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原色影院_免费av在线_中文字幕最新精品_久久精品视频99

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什么能力讓比亞迪的市值是上汽的3.5倍?

4月初,比亞迪宣布:自今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

“未來,比亞迪在汽車版塊,將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這標志著,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個正式宣布停產燃油汽車的車企。

同時,公司將繼續為現有燃油汽車客戶,持續提供完善的服務和售后保障,以及全生命周期的零配件供應,確保無憂暢行。”

旗下3月共銷售10.49萬輛汽車,均為新能源汽車。燃油車型的銷量已經為零。

為什么是比亞迪可以在2022年率先停油?而不是規模和利潤都是其7-8倍的上汽?

閱讀中,請關注主流市場鴻溝的概念和這幾個數字,13.5%,10萬和100萬。

跨過主流市場鴻溝,比亞迪將成行業新王者

作為一個科技新事物,從早期小眾使用,到跨入主流市場,有一個巨大的鴻溝(一般在市占率13.5%處被稱為市場鴻溝)。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玩家,經過多年的培育與堅持,終于在2021年跨越了從早期市場到主流市場13.5%的市場鴻溝。

這意味著,新能源車跨過了主流市場的鴻溝,人們開始普遍接受和認可這樣新事物。新能源車替代傳統燃油車的萬億超級賽道,格局之戰就此拉開。

值得注意的是,曾被市場一度邊緣化的混動車型正宛如一匹“黑馬”,拉動比亞迪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板塊的銷量提升。這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跨越鴻溝進入主流市場的核心產品。

超級混動車型成新功臣,推動新能源汽車業務史詩級的增長成為比亞迪最大亮點。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21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達17.1%。 

2021全年,比亞迪乘用車完成銷量73萬輛,同比增長75.4%。其中新能源車60萬輛,占總銷量的82%,實現新能源汽車連續9年國內銷量第一。

因此,新能源成為主流市場競爭大賽時,比亞迪大概率會成為國產新能源第一品牌。

按照歷史經驗,只要他們保持研發和技術核心競爭力,且不犯質量或者安全的重大的錯誤,且在后期技術比拼中不松懈。

主流市場階段的第一品牌,會在未來市場中占據最大的份額(高科技變換歷史中,大概30%以上),成為未來汽車界的王者。

近日,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也在一場公開演講中表示:去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超預期,未來行業變革的速度可能比想象的要快。

這就是新事物進入主流市場之后的巨大增速。

“按照去年行業變革速度來看,如果是等速計算,今年底預計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可達35%。”

實際2022年第一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28%。這意味著市場會增加更多新能源汽車用戶。因此,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冠軍,比亞迪一定要快人一步。

比亞迪研發做對了什么?

比亞迪為什么大概率能成為這一輪技術變革的王者,主要在三點:

一、戰略、投資方向正確且長期堅持

近20多年持續不斷的正向研發投入。聚焦新能源,尤其磷酸鐵鋰上的新能源。為此,不惜把電池,代工,口罩和電動大巴上賺的錢都投入到了這個巨大的研發黑洞中。

首先,對人類文明生存威脅最大的,是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自然災害將引起一系列的戰爭,饑荒和疾病,海平面上升將淹沒人類文明現在沿海建立的主要城市。

新能源是順應人類大趨勢的必然之路,比亞迪從1993年起家,從鋰電池開始一直在新能源領域投入,一直在正確的面向未來的路徑上,長期聚焦投入。

相對三元鋰電池來說,磷酸鐵鋰電池不需要太多的稀有金屬,成本優勢會隨著規模也越來越有優勢。 這在戰略方向上的大致正確和長期投入,是核心成功要素之一。

二、細分市場、深入洞察和面向客戶價值的創新,適應了主流市場的需求

通過多輪創新和實踐,摸索出了最適合中國客戶需要的混動技術。尤其混動技術,打通了中國市場走向主流產品的關鍵一跳:“抓住了實用主義者”。

對于細分市場產品定位的正確把握,幫助企業通過多輪創新和實踐,摸索出了最適合中國客戶需要的混動技術。

我們必須感謝TESLA通過從高端的超跑,到高端轎跑,SUV,再到中端對抗BBA的MODEL3, MODELY,走出了電動汽車的突圍之路。

而比亞迪在純電動和混動上,聚焦中國的主流市場,走出了適合主流客戶的中國特色的道路,而不是照搬特斯拉之路,也是他在細分市場洞察和針對性創新上成功的第二要素。

TESLA做純電車,面向高端性能車的獨特成功道路,主要用了三個關鍵要素:

