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機產業來說,2021 年注定是動蕩的一年。幾家國產手機面對著市場嚴重內卷的大環境下,絞盡腦汁、花招百出,想要在國內擴大占有率。但就在中國手機市場殺得面紅耳赤之時,卻有一國產手機公司出乎意料地從后超越了一眾喊殺聲震天的友商。
根據全球知名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的最新統計顯示,vivo在 2021年以22%的市場份額,成為全國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的第一名。
vivo,憑什么摘下“全國第一”的桂冠?
本分,并不是佛系
在這個存量競爭廝殺慘烈的手機市場里,多年來,很多人見vivo行事低調,就覺得他們很佛系......然而,這全是錯覺。
在vivo前不久召開的年會上,vivo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沈煒就曾如此表示:“在用戶看不見的地方,我們依然埋頭種因,用戶創新實驗室、芯片實驗室、模擬網實驗室、千鏡安全實驗室等先進的新技術實驗室與研究所接二連三被建立,充滿著科技力量的種子一顆顆被種下,靜待根深葉茂之時。”
vivo的低調是“埋頭種因”,是在科技創新上的另一種銳意進取。正如vivo在內部強調,面對價格戰這種短期看似有利、長期有害的競爭行為,要能抵抗誘惑、恐懼,要保持平常心,在產品研發、技術突破層面要有進取心,要敢于追求極致。
vivo的悄悄崛起,其實是這家公司在“冰山之下”做了不少大動作的開花結果。正如沈煒所說:“科技不是為了秀科技而存在,科技的終點是讓人感受到幸福,抵達美好。”盡管vivo不善于“秀”,但用戶仍然實實在在地感知到這些技術所帶來的好處,才能讓vivo被悄然熱愛。
換言之,一直說自己“平常心”的vivo,并沒有大眾想象中佛系。這就像我們在學校里見到那些學霸一樣:每次考試前都說自己沒溫習,但實際上卻每晚宅在家里熬夜溫習一樣。
vivo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胡柏山曾告訴虎嗅,這些技術并不是今天找一堆人、投一堆錢馬上可以出結果,而是需要持續積累。例如 vivo這次能成功推出自研的V1芯片,跟他們在5、6年前在影像算法上作出巨大投入,有莫大關系。
當手機市場忙于內卷之時,vivo卻偷偷地躲在一旁,玩命地做基礎技術研發。在手機行業還在混戰的時候,vivo已經在默默的思考如何才能基業長青。
2008年播下了基業長青的種子
業界能夠看到的是2021年vivo的輝煌業績,看到的是基礎技術研發結出的碩果,但其實在更早之前,vivo就播下了一顆基業長青的種子,這顆種子就是IPD體系。當時,vivo為了提升研發管理水平,引入了甲骨文公司PLM系統,但PLM系統的建設并沒有解決固有的研發管理體系的核心問題。例如產品規劃與戰略規劃脫節,產品設計流程規范較為粗放,平臺開發和產品開發沒有分離等等,沈煒就意識到:“長期以來,我們的產品研發存在諸多問題,而手機產品這一龐大的研發體系又將我們的問題暴露得一覽無余!解決任何問題,既離不開軟的(社會、人的層面):即從文化(觀念、意識)、人員、風格、技能入手,也更離不開硬的(技術層面):即從戰略、體系、架構入手!IPD就是解決我們長期困擾這一問題的先進的、成熟的研發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是有效的、科學的、基于全球一流企業成功實踐基礎上的系統保證!”
因此,vivo在2008年,邀請漢捷咨詢幫助vivo導入IPD咨詢體系。漢捷咨詢作為國內IPD咨詢的開創者和引領者,派出強大的顧問團隊為vivo提供IPD咨詢服務,咨詢的內容包括產品規劃、技術規劃、產品開發、技術開發、技術重用等內容。vivo和漢捷咨詢雙方團隊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打造出適合vivo的IPD體系,產品規劃和技術規劃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有效提升了vivo的產品運營及管理能力。
正如沈煒在IPD試點前說的:“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它所提供的產品,因為我們所有人的忙碌最終是濃縮匯聚成展現在消費者眼前的產品(廣義的,含服務,終端形象等),要想讓我們的企業健康長久,就必須要做世界一流的產品,就必須要成功地推行IPD,我們企業任何部門任何人必須要高度重視它,必須要了解熟悉它,必須要嚴格執行它,是只能且必須成功的頭等大事! IPD的成功推行,是步步高通信能否基業長青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們每個人還能長期聚在一起形成一個令人難忘的大團隊的堅實保證!!!”
