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金錯刀,作者云搖
最近,國貨圈忽然燃起來了。受李佳琦事件影響,一些老國貨重新進入大眾視野。郁美凈連夜注冊抖音,一天漲粉80萬,直播10小時賣出100萬。活力28三個老人家從頭學習直播,有10萬網友在線教學,產品被搶購一空。白貓直播間,連個主播都沒有,聽網友勸說,直接請了一只白貓表演吃播。
這潑天的富貴,讓一些存在感變弱的老國貨被注意到。無獨有偶,前段時間有個汽車圈的老品牌,也支棱起來了。
這個品牌的汽車,雖然在路上露面越來越少,卻在8月份憑實力把銷量干到第二名,僅次于比亞迪。
它就是被很多人忽視的奇瑞汽車。
從單月銷量來看,從1月份的10.14萬輛,到8月份的17.13萬輛,奇瑞集團在2023年內實現了連續8個月的環比正增,整體銷量位居自主品牌銷量第三。
存在感極弱的奇瑞,是怎么悶聲賣車重回巔峰的?
打倒奇瑞,是我們唯一目標
“我們很少關注其他人,現在就一個目標,要打倒奇瑞,天天都想把奇瑞打倒,奇瑞要消滅奇瑞!
這是奇瑞的創始人尹同躍在采訪時經常說的一句話。
之所以立這么狠的flag,是因為在過去10年里,奇瑞吃的虧太多了。
眾所周知,奇瑞是靠性價比發家的。
第一輛奇瑞風云售價為8.8萬元,比捷達便宜了三分之一。
早期的奇瑞,走的是性價比爆款路線,最有名的是奇瑞QQ。
它的設計是國內頂尖的團隊佳景科技,廣告語也很戳當時的消費者:年輕人的第一輛車。
雖然奇瑞QQ連安全氣囊都沒有,但售價不到6萬元,吊打全中國的家用轎車,在2005年賣了超10萬輛。
在它的帶動下,奇瑞銷量在2006年達到30萬輛,2010年再翻了兩倍多達到68萬輛。
在2003年-2012年期間,奇瑞集團在自主第一的寶座的上穩穩坐了9年。
直到2013年,奇瑞集團被長城汽車超越,丟掉了第一的寶座。
2013年,人民日報公開報道車市“全線飄紅”,大部分車企同比2012年銷量都達到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隱晦地點名奇瑞“只有個別自主品牌,出現了一定的下滑”。
而到2014年,人民網汽車公布中國汽車銷量榜,直接指出:“奇瑞負增長墊底”。
奇瑞性價比高,卻還銷量墊底,為什么?
因為它最基本的套路就是“換殼”。
換掉某子品牌的車殼和車標,搖身一變成為新一代高端車。
比如2016年就夭折的觀致,換殼變成了瑞虎7,而迭代后的瑞虎8,又成了星途的原型車。
從18萬的觀致,變成指導價只有8.3萬的瑞虎,再到星途,這一系列組合拳打下來,直接把自己的高端路走窄了。
折騰到最后,買奇瑞的除了手頭緊的年輕人,就只剩下特別懂車的一小撮發燒友。
中低端小車的成功,拉高了奇瑞的總銷量也掣肘它上行的步伐。
因此,奇瑞想要打敗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改變奇瑞是“沒有安全氣囊的低端車”的刻板印象。
奇瑞開始瘋狂內卷,推行200%工作法,即制定200%目標、找出200%的方法、付出200%的努力、給予200%的激勵。
在內卷下,“奇瑞消滅奇瑞”的目標初步完成。
奇瑞集團的銷量逐漸不依賴于單一的奇瑞主品牌,且高端品牌星途占比穩步上升,正成為獨當一面的“金字塔尖”。
自2021年起,奇瑞集團銷量開始回升:2021年,奇瑞集團累銷961926輛,同比增長31.7%;2022年,奇瑞集團累銷1,232,727輛,同比增長28.2%。
重回自主品牌巔峰,奇瑞用了10年。
技術宅男,被迫走出舒適區
奇瑞一直在嘗試走高端,比如奇瑞歷史上著名的高端車,觀致。
觀致的汽車外形,是德國寶馬MINI的前設計總監何歌特操刀,安全由瑞典薩博負責,團隊中最菜的人,也都是從寶馬以上等級的車企挖來的。
就連生產線,都是重金請保時捷、寶馬的同款供應商重金打造。
當年的熱播劇《愛情公寓》,花了整整一集來給觀致3打廣告。
但這款“創造歷史”的汽車,卻在賣了4.5萬輛后讓奇瑞賠了66億,最終被賣給了寶能,陰差陽錯中成了史上最高端的出租車,淪為造車界的笑柄。
過去奇瑞轉型失敗的根本原因是,高端車沒有高端體驗。
為此,這幾年理工直男開始走出舒適區,學著聽用戶的建議。
1.刷存在感,學著做汽車界網紅
作為老牌企業,很多人對奇瑞的印象,就是土。
有消費者表示,奇瑞的技術在業界一直被認可,但從外觀上無法理解設計師的思維。
有網友甚至表示,這個企業缺個畫家和詩人。
逼著直男搞“顏值為王”很難?不,只要他想也能當網紅。
論營銷搞噱頭,奇瑞比不上造車新勢力,但奇瑞也開始跟后輩們學習刷存在感。
比如,奇瑞撇棄了過去的新媒體經營外包模式,目前的主播、直播、投流、經營都是自建自營,光主播團隊就有超過50人。
淄博燒烤火了,奇瑞就搞了一個“淄味不改 狂歡一夏”煙火燒烤節;
張朝陽物理課開了,尹同躍就帶你一同解讀磁懸浮超舒適旗艦SUV;
