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金錯刀,作者江源。
5元以下的飲料要消失了?
這些年,飲料品牌仿佛約好集體漲價,去超市,滿眼望去都是6元以上。
然而有一種飲料,價格跟其他人不是一個畫風,總是默默被擠在冰箱最不起眼處,如果不蹲下就很難看到。
這種飲料,最近有了一個新的別稱:屌絲飲料。
不少網友秀出自己常喝的屌絲飲料,很多中國茶基本都中招了:
綠茶、冰糖雪梨、金桔檸檬......兩三塊的售價,性價比的確沒話說。
其中,康師傅冰紅茶首當其沖,500ml的大瓶裝,只有3.5元,再加一塊錢,就能買到1L的冰紅茶pro版本,這個價幾乎等同于怡寶純凈水。
這些年,老品牌紛紛提價,只有康師傅冰紅茶幾乎沒漲過價。
它“茶粉泡水”的狠活,放在無糖風口下,似乎也跟這個時代完全脫節。
但它依然有龐大的擁躉,有網友表示,從小喝到大,它不是屌絲飲料,是我夏天的命根子。
讓用戶視為“命根子”的冰紅茶,也是康師傅的搖錢樹。
這款1997年誕生的產品,在20多年后的2022年,營收近180億,以16.1%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瓶裝茶飲料第一大單品。
充滿“狠活”的老字號,在中國不僅沒倒,反而卻吊打同行,顯然有點本事在身上。
山寨大師:產品“狠活復刻”,卻完勝正主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康師傅冰紅茶能有今天,很大程度還得感謝跟它斗了一輩子的同行——統一。
能做出國民產品,康師傅的第一個王炸就是:當山寨大師。
不過從同行的視角來看,康師傅這一點,算是相當招人煩。
統一早在1995年就推出了冰紅茶,因為概念新穎,一上來就賣爆了。
當時,剛開始做飲料的康師傅,卻碰了一鼻子灰。
它想做一款高端蜜豆奶,專門在杭州成立飲料分公司,砸了不少錢。
康師傅野心不小,想超越可口可樂,創始人魏應州更能拼,早7點上班,晚上12點還不離開公司,結果產品卻賣不出去,堆在倉庫里。
第一局,統一KO康師傅,勝。
但統一沒想到,只過了幾年,康師傅就有樣學樣,也推出了盒裝和瓶裝的冰紅茶,正式宣告斗爭。
它還光明正大的亮出狠活,用茶粉勾兌,還有一堆添加劑。
然而這一次,康師傅卻直接上演一個驚天大逆轉。
不僅銷量上輕松超過統一,甚至還成為冰紅茶的代名詞,徹底奪走大哥統一的風頭。
晚來的康師傅,是怎么奇襲統一的?最開始,兩個人也是貼身肉搏,差距不大。
在當時,還遠沒有無糖健康概念,人們評價飲料的好壞,就看它是不是夠甜。
只要在甜度、爽度和刺激度上能滿足人們口味,就很容易獲得市場。
品牌最直觀的打法,就是在配料里增加糖分,比拼的就是一個甜。
常規的砂糖、果葡糖漿還不夠,為了更甜,統一加上蔗糖素,甜度直接拉滿到蔗糖的500倍!
而狠人康師傅,竟然想出了直接加鹽的騷操作。據說這樣能讓舌頭更敏銳嘗出甜味,讓康師傅在甜味上扳回一局。
同時在營銷上,康師傅發力也相當猛。
為了讓人感受到冰,康師傅直接在瓶身上印上“冰力十足”,用話術引導。
雖然沒啥文采,但比統一的“年輕無極限”直白得多,魔性傳播效果更強,堪比雪碧的“透心涼心飛揚”。
與此同時,為了讓人記住康師傅冰紅茶這個價值錨,康師傅用營銷不斷洗腦。
早在1992年年底,康師傅的廣告支出高達上千萬,大火的明星請個遍,任賢齊、李宇春,誰沒手拿過個冰紅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頂流。
再聯名《星球大戰》、《大唐網游》,這些如今是快消品牌的常見操作,但在當時營銷稀缺的時代,卻很有效果。
在當時人們眼中,誰能喝康師傅冰紅茶,就是潮人,與如今的“屌絲飲料”形象完全不同。
用戶往往會記住第一眼看到的牌子,靠著瘋狂營銷,在冰紅茶賽道,康師傅可謂是徹底完勝。
統一當然也不會輕易服輸,冰紅茶被偷家,那我干脆換個賽道。
可還是被康師傅追著摁頭暴擊。
統一研發綠茶,一年后康師傅推出康師傅綠茶;
統一前腳推出鮮橙多,康師傅后腳就推出康樹鮮果橙。
統一仿佛成了康師傅的小白鼠,凡是統一的新品,只要賣的不錯,康師傅立馬就會仿出一模一樣的。
再加上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更成熟的渠道、供應鏈,就很容易干倒正主。
山寨大王替代正主,上一個這么干的人還是達利。
最狠卷王:“裝傻式”賣貨,卻讓經銷商拍手稱快
靠山寨只能贏在一時,跟對手斗,康師傅的第二個王炸是:做卷王。
買過冰紅茶的人,大都經歷過一件事,那就是難逃過康師傅的再來一瓶。
有人花3元連中6瓶,血糖都能喝到原地升天,四舍五入等于不要錢,這也讓康師傅冰紅茶留下了“老實人”的形象。
畢竟當時,業內普遍的中獎率都是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十幾,統一也不過17%。