第一期IPD咨詢取得了圓滿的成果,嘗到甜頭的vivo迅速與漢捷咨詢開展了第二期的IPD咨詢,IPD這顆種子在vivo真正的生根發芽了!
36個月的堅持
vivo為何“悶聲砸研發”?為何引入在2008年就引入漢捷咨詢導入IPD體系?也許源在于“本分文化”。沈煒曾如此解釋vivo的本分文化:“不忘初心,埋頭種因,初心就是我們本分的文化與價值觀,而埋頭種因則要凡事堅持長期主義。”vivo認為,真正的長賽道是:“站在后天看明天。”
近年,vivo為了能進行更長時間的產品規劃和實現,他們在這幾年重點打造了一個鐵三角體系。所謂的鐵三角,分別是產品規劃、技術規劃、技術預研,實現產品與技術握手:“產品規劃”,就是想清楚用戶要什么?“技術規劃”,就是如何滿足需求和實現用戶的需求。
當產品和技術兩者握手結合,vivo會設下長達36個月的一系列未來技術清單。其中一部分技術可能是在短期尚未成熟,vivo就要通過投資、或增加人力投入的方式,把相關技術催熟。
然后在“技術預研”過程里,把兩個握手之后產出的技術結晶最終落地。
為何vivo會如此重視核心技術的建設?2008年與漢捷咨詢合作導入的IPD咨詢內容里面,技術規劃、技術開發體系建設就是重點之一,漢捷咨詢幫助vivo識別核心技術,并設置了九個TMT,幫助vivo建立起核心技術管理體系。Vivo一直高度重視技術管理體系的建設,但是雖然技術的快速發展,原來的技術管理體系運作也遇到了瓶頸,36個月,是否足夠呢?
事實上,X70系列產品上面的部分新技術,早在兩年前就開始預研。這就是長期主義的精萃所在嗎?不全是。36個月,仍然是太短了。
2021年,vivo在技術管理體系建設又邁出了一個更大的步伐,成立了一個中央研究院,致力于新產品形態跟蹤研究、國內外行業前沿技術掃描、芯片等領域的技術布局,并作為未來 36個月以上的“技術燈塔”。但畢竟今天手機用戶往往3年換一次手機,這代表今天手機所用的技術均會在3年內過時。因此,vivo在進行36個月以上的預判,其實是預判那些根本不存在于現有世界的技術。
可見,所謂36個月的預判,當中有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vivo為了能洞悉清楚36個月以后,可能有什么樣的新技術新趨勢;胡柏山自己直接兼任中央研究院的院長,從全公司的最高點開始,在足夠的權限和資源支持下,第一時間判斷和規劃。他們應該用什么方法推進?是戰略性投資?進行并購還是跟合作伙伴一起推進?通過這樣的長期規劃,支撐產品一代代往前邁進。
脫離用戶的,都是偽需求
基于這樣的“本分文化”思想下,vivo從2019年開始的三年里,選擇了設計、影像、系統和性能四大“長賽道”,網羅全球尖端人才,進行長期、持續的研發投入。他們躲在友商看不到的角落里,悄悄地積累技術,等待著一個機會。
三年后,vivo登上頂峰。
三年后的2021年,vivo將“設計驅動”寫進核心價值觀,成為未來發展的戰略思想;他們自稱這次是“企業文化的升級”,也是“ vivo的質變元年”。據沈煒在致辭中透露,設計驅動目前已經成為vivo的方法論,也是這家以長期主義為理念的公司,未來10年、20年要持續努力的目標。它是一種價值觀,是創新解決用戶潛在需求、推動社會進步的系統思維方式。
到底“設計驅動”是什么?“設計驅動”為啥會觸發vivo的大爆發?
