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東西,尋常到我們幾乎不會去注意,卻是回家時迎接我們的第一個“入口”。觸感細膩、微冷,卻安全;無數次的觸碰中,為其增添了家的氣息。
——鎖,是什么?
早期人類過著穴居生活,為了躲避野獸的侵襲,人們會用巨石堵住洞口,有時候還會在巨石的下面放一塊起阻礙作用的小石子,這或許就是安全裝置的雛形。
鎖具歷史悠久,幾乎與私有制同時誕生。
據出土文物考證和歷史文獻記載,鎖具發展至今已有五千年歷史。
一把鎖,不僅為了保護家中珍貴的物件,更是寄托著家家戶戶對生活的企盼與祝愿。
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古鎖經歷了繩結、木鎖、金屬鎖等階段,漫漫人類長河的智慧凝結其上:奇妙無比的堂奧機關、五花八門的吉祥文字,以及由栩栩如生的人物、動物、器物和山水組成的靈動、優美圖案。
隨著生活方式、技術的改變,鎖具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就像古鎖上附著的精細雕文;而步入現代化智能鎖后,我們又將為其賦予什么?
“改變中國人居住生活方式,讓生活更方便、更安全。”這是一家開啟智能鎖具行業三次轉折的企業——徳施曼的回答。
智能鎖是如何飛入千家萬戶?智能鎖具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我們深訪了徳施曼的創始人祝志凌,為我們分享智能鎖在中國發展的前世今生。
一家企業,如何主導智能鎖行業三次轉折?
2008年,德施曼創始人祝志凌敏銳地看到了智能鎖的巨大前景:海外市場智能鎖的普及率很高,東亞國家中韓國已達到90%,日本也達到了30-40%,而國內普及率卻還沒達到10%。
面對巨大的消費市場,祝志凌意識到,智能鎖未來一定是趨勢性產品,經一年認真籌備,于2009年創立了德施曼。
“對用戶有用,提升用戶體驗,才叫有效的技術領先。”
在持續大量的研發投入的同時,徳施曼始終以用戶體驗作為研發的第一準則,這使其一直保持著行業領先地位,智能鎖行業較大的四次轉折,其中有三次都是德施曼主導的。
(1)從反復苦讀說明書,到簡易操作顯示屏
早期,在智能鎖并不普及時,一堆繁冗的按鍵需要用戶反復研究說明書,用戶體驗較差。
德施曼開創性地在鎖上增加了顯示屏,用中文菜單替換了復雜的按鍵程序,極大提升了用戶使用的便捷度。
(2)聯網智能手機,“掌上”智能鎖
德施曼在市場洞察中發現,用戶希望實時掌握門鎖信息。
于是,在低功耗通用芯片出現后,2014年德施曼就著手研究將門鎖與智能手機進行聯網,實現實時更新門鎖電量與相關安全信息。
2016年,小嘀子品牌創立,徳施曼推出首款云智能指紋鎖。
通過一個APP,一臺手機,一個小嘀鎖,真正實現“云”概念的質飛躍:開門記錄“云”存儲數據不丟失,隨時查詢、開門及報警信息“云”推送并實現全程通過手機APP操作。
(3)從指紋到人臉,全民智能鎖
對于老年人等特定用戶群體而言,指紋鎖還是不夠便捷,存在著使用障礙。
基于以用戶體驗感受為本的理念,德施曼在2019年打造了首款3D人臉識別鎖。在日后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里,整個智能鎖行業,只有徳施曼做到了3D人臉識別鎖的穩定生產、銷售。
至此,智能鎖具才真正能說一句全民智能鎖。
2021年4月15日,全國鎖具行業信息中心發布了《中國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市場調研分析》。報告中提到,德施曼在3D人臉識別智能門鎖細分領域占據了72%的市場份額,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一。
這意味著,(2019年與2020年)市場上每10套銷售的3D人臉鎖,其中有7套來自德施曼。
錢花在哪里,哪里就是價值觀。
徳施曼創始人祝志凌談到,從誕生伊始,德施曼就奔著“顛覆行業”的目標去,決心造出一款“車規級的智能鎖”。
作為智能鎖行業的龍頭企業,德施曼每年的產品研發投入占營收近5%,目前徳施曼是指紋鎖產品唯一的研發、制造型企業,擁有200多項專利,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委公推的智能鎖行業標準“領跑者”。
打破普及困局,打造全流程服務體系
撥打客服電話咨詢時,被總裁截胡是什么體驗?
