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杭州中藝股份召開的私董會,給了我很大的觸動。當然不是一次私董會,就能讓我徹底提升。
在這之前很多年,我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包括一次次地和各方面管理專家的交流,當然也包括在實踐中碰到無數的挑戰,無數的困惑,引發了無數的思考,犯了無數的錯誤之后,日積月累,厚積薄發,終于在上一次和龍波、徐老師以及各位兄臺的交流之中,讓我的思想有了一個巨大的突破,對管理的思路突然清晰了很多,有一種頓悟的感覺,一種山重水復,豁然開朗的感覺。其后我個人在思想和行動兩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在此分享我的幾個感悟:
關于末位淘汰:把自己從老母雞,變成頭鷹
通用電氣前CEO杰克·韋爾奇說過:末位淘汰制是建立一個偉大組織的全部秘密。
反觀自己這么多年,我始終感覺自己像一個老母雞一樣呵護著公司的每一個員工。盡管我也知道這種做法不合適,但每每都因為自已的NICE而捆住了自已的雙手。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個人的能力和時間成為了企業的天花板。經過上一次私董會,我終于明白了優勝劣汰、物競天擇,不僅是生物界,也是企業界的生存之道,是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淘汰少數不合適的員工,是為公司長遠而健康的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而不光是為我個人或公司謀求利益。更有趣的是有些人你不把他們淘汰掉,他也很痛苦,讓他換一個地方,說不定他就能找到自己合適的角色,過上一個更開心的生活。
想通了這個底層邏輯,也就解開了自已的心結。所以這次我痛下決心,堅決推行末位淘汰制,要把自己從一只老母雞,變成一只頭鷹,把高管和員工從雛雞訓練演化成一只只雄鷹。
比對華為10%的淘汰率,我把中藝股份公司的末位淘汰率定在6%。也許我們做不到鯤鵬展翅九萬里,但我相信不遠的將來,中藝股份公司一定是群“鷹”薈萃,搏擊長空!當然,對于不符合公司發展而淘汰的員工,我們會給以妥善的安置。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在此不再贅述。
關于組織架構:利出一孔,力出一孔
“權責利要匹配”,“利出一孔,力出一孔”,這些觀念我知道了很多年了,也非常認同。在最近多次與喬諾的交流以及上次私董會之后,我更清晰地理解并應用于公司的管理之中。
比如在上一次的月度經營會中,我非常自然地將業務和生產、生產和財務等相關部門的利益聯系在一起。因為現在我清楚地知道,每位員工和高管工作的第一推動力,是在追求自已成就感和利益的同時,跟公司的平臺和利益高度吻合,跟公司的方向高度吻合。
具體操作時,首先是把組織架構理清楚。因為只有組織架構清晰,權力的邊界、利益的邊界,和責任的邊界,才能分得清,權責利相匹配,才能真正落實到位。
在這樣組織架構的調整和堅持“利出一孔,力出一孔”的宣貫之下,甚至連審計總監,都自覺地把自已的利益,與團隊,與公司聯系在一起。
關于職位職級:員工的重量是可以“稱”出來的
在上次私董會舉辦的前后一段時間,喬諾幫助我們對中藝股份公司的骨干員工進行了職位職級的梳理。
第一次見到職位職級稱重的表格時,我欣喜若狂。想不到世界上居然有如此神奇的公式和表格,竟然能稱出一個人在職場中的重量。經過喬諾這幾個月的梳理,中藝股份公司一千多名骨干員工的職位職級已經理順。
而通過這樣一個評定,我對自己管理團隊的信心大增。按照這樣一個規則,我可以管理目前的6千人,以及將來的6萬人甚至60萬人。因為除了制度之外,我還有了自己的AT團隊。也就是說“用集體與制度的力量”來管理,能夠達到舉重若輕的效果。
說到AT組織,可以說非常巧妙的將授權與制約結合在一起。AT組織第一次會議的時候,我作為AT主任帶領公司級AT成員宣誓就職。全體成員非常鄭重而莊嚴。從中我感受到團隊有著強烈的凝聚力和使命感。因此我把這場AT會議比喻成中藝股份公司的“遵義會議”,從此我們將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關于組織活力:在幾乎沒有投入的情況下提高坪效