1、電動汽車大扭矩起步的獨特性,

2、電動驅動NVH是燃油汽車無法比擬的優勢,

3、中高端車上,現有BBA等在智能新技術上采用太慢,和TESLA有巨大代差。

比亞迪的純電動車“漢”,在此基礎上,走出了和特斯拉的差異化:外觀的豪華感,和內飾的舒適性豪華體驗,再加上價格適中。

這既適合中國人的買車習慣,也是特別適合”專車”司機的訴求,因此,造成了20-30萬高端轎車國產品牌的巨大成功(2021年銷售11.76萬)。

成為中大型新能源轎車和國產品牌大型轎車的雙Top1,成功的用高端產品拉升了公司的品牌。并用專車司機的口碑和廣泛的乘車人的體驗帶動了一批新用戶。

在細分市場方面的洞察,也幫助企業通過不同產品面向客戶創造價值。

一線城市人群的優選

在北上廣深,買一臺20多萬比亞迪漢和買一臺10萬多的燃油車成本是相似的(比如在上海,一臺10萬的燃油車再加9萬的牌照,外加1萬多購置稅= 20萬),兩者的駕駛體驗是巨大的差別。必然成為爆款。

精準觸達實用主義

更為重要的是,比亞迪的DMI混動,對中國主流用戶的“實用主義“把握非常好。

當一個新品類進入人類的社會,首先購買的是純粹對創新技術敏感的極小眾人群,其次是對于新技術帶來“新體驗“感興趣的早期用戶。

而到主流客戶,他們購買時,要和現有成熟產品的特性進行對比,是“實用主義者“。 這一類客戶對風險敏感,對口碑和價格敏感。

緩解中國用戶的里程焦慮

和美國人均車位擁有高,以及別墅占比高(很容易充電)的獨特場景不同,中國的城鎮化結果是絕大部分人口居住公寓樓。

因此固定車位和便捷充電一直是中國的難題,緩解中國用戶的里程焦慮, 尤其是首購客戶的里程焦慮是非常重要的本土化需求。

二、三線青年的經濟選擇

在非牌照受限的城市,消費者會和油車對比成本,比亞迪的混動技術、雖然價格相對大眾,豐田的油車費用增加2-3萬。

但考慮到省50%-90%的油錢(如果純油,省50%,如果純用電,可以最高省90%),以及當前免購置稅帶來的費用節省。

因此,加上2-3年的使用成本,兩者是一致的,而駕駛體驗上,DMI混動車帶來的接近電車的平順體驗和加速性能是油車無法比擬的。

這就完全吸引了主流油車客戶切換到比亞迪的超級混動。

三、硬件產品的平臺戰略顯著降低成本,帶來主流市場階段極其重要的成本優勢

打造了兩個技術平臺DMI和E平臺3.0,一個混動,一個純電,以及刀片電池的突破,構建了技術斷裂點。幫助企業在面向主流市場時,體現出巨大的平臺和成本優勢。

比亞迪的低成本要求,并不是通過降低毛利來實現,而是通過DMi平臺的產品創新實現的,早在2021年1月,他們正式推出了全新混動方案——DM-i超級混動平臺。

“我們要讓DM-i超級混動進入傳統燃油車占絕對主導地位的細分市場,在紅海中殺出一片藍海。”王傳福曾在DM-i技術發布會上表示。

該平臺在成本創新上做到極致,從而促進主流人群的采購

1、磷酸鐵鋰的刀片電池顯著降低電池成本

刀片電池,其實是一種很創新的低成本方案。

2020年3月,BYD發布了新一代自研“刀片電池”。用更高的安全性表現,使得新能源汽車既能提升電池安全,還能保持能量密度成為了可能。使得電池成本的續航性能接近三元鋰電池,但總成本可以低20%。這個技術也促進了中國的鋰電池從三元鋰向磷酸鐵鋰的轉變。

