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世界經理人
歷史上人們都說曹操是奸雄、梟雄,不管是什么總不是英雄!假如曹操生在現代,他也要做一個企業,會如何呢?
顯然,新版《三國》是為曹操翻版,主要是展示曹操的長處。不難看出:曹操懂得乘勢而為,對大局的感覺非常好;曹操知人善任,懂得欣賞部屬的優點,給人才發揮能力的機會;曹操懂得以我之長攻敵之短,養精蓄銳集中優勢攻其不備(積累核心能力);曹操不看重形式,看重實力(不做皇帝)。
終其所長,不難判斷:曹操是個帥才!大局、人才、核心能力、實力。這些詞句用在企業,那么,曹操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企業家便不言自明了。
有很多現代著名的大企業家,都是曹操這種思維類型的人。比如臺灣的王永慶;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美國的杰克·韋爾奇;中國的任正非、柳傳志、馬云等。那么,假如曹操做企業,那也一定是一個大企業家!
一個人的定位,不但取決于環境,更取決于自我的認知。袁紹是歷史造就了他(環境),祖上是“四世三公”,即四代人有五人(包括他自己)都在三公之上。這樣的環境成全了袁紹,當逢亂世,許多當時的才俊齊集袁紹的麾下,現今當屬“富二代”之流。貴族出身的孫權也是“富二代”,父兄打下的基業,18歲就得以繼承,不需要自己的努力和積累。
而曹操,出身于官宦之家,其曾祖父、祖父均屬太監,父原也是乞丐被**。雖然從祖輩傳承了大量的財產,但是,官場上一直是被藐視的,沒有根基的,根本無法與袁紹、孫權相比。劉備就更不用說了,出山前是個賣草鞋的,雖然自己說是中山靜王的后裔,就算是,輪到他**之后,已然沒有了任何社會的根基。
兩個“富二代”,兩個被社會忽視的人,最后,千古揚名、功成名就的竟然是曹操和劉備。袁紹“官渡之戰”戰敗給曹操,孫權投降了曹操后又稱帝,晚年也是一個昏君。真正有建樹的不是“富二代”,而是沒有什么根基的曹操和劉備!
這是為什么呢?難到“富二代”就一定會輸嗎?我們分析一下這四個人的思維類型就知道了。曹操思維類型GFT稱之為A01,劉備思維類型GFT稱之為Y01,都是屬于目標導向的。A01思維類型的人有大局觀、善于用能人、喜歡培育核心能力、不重形式重實力;Y01思維類型的人善于用人所長、目標堅定、善用資源、善抓關鍵重點;袁紹思維類型GFT稱之為X02,孫權思維類型GFT稱之為Y02,屬于關系導向的。X02思維類型的人喜歡朋友多多、在乎別人的感覺、有凝聚力、注重排場和形式;Y02的人系統思維比較好,能夠以大局為重、為人寬厚、非常在乎自己的感覺。
曹操、劉備是目標導向的人,所以可能會給別人的感覺不好,劉備注意了方法——以仁治天下,又會用人所長。曹操愛才,能夠欣賞有能力的人,也會聚一些人才在身邊。論給他人的感覺還當屬袁紹和孫權,非常得人心,這是他們的天性。問題是,這兩個類型的人遇事經常會犯糊涂,袁紹沒有主意還假裝有魄力;孫權遇事猶豫不決,兩頭搖擺,誰能夠說服他就聽誰的,如果身邊的人還好就萬幸,不好就玩完了!
這就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局的主要原因。假如曹操、劉備做企業,應該都不是一個小企業,一個有大局觀、善用能人,一個用人所長、善抓關鍵,都是能夠成大事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