因為中藝股份所在的戶外家具行業賽道的雪很厚,所以整個行業之前從來沒有開夜班的習慣。
今年從年初開始,我就一直強調要開夜班,但始終效果甚微。后來我學習了胡老師的績效管理法中關于“藥店績效考核”的方法,茅塞頓開。結合喬諾組織活力的訓戰,我決定調整車間白班夜班的績效考核辦法。具體地說,就是工人僅僅對生產出來的件數負責。由于采用了計件工資,生產出來的件數越多,工人收益越高。
班組長對產品的質量和空間的利用承擔責任,他的收入與班組里的總薪酬掛鉤。同時讓班組長在夜班中培養一個助理,幫助管理夜班,這樣既解決了他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工作的問題,培養了夜班的負責人,成為他將來的接班人,又確保了夜班的品質。
而車間主任則對整個車間的空間利用、5S的執行、物料齊套率以及后勤保障負責,而且對工人的培訓負有責任。工人培訓得好,管理能力越高,產出就越高。
換句話說,把車間主任、班組長和工人三個人都綁在一起,把白班和夜班綁在一起,使工廠的產出最大化,大大提高了固定資產機器設備的利用率,最終在幾乎沒有投入的情況下大幅提高了工廠的坪效。
這種方法完全是在學習華為的基礎上的具體應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的,具有中國特色,并且符合人性。換句話說,經過喬諾的培訓,可以將華為的經驗,比較容易地應用在日常的管理實踐之中。
關于自我修養:重新做回了自己
由于喬諾的組織活力培訓和鯤鵬私董會的原因,我和龍波及多位兄臺成了好友,經常互相交流。這不光對我的管理水平,而且對我個人自我修養的提升,也有很大幫助。
前一陣收到一個員工的一則消息,擱在以前,里面的內容會讓我很不舒服,覺得不被對方信任,從而自我感覺很沮喪。甚至會覺得我白白培養你這么多年,好像做的都是無用功。但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是有意識的變化,可以更大程度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理性。
我對這個事懸掛了一下,后來打了電話給龍波,請教他對這則消息的看法,在龍波的建議下,我和對方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聊開之后才發現,其實事情遠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嚴重,雙方也就此釋然。
同樣,在最近的各種高管會議上,我也盡量不帶情緒地參加,而不會因為高管的錯誤甚至低級錯誤而產生埋怨,而是就事論事,明確地告訴高管們各自的職位、責任和相應的工作,告誡他們一旦做不好,將會被淘汰。這樣理性地把話說開,反倒沒有了心理的負擔。讓大家各司其職,形成一個“利出一孔,力出一孔”,分工協作、具有戰斗力的團隊。
而我經過溝通技巧和管理訓練,有了很大的變化,應該說是很大的進步,心里壓力沒有那么大,好像做回了自已。更有信心帶領團隊,在今年銷售翻番的壓力之下,最大可能保證業績的達成,甚至超出。
最后再說一下喬諾培訓。在認識喬諾之前,我和團隊也多次接受過管理培訓,但總是不著邊際的感覺。就好像之前所學的管理知識,是一本哲學書,告訴我們天地萬物的運轉,讓我們不明覺厲,但回到現實的管理之中,卻又遙不可及。
因為那些管理理念,沒有抓手,無法落地。參加了幾次喬諾的培訓之后,尤其是喬諾對中藝股份公司“組織活力”的訓戰以及上次私董會與各位兄弟的交流溝通,讓我自已在思想和行動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和進步。
因為喬諾的管理理念,很容易結合我們自身的管理實踐而得到應用。相信,在喬諾公司的全力支持之下,中藝股份公司將一步步從幾十億發展成幾百億,成為全球戶外家具的領航者!
作者:李韌,中藝股份董事長;來源:喬諾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