2、EHS電混系統,去掉了傳統混動中“變速箱”的高成本

中國的汽車公司,一直沒有解決變速箱的國產化問題,成本一直很高。

而EHS系統采用了簡單的離合器替代了變速箱,不僅僅降低了成本,還降低了系統復雜性和重量,是非常創新的低成本設計。

3、極簡發動機實現了低成本和高效率創新的統一

發動機為了保持從低速到高速都能有力運轉,需要非常復雜的設計,這也是BBA, 大眾豐田的核心技術沉淀。

而BYD的DMI發動機只需要運行在高效率運轉狀態,在汽車低速時,只充電,不參與動力,高速時才介入直接驅動,這樣簡化需求的巧妙設計,大大減少了發動機的復雜要求。

開發出極簡的發動機。一方面實現了43%的熱效率,還大幅度簡化了體積和各種附件(發電機,皮帶輪,渦輪等等),整體成本有了顯著的降低。預計相對于傳統的發動機,至少也有20%以上的成本降低。

4、電機8合1等高集成度帶來的成本降低

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比亞迪新的8合1,這個集成電驅+電控系統,包括了電機、逆變器和減速器,整車控制器、集成PDU、OBC和兩個DC/DC。

集成度越高,需要的部件數量越少,減少物料成本和加工成,也降低了尺寸和重量。

5、平臺化帶來規模、成本、質量的持續正反饋

硬件產品的成本和規模強相關,對于汽車產業來說,通常10萬臺/每年是一個車型的盈虧基本線,100萬臺就會實現比較好的規模利潤(參考TESLA的財報就有非常明顯的規模效應)。

比亞迪雖然單臺車到不了100萬,但2022年,目前預估整個DMI平臺會接近100萬臺銷量。

平臺化,帶來規模成本優勢相對強的正反饋,平臺用戶越多、越穩定,規模成本更低,盈利更多,對應的,平臺研發的投入就能越多,該平臺的質量和成本就越優,進入增長正循環。

比亞迪面臨的下一步挑戰

比亞迪證明商業模式的成功,傳統大廠都已經開始快速跟進,所有國內自主品牌都發布了類似超級混動的產品。競爭開始加劇。

對于比亞迪來說,下一步就是要通過持續的產品研發,規模效應,拉開差距,避免陷入紅海競爭,后面將面臨產品和研發上的三個關口:

1、世界級品質大關,以規模產品的形成高品質的口碑,從而維持主流用戶的第一選擇。尤其原來選擇大眾和豐田的用戶也能信賴。

2、高端產品大關,通過更多高端產品或“騰勢”子品牌的產品打造,一步步向上延展,支撐比亞迪成為一個世界級高端品牌。支持未來品牌溢價和品牌首選。

3、世界級的研發體系。繼續加大投入,打造世界級的正向研發能力,補齊自動駕駛上的短板,持續拉大后來者在整車品質和三電上的差距。這些研發的挑戰都更加高。

為什么不是上汽,吉利和長城?

汽車領域,從規模和盈利,上汽、長城和吉利都比比亞迪強。尤其上汽的利潤是目前比亞迪的7-8倍之高。

他們有的在研發投入上比比亞迪甚至更大,有的也很早就投入了新能源,

為什么還是掉入了“創新者的窘境”的經典陷阱?

沒有在第二曲線上打造成功?

為什么新能源這個新賽道上的新王者會是比亞迪?這個近在眼前的案例,對我們汽車界的企業家,會觸發什么樣的思考?

會研發,才是王者之路

資本是最聰明的,同為上市公司,比亞迪利潤只有上汽的1/8,但其市值卻是上汽的3.5倍。

如此顯著的預期差距,無疑大家都更看好比亞迪的未來,現在的市值是大家用腳投票的真實結果。

敢做難事,必有所成。會做研發,走王者之路。

來源:喬諾之聲;作者:喬諾專家團隊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22-4-13 20:21:57)
績效考核暨KPI與BSC實戰訓練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企業培訓專題
爆品戰略
國際貿易
股權激勵
領導執行
戰略規劃
學習華為
項目管理
工業工程
產品經理
采購管理
生產計劃
供應管理
精益生產
現場管理
車間管理
倉儲管理
營銷創新
客戶服務
談判技巧
銷售技巧
微信營銷
電話營銷
網絡營銷
客戶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面試
勞動法規
薪酬管理
績效考核
培訓體系
團隊建設
內部培訓
檔案管理
內部控制
納稅籌劃
非財培訓
應收賬款
預算管理
成本管理
地產培訓
中層經理
商務禮儀
溝通技巧
班組管理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