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被譽為“最具創(chuàng)新意識”的銀行家。當政十年,馬蔚華領導招商銀行,成為中國最新銳的具有國際網點業(yè)務的商業(yè)銀行之一。從下放知青,到政府官員,管理國際大行,兼具學者風采,馬蔚華的領導力風格,融合了中國式特色,務實又開放。
有責任 還要保有興趣(招商銀行的馬氏領導力)
記者:看到財報公告,2008年的年薪,您減薪了,是為什么?
馬蔚華:我們去年的凈利潤增長38%,但是我們的薪酬降了20%,我的意思是和我們招行的公司口號一致的:效率和公平。市場的原則不能丟,但是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還要兼顧公平。
記者:招行到現(xiàn)在已經十年了,您在招行這十年中,領導招行改制上市,中間也經歷了很多困難。怎么解決這些困難的呢?
馬蔚華:現(xiàn)在回顧這十年,很艱辛,但是也很愉快,我覺得在我們這個行業(yè)里面,沒有人把薪酬當成決定我們動力的、唯一的力量。董事會怎么定我們作為管理層就怎么做,而且我們對下面運用薪酬制度,盡量讓它起到一個激勵的作用,市場的原則和激勵的作用。
我覺得拿我自己來說,我覺得做了這么多年,這十年心無旁騖,實事求是的說,專心致志的在做這個事情,沒有想過再去選擇其他的職業(yè),這是我真心的想法,憑良心說。
記者:責任感特別強烈。
馬蔚華:當初我到招行,其他的地方還有很多的機會,但是我從選擇它到今天,沒有想過離開它,我看我的同事也都是這樣,沒有別的想法,我和我的團隊在這個問題上都沒有其他的想法。
原因有兩條:一個就是我覺得當行長有一種責任,西方銀行職業(yè)道德就是責任,對于我們中國的銀行,也不說是偉大的精神、高尚的品質、共產黨人,咱們不這么說,因為你說你受聘于這里當了行長,上面是股東的利益,股東把錢給你讓你去做,下面是客戶的利益,那么多客戶的資產需要主導,還有幾萬名員工,在這里當一把手,在一天就有一天的責任,所以壓力是很大,要防范風險,要有回報,員工利益要有保證,現(xiàn)在我們又成了一個比較好的銀行,要讓它怎么樣別退步、要繼續(xù)的前進,每天想的都是這些:你要對得起責任,要不你別干,你在這里干就有責任,這是職業(yè)道德,我覺得這是應該有的。
第二,還是要有興趣,光有責任感,要是太枯燥了就沒人做。每天我確實覺得大家都很有興趣,這個興趣就是商業(yè)銀行在中國是一個探索,而且你能感到每一步前進、每一次創(chuàng)新、每得到一份回報都覺得很愉悅,不光是我,是大家共同的愉悅,大家覺得很有興趣,這個團體、這個環(huán)境很愉悅,大家的進取精神、企業(yè)的文化、企業(yè)的凝聚力,人就喜歡在這樣一種環(huán)境中探索,為它的進步感到激動,有時候也會因它的失誤而感到痛惜,但是還在往前探索,這個團隊大家很團結、很愉快的在探索,這十年就走過來了。
企業(yè)文化是銀行的競爭力(招商銀行的馬氏領導力)
記者:這十年中,您也推行了很多改革,改革中同時要維系改革效果和企業(yè)文化間的同和諧。怎么做到的?
馬行長:我總結招行自己十年的經驗,就是六個字:戰(zhàn)略、管理、文化。回憶這十年,你做了哪些?你用什么和同業(yè)務去競爭?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是平的,每家銀行放在那里都差不多,誰比誰強多少?你今天出這個產品人家馬上就學會了,沒有什么大的差異。
招行這十年比較動腦筋的地方就動了三點:第一所謂戰(zhàn)略,就是分析未來幾年,現(xiàn)在大家都沒有做,你想未來、兩三年、三五年我們要做一點什么,官話說是“戰(zhàn)略”,實際上就是我們怎么想象三、五年之后,行動上叫做早一點、快一點、好一點。
第二是管理,我覺得中國的銀行和西方銀行的差距,并不在產品和服務,我并不認為產品是第一的,也不認為服務是第一的,我認為我們差在管理上。盡管我們這些年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我們的比起外銀行,不一定說他們出了問題我們的管理就比它強,他們現(xiàn)在是大的系統(tǒng)出了問題,是大的疏漏,但是他們管理的素質、管理的體制,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管理里面有體制、方法、手段,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的,我認為在管理這個問題上最大的差距就是管理的理念,所以我們這十年不斷的去沖擊我們管理層和員工的理念,我們要不斷的變革甚至顛覆傳統(tǒng)的理念,這個我們做得比較突出。比如最早我們小銀行都是規(guī)模成功的,都是做大做強,非常的愿意把自己一夜之間變成大銀行,這是小銀行的共性,這個叫“速度情結,規(guī)模目標”,但是如果你超越了自己的管理水平把它做大、做快,肯定要付出代價,等于就是進三步退兩步,招行就有這樣的教訓,我們最初也是非常快的,但是我們不得不進行一段調整,最后還是放慢了。
第三是文化,我覺得一個銀行的競爭力,就我們自己的體會是文化,就是建立在自身之上、特定的企業(yè)文化,這個對招行太重要了。比如說創(chuàng)新文化、服務文化、風險的文化、人本的文化,這些東西都是在找上這個特定的體制下發(fā)自內心的,所以招行的執(zhí)行力很強,凝聚力很強,從上到下大家都有一種文化的支持。這是別人學不到的,也偷不去,是我們自己獨有的,是一個基礎。
來源:經理人網 轉載:《21世紀》 賈玉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