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特色:
·農業主體的高端資源人脈圈
·新農人資源整合的優質平臺
·新農人的實戰應用課堂
·涉農企業拓展商機的精準渠道
·準農人尋找農業項目的機會
·外行業進入農業的必修課
課程對象和人數:
縣級(含)以上政府領導、農業科研院所、農業龍頭企業、大型涉農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及對農業行業感興趣的投資人及相關負責人。滿12人開班。
授課地點: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
增值內容:
·加入中國農業大學同學會,與近萬名農業名人互動交流;
·優先推薦參加名企游學活動,學習旅游走訪,一舉多得;
·優先參加海外農業考察團,學習考察國外先進農業模式;
·推薦進入新農人聯盟,盡享各種優質資源的快速嫁接;
·優先推薦參加中國農業大學舉辦的每年一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
課程證書:
完成研修班規定課程的學習,經考核合格者,由中國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頒發課程研修班結業證書(帶鋼印)。
課程設置:
·采用專家、教授講授+學員研討+實地觀摩+現場案例教學的授課模式,并安排產品展示以及商務洽談等活動。
研修班課程設置分八大模塊 |
一、現代農業發展趨勢展望 |
“十二五”國家農業發展戰略解讀與農業現代化、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與縣域現代農業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國外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最新動態、農業可持續發展與農業資源利用效率、農業信息化建設與發展、農田水利現代化最新動態 |
二、城鄉一體化與新農村建設 |
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新農村建設模式、新農村社區管理、農村土地經營制度改革、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城市建設與精品農業 |
三、現代農業經營體制創新 |
新型農業經營體制創新與家庭農場建設、現代農業多元化投融資機制、農業園區的商業模式與經營管理、全國社區互助農業(CSA)發展模式、互助資金合作組織管理、新莊園經濟發展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運營與發展 |
四、農業產業體系建設與農企管理 |
農業產業動態、農業現代化的融資渠道建設、招商引資創新與實踐、農企商業模式與企業文化建設經驗分享、農業災害風險管理制度、鄉村旅游開發與管理、現代農業項目政策解讀與建設管理、三品一標”認證、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模式、農產品品牌戰略創新、國際貿易規則與政策、農產品產業鏈培育發展、國際農產品物流發展模式、農產品市場營銷與客戶培養、農業園區的多功能發展模式 |
五、農業專項技術發展與創新 |
現代農業物聯網技術、農業新能源開發利用與新型農業的互動發展、農業和農村節能減排技術、農業源污染控制與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節水灌溉與水肥一體化技術、農業信息化技術、有機農業管理技術、精準智能農業與溫室技術、設施農業產業與技術、高效育苗技術、蔬菜生產管理技術、花卉生產管理技術、標準化養殖場生產管理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水處理技術、土壤治理與改良技術 |
六、農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 |
農產品加工現狀及趨勢、農產品加工及食品安全監控與管理、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應用、家庭園藝技術發展的巨大潛力、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的未來 |
七、國際前沿農業科技信息交流與分享 |
國內外尖端農業科技推介與交流、國內外對企業自主創新的主要支持政策、跨國農業技術轉移與知識產權保護、臺灣休閑農業企業管理、農業參贊外國農業介紹 |
八、現代農業技術成果與應用考察 |
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考察、北京市農業嘉年華考察(贈送)
國內典型性示范農業區考察、臺灣考察、境外歐美國家農業考察(需另收費) |
※學校有權對所設課程做出微調 |
師資力量:
在京科研院校為主的300余位資深專家教授
姓名 |
單位及職稱 |
研究方向或研究成果 |
汪懋華 |
中國工程院
院士 |
中國高等農業院校農業工程學科及農業工程教育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中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的主要創建人之一。 |
郭書田 |
農業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
高級經濟師 |
撰寫文稿近千篇,400余萬字,有的作為政策建議報送中央領導,有的作為學術論文在農經領域進行交流。主持多項重大“三農”課題研究,編寫書籍50余部。 |
吳衛華 |
中國農業大學
教授 |
正式出版專著《農產品加工工程設計》、《蘋果綜合加工新技術》,《軟飲料》,《顆粒飼料壓制機》、《獼猴桃清汁加工工藝研究》分別獲北京市和農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
張天柱 |
中國農業大學
教授 |
主要研究農業環境工程、農業規劃,多年從事農業園區規劃設計與運營管理,完成200多個項目的研究,有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 |
馬承偉 |
中國農業大學
教授 |
現任農業建筑與環境工程系主任,農業部設施農業生物環境工程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北京設施農業協會副理事長,《農業機械學報》和《中國溫室》期刊編委。 |
王順清 |
農業環境專家
研究員 |
從事農業工程相關教學、農牧機械設計、制造、設施農業的能源環境管理。多次參加“七五”、“八五”、“九五”、國家農業重點科研的研究實施。目前擔任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畜牧工程分會第二屆至第七屆理事。 |
張希三 |
水利部規劃院
教授級高工 |
主要成果有:北京市引水工程規劃、永定河陳家莊水庫工程設計、都江堰可持續發展研究、新疆石河子市城區新河道概念性規劃、GEF海河項目(世行項目)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管理規劃課題。 |
許一飛 |
中國農業大學
教授 |
曾任農業部“全國節水灌溉技術推廣聯絡中心”主任、中國農業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及信息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節水灌溉”期刊編委。 |
朱立英 |
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休閑農業處原處長 |
2007年受托研究休閑農業發展及啟動全行業指導、管理、規范工作,牽頭撰寫《我國休閑農業發展問題的研究報告》、休閑農業示范標準及創建工作規范。 |
呂忠孝 |
中國農業大學
教授 |
長期從事畜牧機械和畜牧工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除了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與指導,全程參加了我國畜牧工程和設施畜牧業的建設工作,并多次參與我國畜牧業援外項目。 |
喬曉軍 |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環境控制部主任 |
申報國家專利18個、軟件著作權12個。主持開發的溫室智能控制系統已推廣應用360套,還進行保護地黃瓜、番茄管理專家系統開發與應用推廣,蔬菜溫室生產智能管理系統的應用。 |
賈先斌 |
中國農業大學
教授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 |
參加完成了中國科學院科研項目《西南地區資源開發與發展戰略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利用冷資源儲藏農產品機理的研究》和《池塘高產養魚水生態環境系統的數學模型研究》。 |
沈群 |
中國農業大學
教授 |
北京食品學會副秘書長、理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高級會員,國國家綠色食品專家委員會委員。現主要從事雜糧加工適用性及雜糧組分功能特性;淀粉及變性淀粉的變性機理及應用等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
課程時間:
·學制一年,每三個月集中授課一次,每次4天,共計128個學時。
·開學時間:2015年3月
·辦理入學手續,攜帶以下資料:
1. 1寸和2寸彩色照片各兩張(照片背后請注明姓名);
2. 身份證、學歷證(或同等學歷證明)的復印件各一份。
課程費用:
學費¥38600元/人(含培訓費、資料費),可用現金、支票、匯款或銀行卡。課程開始后,因故不能參加學習,視作自動放棄研修,不退學費。
住宿:¥300元/標間
餐飲:公主樓二層(約¥150元/人/天)
備注:住宿餐飲按實際消費自行付費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東升路支行
帳 號: 0200006219200204047
收款單位: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 特別說明:匯票、支票、電匯單上“(收款)單位”一欄均只填“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在“用途”欄里填上“農業高級研修班XXX(學員姓名)培訓費”。匯款后請將銀行匯款回單回復至中國農業大學富通公司教育發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