光看著字面意思,“設計驅動”好像和傳統意義上的“用戶導向”沒有太大的分別,但對于vivo說,“設計驅動”不等同于簡單問用戶要什么。在vivo看來直接問用戶要什么,根本不可能問到答案;用戶的真正需求,必須放到場景里面,預判用戶的需求,貼近用戶需求背后的本原思考與實踐理解,才能真正滿足用戶真實場景的痛點。
換言之,任何沒有場景的用戶需求,都是偽需求。
因此,vivo在做用戶洞察的時候,肯定要把用戶的需求場景化。以周末的運動和親子場景為例,還需要做進一步分離和區別:他們到底是喜歡戶外運動,還是室內運動?所以vivo在做用戶需求洞察的時候,一定是落到具體的某一個相對具體的場景,才能發現用戶需求。在“設計驅動”的前提下,vivo會經常問自己三個問題:vivo能改變什么?這種改變是否能給用戶帶來全新的意義?這種改變是否是以簡單、完美、優雅的方式去實現?
沈煒曾經表示,vivo真正的突破點只有一個,就是做偉大的產品。做出偉大產品的前提,就是思想上、理念上、價值觀上的設計驅動。也許,他們并不在乎短期的市場占有率,也不在乎短期的營銷和聲望,他們追求的僅僅只是如何通過技術手段,滿足消費者的場景需求。而vivo造芯一事,就是典型的“設計驅動”例子。
自研芯片,所為何事?
2021年,vivo推出了自研的影像處理器芯片V1。而且,整個V1的項目,研發歷時24個月,投入研發團隊超300人。盡管vivo在芯片項目上作出了大量投入,但vivo卻明確地表示,他們不會自己造手機 SoC 主芯片,也不會自己“流片”(即芯片設計本身和生產工序)。
不會自己流片,這并不代表他們的芯片項目就很“克制”。
vivo在芯片項目上,與友商一樣野心勃勃,同樣可能在其他長賽道上布局芯片。但對于vivo來說,芯片其實只是一個單純的硬件載體,光有自研的芯片,根本無法為消費者帶來什么效益;只有把芯片與通過消費者洞察得出的核心算法結合,才能提升消費者的體驗。
沒有對消費者的洞察,就沒有自研算法。
但沒有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自研算法,芯片再強也沒用。
所以,自研芯片并不應該是目標,而是手段。去年推出的vivoX70系列,就是要針對手機拍照,重點強化。而自研的的專業影像芯片——V1芯片,在算力、功耗上,最大程度提升了手機的影像性能。
舉例說,夜景視頻是挑戰很大的一個拍攝場景,想在晚上拍出一個好看的視頻,一般的做法有兩個,一個辦法是提高進光量,另一個方法是拉長曝光時間,但是第一種辦法會導致視頻里面出現很多噪點,第二種辦法會影響視頻的流暢度。而X70 Pro系列借助高性能、低功耗的V1芯片的幫助,讓夜間視頻拍攝既足夠清晰、也足夠流暢,因此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歡迎。
沈煒說,vivo要一切工作以用戶為核心展開,用心去了解用戶,回到各種場景去洞察和研究用戶的真實需求,真正解決用戶所關心的問題,定義好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為了把用戶的體驗真正滿足好,要始終以用戶為思考的原點與復盤的終點,不僅在用戶的基線需求上確保滿足,也要在用戶能顯性感知的黑科技賽道上持續給用戶帶來驚喜,還要在支撐品牌心智的長賽道上堅持不懈的投入和持續引領。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去解決問題,去大幅提升產品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確保每一款產品成功的確定性,從而搶占用戶心智高點,真正實現用戶NPS(凈推薦值)的良性循環。
而V1芯片在夜景拍照這個場景,vivo無疑嘗到了以用戶為導向的甜頭,長期投入,黑科技紛紛登場,成為搶占高端用戶心智的突破口。
最具挑戰的一年
2022年,是vivo成立的第27個年頭,也是vivo X系列產品的第十年,盡管vivo登上國內手機市場的頂峰,但他們在2022年仍然面對著嚴峻的挑戰。在vivo年會上,沈煒致辭時承認:“我們看到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低迷,手機行業競爭激烈,用戶需求與時俱進,2022年,將是智能機時代最具挑戰的一年。”
要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要打造一件偉大產品,并非朝夕之功,需要企業抵抗一切的誘惑與恐懼,專注于用戶的需求。猶其在當下手機行業的“多事之秋”,更是如此。剛登頂的vivo能否堅持著應走的道路,繼續守著這個第一的位置嗎?
時間將會給出最好的答案。
作者:漢捷咨詢
【相關課程】IPD(集成產品開發)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