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課時間: 2015年5月9日 濟南 學習投資:3200元/人(包括培訓、培訓教材、場地費等) 學員對象:企業所有管理人員 課程背景: 隨著新生代(85后)進入職場,逐漸成為職場上的生力軍,過去的管理理論與實踐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很多管理者感嘆新生代管理遇到了“四大難”:制度執行難、有效溝通難、工作教導難、員工激勵難。體現在: 新生代員工工作不積極、不投入、不承擔 新生代員工心理素質差、協作力差,人際關系緊張 新生代員工隨意辭職跳槽,離職率高,管理成本太高 新生代員工抗拒制度、鄙視義務、漠視責任、超級自我 新生代員工視60后70后領導為落伍者和無法溝通者 近六成的85后沒有表現出領導希望的工作激情和績效 僅四分之一的上班族對現有工作和領導表示滿意 企業內部給新生代員工做過很多“洗腦”式的培訓,收效甚微 管理者很難理解,新生代為什么就這么隨性? 大多數管理者認為:我們的好心、費心、苦口婆心換來的是“新生代”的煩心,惱心,換來的是我們感到焦心、痛心;最后的結論“新生代”喜歡彰顯個性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懂感恩、缺少責任心等,僅僅如此嗎? 講師觀點: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在信息時代,在選擇機會越來越多,沒有不好 管理的員工,只有缺乏“順勢管理思維”意識的管理者。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原因:我們總是 試圖通過“控制”來改變他們 堅持過往的“成功”管理經驗 多依賴“制度”的剛性 多依賴“薪資”的激勵 最缺少基本的“人本心理”知識學習與應用。 新生代員工寧愿失業,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價值被忽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治人者必先治己,治己必先治心;爭天下者必先爭人,爭人者必先爭心”,當今管理最應該改變的是“誰”?這就是研究這個課題的初衷。 課程目標: 認知新生代的行為特點,反思新生代成長的“心智模式”; 掌握新生代職業行為特征,應用管理心理學工具,借鑒優秀的企業管理經驗,形成對新生代的正確管理與引導; 讓管理者管理新生代不再迷茫!提供管理系統引導工具,拿來就用! 最終目標“去標簽化”達到“正己化人,適者生存、和諧團隊。” 課程大綱: 前言:新生代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管理帶來的挑戰 新生代員工辭職信的反思; 400份問卷調查引發的思考; 新生代管理帶來的挑戰。 第一部分:新生代“心智模式”思考 第一講:從不同角度看待新生代 ——教育背景 ——文化沖突 ——社會關注 從專業機構《新生代調查報告》分享以及案例分析,使我們從意識認知層面力求客觀性、公正性,避免片面性 第二講:從“生產線”的3個變遷,對“新生代”的素質、能力、思維、心理進行認知重塑;殊不知新生代也有: ——迷茫于職業定位的危機; ——缺乏于對目標挑戰的危機; ——主流價值觀缺失的危機; ——高IQ,低EQ、低AQ的危機; ——職業態度不夠堅定的危機 案例分享:一位85后高管的感言與案例分享,優秀的新生代案例枚不勝舉,去標簽化刻不容緩,社會需要“正能量”。 第二部分:如何正確管理與引導新生代員工 第一講:“6性”管理法 一、作風的吸引性 ——你心目中的理想上司 ——你心目中的理想下屬 ——權變理論給我們的啟示 案例分享:小王的故事 反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案例:管理者的行為核查表你遵守了嗎? 二、態度的相近性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新生代員工入職時你如何了解他們的性格,他們顯性與隱藏的性格你掌握了嗎?