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企業大學孵化專家 權威標桿管理專家 楊天河老師
自6月15日股市從最高點5178點下跌到7月3日10點,短短14個交易日中,股市已經下跌了1400點,總跌幅已超25%。其中8個交易日下跌3%以上,4個交易日下跌5%以上,更有下跌6.4%和7.4%之斷崖式下跌。但從本質上看,本輪股市大跌是必然的: 1、前期炒作氛圍太濃,在實體經濟下滑不支持股市大漲的背景下,短短5個月的時間,股指翻了一倍多,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 2、期指做空機制下,空方看到了作空機制下的巨大利潤空間,自然不會放棄這千載難逢的好機遇,預計空頭至少會做空到3200點甚至更低; 3、融資融券杠桿作用在推進股指快速上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助力大跌的重要因素。期指大幅打壓下,很多融資融券紛紛爆倉,更加速股指自由落體,這是出現斷崖式大跌的根本原因。
當前股市與很多企業大學建設有很大的相似性:企業領導從各種途徑了解了企業大學的重要性,頭腦一熱投入重金進行企業大學建設,并高薪挖來企業大學校長,帶來一時繁榮,但最終因效果不佳投資銳減甚至下馬。究其原因如下: 1、企業大學校長的經營管理能力不夠:在多年傳統規范化建設理論下成長的企業大學校長,雖然有豐富的企業大學建設經驗,可以很快把企業大學建設的轟轟烈烈、一派繁榮(如同5千點以上的股市)。但因為其經營意識不夠強,往往把企業大學做成成本中心,只見花開,不見結果,嚴重挫傷企業的投入積極性。這種類型的企業大學校長發現風頭不對的時候,往往選擇在企業大學最繁榮的時候離開,在很多企業對企業大學認識不足的情況下,他們反而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但他們離開后,企業會重新反思企業大學建設,在沒有找到明確思路前會大幅減少投入,往往變成騎虎難下,企業大學成為曇花一現。 2、企業大學治理經驗欠缺:很多企業大學雖然建立了健全的治理體系,但欠缺有效的治理方法,欠缺企業大學校長選聘的技巧和有效的績效考核激勵措施,不能有效管控。由于對企業大學認識不深,企業領導人雖然對企業大學運作并不完全認同,但一般也不會主動與企業大學校長溝通,但一旦企業大學校長創造的業績與其預期有很大差距時,往往又矯枉過正,大幅減少投入。不成熟的治理體系下,必然導致企業大學發展的不穩定甚至失敗。 3、企業經理人就如股市的融資融券:在企業大學建設初期,企業大學帶來的全新體驗和領導人的決心都讓企業經理人感覺良好,并積極配合企業大學的工作,助推企業大學進一步繁榮。在企業大學建設中期,雖然企業大學蒸蒸日上、一派繁榮,由于企業大學并未能帶來太多實質性幫助,經理人開始對企業大學產生倦怠感。與此同時,敏銳的經理人會很快發現領導人對企業大學建設工作流露出來的不滿,此時往往會有意無意的表達不滿,強化領導人的悲觀情緒,推動企業大學下馬或投資銳減。
建設持續繁榮、充分發揮價值的企業大學,建議抓好以下關鍵環節: 1、選好型:企業大學建設所選擇的理論依據直接影響到企業大學建設的成果,需重點關注。傳統規范化建設理論體系往往會將企業大學變成成本中心,而且事倍功半。價值創造型企業大學理論,倡導以價值創造為導向有效配置資源,穩扎穩打獲得實效,代表著企業大學理論發展的方向。該理論體系可以協助企業大學把握價值創造關鍵點,有效配置資源,實現事半功倍。 2、確定好企業大學治理體系:企業大學治理體系關鍵在于對企業大學校長的管控,重點體現在績效指標的設定和薪酬的設計,以有效引導企業大學校長的經營管理工作。詳細的設計方法可參照《企業大學校長薪酬績效與選聘技巧》。 3、選擇好企業大學運作負責人:企業大學的有效運營,企業大學負責人至關重要。可通過選擇合適的企業大學校長、內部潛質人員+專業咨詢機構輔導、專業咨詢機構派出經理人或托管孵化等模式,確保企業大學穩步健康成長。 4、加強績效評估與反饋:根據設定的績效考核指標,分階段跟進并積極反饋,有效解決磨合問題,穩步推進企業大學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