《三體》電視劇熱播,瑞虎8 PRO就搞了個三體科技探索座駕。
甚至很多汽車的營銷上,年輕人也都成為主語:奇瑞小螞蟻——年輕人的第一天純電小車;奇瑞探索06——年輕人的小極光;奇瑞艾瑞澤8——年輕人的第一臺轎跑。
總之,老品牌奇瑞正努力撕掉“老古董”的標簽,和年輕人玩到一起去。
2.技術為王,完善產品線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就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奇瑞的問題在于,主流車型的優勢不明顯,核心產品有沒有打響。
但今年以來,在“大單品”策略和新品牌的雙重加持下,奇瑞的爆品路線逐漸清晰起來。
二、三月份的星途瑤光、瑞虎7 PLUS新能源、瑞虎8 PRO新能源;四、五月份的 TIGGO瑞虎9、星途全新一代攬月、全新一代追風/PHEV等重磅車型的上市;再到首款輕越野車型TJ-1和捷途“旅行者”亮相。
上半年,奇瑞幾乎沒有“產品空白期”,產品線一應俱全,這也成為奇瑞的銷量爆發助力。
如此密集的產品布局,技術這塊奇瑞也是下了血本的。
以新發布的星途瑤光為例,M3X火星架構、高通驍龍8155芯片+雄獅智云5.0車機系統、CDC電磁懸掛系統、2.0T動力、8AT變速箱……
要知道這些配置,以往都是40萬級別的車型才能選配的,奇瑞十幾萬的價格,在性價比的基礎上把體驗感拉滿。
走出舒適區的奇瑞,逐漸趟出了一條新路。
自主品牌奪回位置,只有一條路
從神壇跌落容易,再回巔峰難。
奇瑞用了10年時間,悄悄回到黃金時代,其最底層的邏輯就是技術為王。
造神車的基礎就是搞研發,在這方面早期的奇瑞很勇猛。
在奇瑞誕生之初,連發動機都沒有,為打破國外在發動機技術上的封鎖,奇瑞花了近3000萬美元買了發動機生產線,卻買不到技術。
當時所謂的技術專家,拿著中國的高薪卻故意磨洋工,幾個月連一臺設備都組裝不起來。
最后尹同躍站了出來,一句“讓外國人走,我們自己干”,種下了奇瑞技術直男的基因。
當時為了盡快完成任務,技術員經常等翻譯員把圖紙翻譯后,回到家里徹夜研究計算,安裝設備前需要將不同設備由8個廠房拉到一起,為了不掉落一顆螺絲,每臺設備后面都要跟著十來個騎自行車的工人,見到掉落的零件就馬上撿起來,直到將設備安全護送到指定地點。
經過500天的鉆研、試驗,這條生產線提前半年安裝完畢并且調試成功。
在走過近10年彎路的奇瑞,如今能東山再起,靠的還是這股在技術上的拼勁。
尤其是新勢力崛起的時代,奇瑞想讓電車用戶真的買賬,需要過去做油車的經驗,一點點復制到電車上。
早在去年9月,奇瑞正式啟動了“搖光2025”科技戰略。該戰略涵蓋火星架構、鯤鵬動力、雄獅科技、銀河生態等四大核心領域。
以此為基礎,奇瑞打造包含平臺架構、三電、智能駕駛、智云平臺、生態伙伴在內的13大核心技術。
依托“搖光2025”的革新,奇瑞集團在今年又不斷加碼。
先是在2月份,奇瑞集團發布了火星架構-超級混動平臺,包括最新開發的第三代混動技術、第五代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
在4月7日奇瑞集團舉辦的新能源之夜上,不僅宣布宣告旗下各品牌全面新能源化,走混動、增程、純電、氫能等多條技術路線并舉之路,還正式發布了首個新能源電動品牌——iCAR。
從埋頭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技術研發,到2022年正式發布“瑤光2025”,再到如今全面布局新能源,奇瑞依托200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在新能源化、智能化等方面逐漸有了搏一把的底氣。
據不完全統計,奇瑞已累計申請專利25,000余件,授權專利17,000余件,其中發明授權專利37%,位居行業前列。
“老黃牛”奇瑞,也終于耕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地。
結語:
如今,電車、油車紛紛開啟降價大潮,超40個品牌、上百個車型卷入。
這也讓奇瑞的性價比優勢不再明顯,現在必須靠產品才能殺出血路。在J.D. Power發布的2023中國新車質量排名中,奇瑞獲得中國自主品牌新車質量第一。奇瑞艾瑞澤5、瑞虎5x分別獲得緊湊型轎車、緊湊型SUV兩個細分市場質量第一。
技術+顏值+高質量的爆款公式,不僅是奇瑞的王牌,也是眾多國產品牌的武器。
【課程推薦】爆品戰略導師金錯刀帶領大家模擬案例實戰,重點分享如何通過用戶精準畫像,發現用戶一級痛點,發掘產品尖叫點,并運用爆點營銷法則,強化和擴大用戶參與感,打造流量產品引爆用戶口碑,從而打造爆品引爆市場!
【課程鏈接】金錯刀《爆品戰略》總裁營:產品為王,爆品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