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尚服飾(杭州)有限公司創建于1997 年,擁有逾20萬平方米的辦公基地,現有線下門店2000余家,銷售網絡遍及全 國30余個省市、自治區。
卓尚旗下,擁有 3COLOUR(三彩)、IBUDU(伊布都)、LEISURE(麗雪)、U&U等多個知名服裝品牌。
9月21-23日,喬諾鯤鵬私董會二期走進卓尚服飾,共同探索新時代供應鏈平臺趨勢,開創新增長模式蓄力賦能。
作為東道主的丁兄臺,會同來自多個行業的鯤鵬會兄臺,在卓尚服飾總部共同度過兩天一晚的閉門私董會。
經營韌性,始于美好
品杭城風韻,賞服飾變遷。22日一早,私董會一行置身于卓尚總部的眾創空間,極具風格的密扇、sun+和三所vintage,演繹服飾行業新風潮。
隨后,眾人來到生產服務區,參觀面料、縫紉、版式三大車間,見證了從面輔料——樣衣——小單生產的一體化生產流程。
卓尚與浙江理工大學在2016年合作成立的尚+空間,已從起步時的2000平方,擴展到了如今的10000平方,建筑風格詮釋著探索自我與時尚審美間的平衡,獨具魅力。
伴隨著25年間卓尚演變進程的講解,卓尚的三大業務增長曲線在眾人面前清晰展開——第一曲線:三彩品牌;第二曲線:一系列的子品牌;第三曲線:平臺化經營。
2022上半年,在服裝上市公司的營收平均下滑近10%的現狀下,卓尚的營收數據仍呈現出逆勢上揚的態勢。
整體市場環境受疫情影響,服飾企業業績漲跌分化,杭派女裝領軍企業卓尚如何在“至暗時刻”展現出經營韌性?
卓尚董事長丁武杰兄臺,在上午的東道主分享中,講述了他的心路歷程。
東道主丁兄臺分享:
“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暗合了卓尚的價值趨向。早在三、四年前,丁兄臺在全公司提出了“和美好的人做美好的事”的概念——
“美好的人”指的是價值觀基本吻合、志向與能力有所匹配的人。
“美好的事”指的是打造時尚產業創業者最佳支持平臺。
卓尚選人,不在乎出身、學歷,只在乎這個人本身是否足夠優秀,效率是否更高,以及能否對社會產生價值。
卓尚一直堅持和業內最優秀的人一起工作,進行優勢疊加。
只有瘋狂到自以為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夠真正地改變世界,卓尚樂于為這批美好的人提供機會和平臺。
提出真問題,找到根本解
首席專家李老師向丁兄臺贈禮《泰山林圖》。以此相贈,原由有二:一、泰山為五岳之首,寓意卓尚所做的尚+平臺是一件引領行業的事。二、山林有“獨木不成林”之說,寄望卓尚未來發展越來越壯大,如山如林,郁郁蔥蔥。
愛因斯坦曾經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提問是行動之始。只有提出真問題,才能找到根本解。
在訪談環節,兄臺們針對卓尚企業發展中的優勢與不足,暢所欲言。
高管們以數據支撐論據,不吝點贊,也敢于拍磚。在實際場景的案例呈現中,有行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也有立足于自身發展過程的個性化問題。
經過上午對的高管訪談環節,兄臺們在私董會上暢所欲言,針對卓尚企業發展中的優勢與不足發表著真誠的見解。不吝點贊,也敢于拍磚。
在實際場景的案例呈現中,有行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也有立足于自身發展過程的個性化問題,如:
如何把董事長的瘋狂想法通過戰略解碼(拆解)落地到業務、人才、激勵?
公司戰略不清晰,缺乏有效的,面向市場的戰略協同,怎么辦?
