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海爾創客實驗室宣布正式啟動“青年創客計劃”,并且與Startup Weekend實現戰略合作在中國推出“Startup WeekendYouth Maker Edition 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 計劃。據了解,該“青年創客計劃”是以在校大學生為對象的創業扶持輔導平臺,為具備創業、創意等特征的在校學生提供資源支持。而這個發布會上同時發起的與Startup Weekend實現合作共推創業周末的青年創客版,也將因為接入外部合作而開啟創客計劃的年輕化和國際化新篇章。
縱觀目前中國互聯網領域,各種各樣的創業創新項目層出不窮,作為全面互聯網化轉型的海爾在這種情況下推出“青年創客計劃”,其葫蘆里究竟在賣什么鬼?
1、“青年創客計劃”是個什么鬼?
從媒體報道消息來看,此次海爾宣布啟動的“青年創客計劃”,是全面針對在校大學生群體的創業輔導與扶持計劃,其制定了以北京為起點,面向北京、上海、廣州、西安、青島、武漢等創業氛圍較為濃厚的城市開展的計劃。據媒體消息報道,目前“青年創客計劃”已實現與21所知名高校展開合作,這些高校將分別與其聯合舉辦“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的計劃。
這個“青年創客計劃”與其他創業輔導類平臺不同,其包括教育部“U+生活創意大賽”和教育部萬企千校“百團爭霸”等系列活動,這些活動在資源性和外部環境支持方面,均比其他創業輔導類平臺更具優勢。借助這些資源和優勢特征,“青年創客計劃”在創客活動中聯合海爾及其他優秀企業或組織,這也可以在啟動儀式中邀請的嘉賓得以體現,有來自美國東海岸MIT在中國的校企代表講述MIT的創新體系并為“青年創客計劃”提供創客教育,有成熟的海爾U+生態系統為創客提供全流程的軟硬件服務,也有創業團隊美科的創始人講述怎么從創客社區發展并創業以及Microduino的應用等。在論壇環節也邀請蘇寧眾籌的負責人、海爾創吧創始人以及海爾阿里電視的創客代表等,從創客教育、團隊搭建、產品應用及眾籌市場化等節點為創客提供對應的扶持。
作為國內領先的孵化創客的平臺,“青年創客計劃”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也是海爾在全面互聯網化之后的新探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爾在該發布會上正式推出“青年創客計劃”的同時,還將與StartupWeekend聯合推出的“Startup Weekend Youth Maker Edition 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為有創業需求的在校學生打造青年創客的展示舞臺并聚集優秀青年創客,為新生代創客提供項目落地的全流程產業化解決方案,讓創意變為現實。另外,海爾還將為這個“Startup Weekend Youth Maker Edition 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提供更多的企業及社會資源,全方面幫助有創業需求的在校大學生群體。
2、“創業周末”作用與社會價值
根據媒體報道資料來看,“Startup Weekend Youth MakerEdition 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 是專門針對中國互聯網、智能硬件市場推出的創業類活動,對于有智能硬件、新型技術以及創業想法的在校大學生而言,通過這個計劃來幫助創客者并更快更好地發展,正是這個“Startup Weekend Youth Maker Edition 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的原始初衷。
而且,海爾對其的投入力度也蔚為可觀。
首先,海爾為這個“創業周末”提供了豐厚的運營資源,包括但不限于教育部“U+生活創意大賽”及教育部萬企千校“百團爭霸”活動等資源,使得這個“創業周末”獲得獲教育部支持,補足了大學生實操練習的短板。
其次,海爾與Startup Weekend合作推出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也意味著中國創客開始有更便利的有機會打開國門、接觸世界,對于廣大創客而言,這種資源輔助的社會價值是巨大的,也是無與倫比的。
再次,這個“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深受百余家知名企業支持。從目前的媒體資料報道消息來看,海爾此次聯合Startup Weekend推出的“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的另一個優勢,還在于有數百家知名企業的推薦和認可。這些企業將從不同維度為創客提供所對應的支持,如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Wi-Fi模組、海爾U+開發板及生態圈、海爾阿里電視模塊等軟硬件支持,和初創企業創業經驗及成熟企業管理經驗的分享,以幫助創客更好、更快的實現項目。
除此之外,“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和“青年創客計劃”還針對普通創客提供了更多細節服務,力求最大限度滿足創客們的創業需求。
3、創客差異化發展,海爾未來如何走?
在9月12日的發布會上,海爾創客實驗室創始人宋芬女士認為“創業周末”活動的流程對創客的能力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和提升,因此在與Techstars社區發展項目大中華區總監 Mark Koester的交流下,二者最終實現合作并相繼推出針對創客的支持計劃。
在發布會中,宋芬和Mark Koester都先后提及到中國市場的創業環境以及競爭影響,而這,也恰恰是筆者最為關注的焦點——雖然目前“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和“青年創客計劃”已經聯合教育部高校就業協會校企合作委員會,并聚焦整合一些優質企業,如中國中鐵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西門子集團、中國銀聯、華為集團、漢能集團、魏橋集團等知名企業的參與,未來其還能在市場上還能否給創業者提供更多的細致服務?
針對這個問題,“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和“青年創客計劃”的文件資料顯示,海爾與StartupWeekend的合作模式是基于共同的服務理念,在共同為創客需求的創業環境提供和指導方面,二者剛好可以實現自身優勢的提升與加強。而海爾與Startup Weekend的合作,也意味著包括130多個國家的創業者在內的強大社群資源,也可為其未來提供充實保障。
這或許正是“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的自信,也是“創業周末(青年創客版)”與其他創投平臺不同的主要原因,但對于二者的未來發展成就,我們目前暫且拭目以待。
(朱翊/文,微信:izhuyi;微信公號:zhuyiweix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