“您好,這里是德施曼創始人祝志凌。”
“啊?我打的是售后電話。”
這是發生在2019年雙11大促期間的一則小故事。為了保障用戶能夠擁有良好的購物體驗,創始人祝志凌化身一日客服,零距離貼近用戶真實聲音。
這則小故事折射出的,是徳施曼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模式,秉持這一理念,徳施曼從生產、到送裝用,到售后服務,進行了一系列完備建設。
一、定價不被接受,智能鎖如何打破增長遲緩的困局?
故事的開頭,從智能鎖剛進入中國市場說起。
2016年以前,由于定價不被大眾所接受,產品難以得到有效普及,整個智能鎖行業都陷入了增長遲緩的困局。
此時,德施曼另辟蹊徑,找到了破局機會。
當時,淘寶眾籌剛開始火爆,天貓平臺意味著絕對的流量,祝志凌與團隊在幾番商議后做出決策:在價格上攔腰對半砍,犧牲高毛利,將原售價為3500元的產品賣1699元,眾籌時期售價為1299元;從而重新定義行業價格,打破智能鎖行業To C銷售的困局。
坦率地說,這次價格調整對德施曼來說無異于背水一戰,線上價格下降,意味著線下價格體系要全面調整;但如果銷量一旦上不去,企業無異于半只腳踩在倒閉的懸崖邊上。
然而,這一戰的結果出乎意料的喜人,第一個月通過眾籌獲得2000多萬銷售額,達到了德施曼前三年零售量的總和。既創造了智能鎖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又收獲了天貓智能類產品排行榜中位列第一的出色成績。
這不僅是德施曼絕地求生、打開C端市場的轉折點,也是整個智能鎖行業的轉折點,至此,智能鎖才真正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二、服務網點覆蓋全國,是什么樣的體驗?
(1)剛柔并濟的生產體系
祝志凌認為,“有問題要自己隨時能解決,外部合作等同于把命運掌握在他人手里。”
為了規避生產風險,德施曼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集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生產過程中所有涉及核心知識產權與核心質量問題的產品零部件都自行研發生產。
當前德施曼每一套產品出廠前都會經過三十多道檢驗,將精良品質與工匠精神實現了有機融合。
(2)完善的送裝網絡
德施曼從客服接待、倉儲物流、安裝售后等方面進行了工作部署,特別打造了柔性快速發貨及安裝體系。
依托獨有的覆蓋全國的600多家經銷商體系及3000+服務網點,進行線上線下聯動,將部分物流倉前置至全國各個地市,從而實現當天發貨預約安裝。
(3)售后服務系統
德施曼培養了專屬經銷商體系,大部分城市都設有德施曼專賣店,兩小時內上門服務。
每位安裝師都要先經過模擬安裝、實地安裝、溝通訓練后才會上崗。現在德施曼已經有了覆蓋全國98%的區縣的服務網點。
硬剛文化,未來已來
目光所及,智能鎖已奔跑在了新的賽道。
除了傳統制造業的老對手外,來自其他行業的選手們也正逐漸進入這個賽道。如互聯網企業、平臺型企業、家電企業、電工企業、安防企業等等,他們有著完全不同的“打法”,這對于每個從業者而言都是未知變數。
“所有的成績,從得到那一刻起就是過去,未來才是最重要的。”祝志凌說。
雖然德施曼正大踏步向前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挑戰也越來越嚴峻,因此要保持面對挑戰的勇氣和狀態:“不氣餒、不抱怨、正面迎接挑戰”。
今年,德施曼把“硬剛”文化作為企業重要思想,并在公司內部協同組織了許多活動;通過戈壁徒步、脫口秀、挑戰指標等方式對“硬剛”進行演繹,希望德施曼人能夠持續創業的奮斗狀態。
未來三年,德施曼制定了成為行業智能門鎖第一品牌、中高端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復合增長實現50%以上的戰略目標,落地實際則為如下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通過銷售以門鎖為主的無鑰匙產品,成為年銷售額50億企業的其中之一,這是成為智能鎖頭部企業的必要條件。
第二步,擴展產品品類至居家安全產品,圍繞智能鎖,逐漸開發貓眼、攝像頭、老人手環、保險箱等一系列智能單品,這些單品組合就是一個“智能套件”,以小嘀APP為媒介實現數據互聯互通。
目前小嘀APP的月活量已經達到47%,在未來五到十年內,德施曼計劃銷售出以千萬為單位的智能套件。
第三步,進入泛智能家居市場。智能鎖是應用場景最廣、最大產品之一,也會是智能家居最入口級的產品。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智能家居的生態建設正在越來越成熟,各種新技術也將不斷涌現,智能產品更新迭代步伐也會越來越快。
德施曼表示,會一直秉持著“改變中國人居住生活方式,讓生活更方便、更安全”的創業初心,為萬千家庭的安全保駕護航。
來源:喬諾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