而康師傅直接放了大招,直接梭哈到40%。
因為中獎率太高,有的店干脆就不兌換了,直接貼上“概不兌換”的告示。
結果一身反骨的康師傅,甚至專門成立了一個“兌換先鋒隊”,掃街上門兌換。
還配備相應的兌換車,依規劃路線巡視,一度在國內換了2000萬個瓶蓋,讓不少經銷商大出血。
看上去康師傅得罪經銷商很傻,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康師傅的小心機。
推出“再來一瓶”活動那兩年,康師傅整個飲料板塊營收分別收獲32.11%和38.94%的高幅增長。
與此同時,擺在同行面前只有兩條路:要么出局,要么被迫一起卷。
即使選擇后者,遲早還是會回到第一條路,被康師傅痛擊。
因為在這背后,康師傅干得不停的事,就是瘋狂“騷擾”全國小老板們。
比如康師傅發起的廣州大戰。
跟小賣部老板承諾,只要不賣對手娃哈哈,每年就免費送10箱康師傅冰紅茶,順便免費幫推廣。
要說卷,沒人比得過康師傅。
最開始大家都是比貼廣告,后來開始給終端商戶獻殷勤:送冰箱、送雨篷。
康師傅無疑是最卷的,直接給出了現金誘惑:只要提夠一定量的貨,再提時就給現金,連包裝殼子都能換錢。
經此一役,康師傅成功拿下經銷商,捍衛了自己的“茶王”地位。
截至2020年末,康師傅的終端零售網點超過400萬個,娃哈哈、達利為300萬左右,統一有200萬左右。
網點不僅鋪得多,而且扎得深。
康師傅的新品一上市,只需要7天,從全國城市到縣城農村,從超市再到小賣部實現全部上架,比統一快了三倍。
相比統一的銷售網點更少,被康師傅卷得只能在地級市做生意。
從山寨大師進階到卷王,康師傅就沒怕過誰。
價格殺手:26年幾乎不漲價,竟成了硬通貨
有產品,有渠道,也不意味著能一直成為用戶的心頭好。
畢竟茶飲品類迭代周期一般為5-6年,越來越多的無糖網紅,都在加入茶飲料紅海。
也有人試圖模仿康師傅干掉它,做山寨品,做大包裝打價格。
然而,走康師傅的路子,卻很難干出康師傅的靈魂。
有超市老板坦言,今年夏天,大部分飲料銷售都不太好,而冰紅茶大瓶的銷量卻比去年同期翻倍還多。
無論是新物種,還是外國大牌,都無一撼動康師傅冰紅茶的親民地位。
歸根結底,因為康師傅已經把這個品類價格天花板幾乎焊死了。這也是康師傅深藏不露的第三個王炸:價格殺手。
如果價格也有鄙視鏈,無糖飲料占據頂層,那么冰紅茶就是“蜜雪冰城”。
從創立到現在,康師傅直接鎖定2-3元價位段,看似跟很多同行差異不大,畢竟統一也是這個價位。
但在人們看不見的成本控制上,康師傅幾乎做到全方位碾壓對手。
到現在,康師傅在國內建了100多個工廠,把原材料、物流等成本打下來,統一的工廠數量不到它的1/3。
無論工廠還是渠道,老二統一尚且都被康師傅完爆,它用硬核的渠道和供應鏈,徹底堵死同行的性價比之路。
除了這些優勢,康師傅敢加量不加價的最大底氣,就是人心。
作為超市的硬通貨,小老板們認準的是康師傅大方瓶。
據說有賣冰紅茶的品牌去門店推銷,因為外表是圓瓶,迎頭就是老板的質疑,“冰紅茶怎么能是圓瓶?”,直到康師傅自己也推出圓瓶。
在用戶心里,價格接地氣的康師傅更是頂流。去年的“塔吊”梗熱還沒過去。今年康師傅干脆直接把外包裝撕了,這也讓網友嘲笑它更像尿瓶。
別管網友怎么嘲諷,到康師傅這里都成了“打是親罵是愛”。
明知狠活多,仍有人為它吹彩虹屁,“可以是維他,可以是雀巢,終點是農夫山泉。”
畢竟,3塊一大瓶擺在那。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結語:
前不久,新加坡開始對飲料分級。根據含糖量和飽和脂肪含量,從A到D,越往后越不健康,狠活滿滿的康師傅冰紅茶顯然被劃在D級陣營。
不過,這次網友卻很寬容,甚至紛紛替康師傅說話。很多時候,人們在乎的并非逼格,也不是健康噱頭,而是能解決擺在眼前的痛點:
便宜,爽口,還能二次利用。
回看康師傅這一路斗爭,跟同行斗,甚至也跟自己斗,推出一堆新品牌,無糖冰紅茶、高端茶.......最后幾乎都沒能趕超最經典的冰紅茶。
到現在,好斗的康師傅也遇到了挑戰,它家瓶裝茶飲料銷量市占率,從2015年達到55.4%高峰后逐漸下滑,到了2022年上半年降到41.7%。只靠冰紅茶,顯然不能高枕無憂。
學網紅、蹭概念固然能帶來流量,時間長了,總欺騙不了消費者。
但無論如何,樸實無華的冰紅茶還沒倒,也給無數同行證明一個樸實無華的商業法則:
放下身段理解用戶,而不是低下腦袋教育用戶;得人心,才可得天下。
【課程推薦】爆品戰略導師金錯刀帶領大家模擬案例實戰,重點分享如何通過用戶精準畫像,發現用戶一級痛點,發掘產品尖叫點,并運用爆點營銷法則,強化和擴大用戶參與感,打造流量產品引爆用戶口碑,從而打造爆品引爆市場!
【課程鏈接】金錯刀《爆品戰略》總裁營:產品為王,爆品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