他們的價值觀、追求、溝通方式你為什么不能接受? ——DISC性格分析與應用 ——掌握不同性格的人行為與溝通應對方式,了解他們的價值觀及追求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三、感情的相通性 ——霍桑實驗給的啟示 ——羅森塔爾效應的啟示 ——如何對新生代員工進行有效的溝通與激勵 案例分析:幾種不同類型員工溝通方式 工具:與新生代溝通小手冊參考 四、利益的共同性 ——工作目標的完成靠的是? ——員工工作一天想的是什么? ——你工作一天想的是什么? 工具:利益共同性分類及策略 五、需求的互補性 ——培養新生代就是培養你自己 ——新生代培養你提供了那些幫助? ——僅僅是能上的嗎?還有那些幫助? ——成長互補小策略 六、威望的征服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典故分享 ——案例分享:感動才能贏得尊重 第二講:新生代管理“6感”引導法 一、故事感——讓員工學習企業文化更輕松。 員工入職時: ——你是否還沉浸于《員工手冊》那種自我閱讀或者告誡培訓之中? ——有無他們感興趣的過渡性培訓? ——讓他們真正接受員工手冊? ——工具分享:如何讓員工認同公司制度 二、共情感——同理催生,情感交融。 員工入職時: ——你為員工做了什么服務? ——員工報到時你給了員工什么? ——員工進入工作崗位時你做了什么? ——案例分享:人生第一次 三、價值感——目標關鍵,幫助成長。 ——新員工入職時是否為他講解了工作的價值及目標? ——你也試著給他們做職業生涯規劃的講解嗎 ——他接受嗎?為什么? 工具分享:《員工快速成長小手冊》 四、交響感——互動激勵,快樂工作。 ——員工早會是否有交響感? ——你采取了哪種方式讓他們工作感到快樂? 案例分享:《管理交響指南》僅供參考 五、存在感——征詢引導,樹立自信。 ——企業每年都在員工中開展哪些調查? ——員工滿意度調查的結果為何如此頭痛? ——員工在公司各種活動中為何不能積極參與! 案例分析:廣東某企業的管理啟示 企業家談管理:某著名企業家的21條管理定律 工具借鑒:《讓員工動起來小手冊》 六、意義感——喚醒價值,激發潛能。 ——員工了解自己工作的意義嗎? ——員工了解公司存在的價值嗎? ——管理者為員工提供了哪些喚醒價值的訓練? 工具借鑒:《啟動嶄新的人生》 課后答疑:課程結束
講師介紹:吳湘洪 企業管理教練資深咨詢師 曾 任:永成電器(港資3500人)培訓經理 實用電器集團(港資企業15000人)人力資源經理 理光電裝深圳公司(日資企業2800人)管理課課長 嶺南管理學院MBA,清華大學應用心理學、香港光華管理學院職業經理人 現兼任:香港力天電子股份公司董事、深圳浩宇物流公司戰略顧問 實戰派: 6年企業中高層經歷 13年咨詢與培訓經驗 400多家企業診斷與咨詢 1000多家企業的培訓 學員達10多萬人次 授課風格 賀老師不光有著高度系統理論又能激情四射演講型老師,更是一個能一針見血又能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的老師;賀老師以“為企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為個人成長充當貼心導師”為己任,1000多場次的企業培訓和公開演講,企業管理中的問題分析與解決等諸多領域具有許多令人拍案的獨到見解,積淀了豐富的可操作性實戰經驗,特別是2+4+1微咨詢式的培訓更是贏得了業界良好的口碑和贊譽。 課程三大特點: 實用:600多家企業培訓與咨詢過程中活生生的案例,件件關聯 實效:感性講解、理性點評,深度互動,企業現場視頻、案例個個引人深思 實戰:每次課程結束提供給學員電子版操作工具,參考范例,拿來就用 課程四大風格: 激情:13年從沒坐著講過1次課 通俗:由于了解多個行業運作流程,從不講學員聽不懂的術語 嚴謹:咨詢人的特質,雖要標準化,但不呆板 幽默:課堂上見 課程三大收益: 給知識——培訓師經驗、積累、理論和行業底蘊。 給系統——幫助學員整理思路,用架構串聯經驗。 給體驗——課后工具使用,反饋、跟蹤、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