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一位年輕股東曾問“怎樣在生活中取得成功”,芒格插話說:“別吸毒,別亂穿馬路,避免染上艾滋病。”這貌似調侃,實際上反映了芒格負面清單式的逆向思維,即與大多數人熱衷于談如何成功不同,芒格更擅長教你如何避免失敗。芒格還引用過一句著名諺語:“如果我知道自己會死在哪里,我將永遠不會去那個地方了。”這句話可以說是充滿著大智慧啊!
段永平說:“人們關注我們往往是因為我們做了的那些事情,其實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很大程度上還因為我們不做的那些事情。”那么,他們做企業時,有哪些不為清單呢?
最近將這些年來在博客、雪球上與網友互動的一些言論摘錄下來,結集出版了一本電子書《段永平投資問答錄(商業邏輯篇)》。在本書第七節,列出了一個“不為清單”,很值得玩味。下面就以“抄書”形式記載下來。
1、沒有銷售部,不討價還價。段永平說,做產品主要是要抓客戶的需求,而不是價格。我們公司賣東西是沒有還價空間的,所有客戶都是一個價,不管生意大小,生客熟客。他說,這樣會省卻很多大麻煩,比如反來復去地談價格,浪費時間等。
2、不做代工(0EM)。段永平說,關于做企業我舉兩個例子,不做代工,拒絕沃爾瑪(當年他曾拒絕沃的很大訂單)。沃爾瑪要擰成本毛巾,給他代工你會很難受,企業會被弄死。不代工,代工的產品沒有大的差異化,很難有利潤。
3、不借錢,沒有有息貸款。段永平說,沒有有息貸款,永遠不會倒在資金鏈斷裂上。芒格說知道自己會在哪里死去就不去哪里,多數企業垮掉都是因為借了太多錢了。
我們也不負債。負債的好處是可以發展快些。不負債的好處是可以活得長遠。再說,一般來講,銀行都是要確認你不需要錢時才借錢給你的。貸款和用杠桿,賺的時候快,賠的時候更快。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濕一回鞋就濕一輩子,為什么要冒這個險呢?有些機會總是要錯過的,只要保證抓住的是對的,就足夠了。我們過去的大部分競爭對手都消失了,我們還健在,道理也許就在此。
4、不賒賬。
5、不拖付貨款。段永平說,早年他當CEO時曾在一次供應商會議上向所有供應商提供了他的手機號碼,告訴他們如果有人不守信就可打電話向他投訴。結果一直沒有人打過。
6、不晚發工資。不僅不晚發工資,而且以前曾有一位OPPO離職的員工年終獎是照常發的,其中一位主動離職超過半年的員工就意外收到前東家發的12萬年終獎!段永平說,過去20多年都是如此,那是契約精神里的東西,沒什么好說的。
7、不做不誠信的事情。段永平說,信譽不是講講而已,只有需要付出代價的時候,才知道誰是講信譽的。不誠信公司大概率不會有好下場。
8、不攻擊競爭對手。段永平說,我們公司不會把追求干倒誰作為目標,也不會把市場份額、銷售數量及排名作為我們的追求目標的。我們追求的就是改善用戶體驗,做出最好的產品,其他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9、不打價格戰。段永平說,低價是條最容易的路,也是一條最難的路。很少人明白,低價是不會擴大市場份額的,但被迫降價有機會保住市場份額而已。差異化越小的產品越容易陷入價格戰。價格戰的最后結果往往是優而不勝,比如汽車業和航空業。
10、不談性價比。段永平說,“性價比”其實就是為性能不夠好找借口,我也是花了很多年才突然想明白的。長壽公司大概不太強調“性價比”這個概念的,老百姓心里有桿秤。好貨不便宜啊。一定要把重心聚焦在用戶上,也不是我們非要做高端還是低端,只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了,滿足了一部分人群的需求。即使蘋果,也沒有滿足所有人。
11、不做沒有差異化的產品。段永平說,沒有差異化的產品是很難長期賺到大錢的。蘋果之所以賺到大錢,是因為蘋果是賣iphone的,其他同理哈。簡單講一下差異化:就是用戶有需要但其他競爭對手滿足不了的某些東西。
12、不參加展會。
13、不彎道超車。有網友問段永平,如何看待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彎道超車?段回答說:提翻車率的有效辦法。
段永平說,下圍棋取勝最大的秘訣不是如何下出高招,而是能夠自始至終下出本手,不出錯,而等著對手出錯。辦企業也一樣,你看死掉的企業哪一家是被別人打死的?還不都是自己犯錯誤死的!世界上長青樹企業,哪一家不是中規中矩地按照企業規則在操作?大浪淘沙,在中國,最終在世界上能夠站住腳,能夠真正做大做強的一定是嚴格按企業規則辦事的企業家。
14、不收購和兼并。段永平說,關于并購,我可以講一個我的簡單理解。如果本著“要做強則要做大”的想法并購的話,那結局一定是很難看的。我們不會走收購和兼并這條路去發展。我們這種辦法短期看來好像慢很多,但從10年20年的角度來看,有可能是最快的。
15、不多元化。段永平說,我不贊成一般意義上的多元化,尤其不贊成為多元化而多元化的多元化。有很多公司在經歷了一段不錯的發展后,為了分散風險,開始搞起了多元化,結果其中有些公司很快就不用擔心風險問題了。A股有些公司就有這個問題,看著利潤不錯,可老是不知道公司會怎么用這些錢。一看他們多元化我就有點暈。
16、不關注市場占有率,不關注銷售排名。段永平說,總的來講,我們最關心的只是消費者體驗,而不是行業排名,不然可能就容易犯一些很奇怪的錯誤,比如發動價格戰等等。占有率是結果,不是不重要,但不能盲目追求,否則以后有麻煩。有點像GDP,但不能盲目追求。
(編者注:消費者作為一個群體確實是十分聰明的,因為消費者最終會知道哪些產品和服務是好的。這里舉個“小栗子”,比如,我們無論生活的城市或大或小,一家小餐館,哪怕是一家小小的涮羊肉店,不用它宣傳廣告啥的,但是時間一久,朋友圈中人們總會知道哪家的飯菜好吃,以前我還以為是人們的嘴太“叼”,后來我才知道原來好的產品和服務是會自動說話的。古人有言,“得人心者得天下”,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做企業,也是“得目標客戶的人心者得天下”,這同樣也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啊!)
17、不盲目擴張。段永平說,擴張的時候要謹慎。我把這個叫足夠的最小發展速度,就是兼顧足夠和安全的意思。多數人在擴張時用的都是所謂的最大速度,最后一個不留神就翻車了。
18、不賺快錢。
19、不虛夸產品。段永平說,營銷不是本質,本質是產品。最不好的廣告就是夸大其詞的廣告,靠這種廣告的公司最后都不會有好下場,因為消費者長期來講是個極聰明的群體。廣告能影響的消費者大概只有20%左右,其余全靠產品本身。
作者:段永平,步步高集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