以在手機上實現互聯網內容的 “自主定制、自動推送”。
不久,諾基亞推出N800Internettablet手機,可以支持Skype的服務,用戶可以通過該手機連接到無線互聯網來撥打電話。作為一家傳統(tǒng)的手機終端廠商,主動推出支持Skype的移動終端,意味著未來Nokia將對互聯網業(yè)務與其終端進行更多的融合。
2007年8月29日,諾基亞發(fā)布了其互聯網門戶Ovi,Ovi在芬蘭語里是“門”的意思,宣布將進入互聯網服務行業(yè)。
諾基亞公關部人士表示,今后推出的所有型號手機,在設計上都將向提供更多互聯網增值服務方面靠攏,逐漸完成其從傳統(tǒng)移動終端設備制造商,到“以互聯網為驅動力的、提供互聯網服務和軟件為主的體驗型公司”的轉變。
2007年10月1日,諾基亞宣布將以81億美元收購美國數字地圖供應商Navteq。
從2006年到2007年,先后收購電子導航軟件開發(fā)商Gate5,獨立音樂銷售平臺Loudeye,媒體共享網站Twan-go,移動廣告公司Enpocket,數字地圖供應商Navteq。
從2007年下半年的一系列并購合作案中,諾基亞基本將手機主流服務盡數納入囊中,包括地圖、導航、音樂、娛樂等。
2008年6月,諾基亞斥資4.1億美元收購Symbian公司剩余52%股份,從而實現全資控股。
不久,諾基亞以1.53億美元收購Trolltech公司。Trolltech的主要產品是用于開源軟件研發(fā)的圖形工具和軟件。
當Google等公司以開源軟件來挑戰(zhàn)封閉已久的手機操作系統(tǒng)的時候,作為全球手機的最大生產商的諾基亞,選擇了聯合同行抵御微軟。利用開源的威力,諾基亞能夠擴大在手機行業(yè)的影響,即使不是諾基亞品牌的手機,也可能運行諾基亞的開源軟件平臺和服務,進一步鞏固其移動互聯網戰(zhàn)略。
來源:經理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