擁有豐富企業管理經驗的私董會兄臺們,不僅“身入”,更是“心至”。他們通過傾聽高管心聲,聚焦企業生存發展,共同研討對策思路,從而探求破局之道——
深入了解業務及客戶,制定正確戰略并解碼。
學習標桿,搭建生態平臺,建立品牌影響力。
招到美好的人來管理公司,充分信任、授權,完成共識目標。
私董會環節
在研討交流中,兄臺們也通過深度剖析企業發展現狀,抽絲剝繭捋問題,重新梳理并明確了未來改進方向:重新認識更科學的管理。面對管理,不是“我以為”。
過去做了0-1的事情,從1-10怎么做,要找到一套科學管理方法論,去看看百億千億的企業——尊重管理,這不是一個人可以琢磨出來的,是一門現代文明總結出來的科學方法。
喬諾首席李教練在總結時,深入實際,找問題,看現象,挖根因,提建議。
在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過程中,要建立一套符合現代企業的管理體系和方法,圍繞關鍵維度核心環節有效地保駕護航。
在優勢領域,要持續做好產業鏈建設,為業務發展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鯤鵬會兄臺們以多年的企業管理經驗賦能討論,氣氛十分熱烈,現場金句頻出:
企業1號位,要長期審視自己的目標。
企業不是急行軍,重要的是持久作戰。
消費者或合作伙伴的需求很簡單,問題是沒有人幫忙解決。
企業唯一的目的就是創造客戶。管企業就是管人心。
企業家一定要突破自己,才能給企業帶來突破。
供應體系的增長,成本兼具采購
9月23日上午,我們特邀喬諾供應鏈與采購首席專家汪瀾老師,圍繞“探索企業增長的大供應體系”的主題,研討應該如何“構建端到端極致成本能力”。
汪瀾老師深入剖析當前中國企業正在面臨的成本管理的挑戰,并分享了標桿企業極致成本管理的秘訣。成本管理只有在公司內部橫著走,產品競爭力才能讓企業在外部橫著走:
一、要將成本競爭力構筑在組織和文化中。
成本管理是一把手工程,不要讓成本管理成為口號,成本管理要貫穿到企業經營活動每個毛細血管。
二、極致成本管理需要端到端協同。
在實施過程中,企業要圍繞產品的端到端協同,產品和營銷的協同,公司和供應商及客戶的協同三方面發力。
質量不是降本的犧牲品,質量要為降本保駕護航。今年成本年,明年質量年,后年交付年,三年一輪回。我們的成本一定要做到成本極致。
降本就要剝洋蔥,越剝越流淚,而不是越開心。
企業要將成本競爭力的最佳實踐構筑到流程中,做好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落實成本管理責任的組織機制,成立成本委員會及成本實施組織,才能讓成本管理有靈魂、在組織中生根發芽。
當天下午,汪瀾老師繼續為私董會兄臺們帶來了一場“用科學采購構筑綜合競爭力”的主題分享。
產業鏈如何有效協同?汪老師提出,采購要實現的四大轉變:
協同:從“小采購”到“采購域”,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協同。
前瞻性布局:站在未來看現在,前瞻性布局產業鏈資源和部件路標,為構建產品競爭力提供土壤。
雙輪驅動:品類經理與供應商經理的組合是戰略采購實施的有效路徑。
做厚供應商管理:匯聚主流,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實現雙贏。
優秀方法論打開發展新思路,激活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勢能。在智慧碰撞中,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現場的聲音吧:
供應鏈、大商品、研發這三個部分要轉化成為可執行的動作,要有具體的操作方法。
要有編碼管理意識,通過編碼去做好聚量和識別。
把節約下來的成本以優異的品質和優勢的價格回饋給客戶,提升綜合競爭力。
覺察來自于自我回顧評估。研討過后,兄臺們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共識:在以服裝為代表的行業發展過程中,成本管理不僅是企業發展必經之路,更是讓企業有尊嚴且安全的活著的基石。
通過布局物料、供應商資源和產業鏈,實現采購價值,將會構筑出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認知,讓企業增長“看得見”
“烏卡時代”是當今的熱頻詞匯,指的是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復雜性、模糊性的時代境況。目前,服裝的產業產業鏈處于轉型升級階段,必然要根據市場環境不斷調整,才能趨于成熟。
丁兄臺辦公室內掛著一幅字,叫做“期待被說服”。作為一名理工生的丁兄臺,能夠在女裝產業鏈企業競爭激烈的華東地區,讓卓尚脫穎而出占據一線品牌的地位,也跟他“不唯上只唯真”的經營理念密切相關。
開放才能永恒。卓尚二十多年持續增長的實績,成就未來發展新的起點。老板要不停地修煉,才能帶領企業走向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如果老板的修煉停止了,企業就會走向衰敗甚至滅亡。
在活動的尾聲,兄臺們通過4S模型,對照經營管理目標,找出企業與標桿之間的差距,認知企業經營發展中的關鍵事項是否合理科學,從而做出正確決策,形成正向循環。
鯤鵬私董會兄臺們的研討成果,也將賦能企業在變化中形成新的發展空間。
摘錄一些精彩片段:
一定要多出來看看外面的世界,找標桿,找差距。
企業管理一定要系統化,不能點狀、臨時。
一定要向企業內部、外部的協同要效益,把學到的東西在公司內部真正落地。
天色漸晚,但鯤鵬會兄臺們仍意猶未盡。當他們踏上歸程,卻并未宣告停下,而是穿透認知迷霧,赴愿前行。
正如丁兄臺所言,“人跟人之間的巨大差異是認知的不同造成的。很多人是看到才會相信,但有些人是相信才會看到。”
卓尚要和美好的人,共同在日常工作中貫徹第一性原理,透過現象看見本質,做大行業蛋糕。在新時代里,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創新,遇見未來最好的方式是親手創建未來。
此次卓尚之行,讓鯤鵬會兄臺們帶著提升產業鏈競爭力的新認知新啟發,驅動各自的企業向著“下一個行業領導者”大步邁進。
來源/ 鯤鵬會項目組;作者/ 李謙琦,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