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是什么人?一群企業里最優秀的人,多困難的業務,搞定;多復雜的技術,攻克。
他們是企業價值觀和精神的集中體現,而與此相對的,干部管理是最難做的活,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
有時候,干部管理體系像一座宮殿,添磚加瓦都是大工程;我們花了大量的金錢、人力,辛辛苦苦造得紅墻碧瓦,金碧輝煌,什么繼任計劃、崗位要求、流動機制做了一堆。
可是業務高管根本不用,在旁邊另起了一座茅草屋,哼哧哼哧自管自打業務;
老板也覺得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沒派上用場。
下文將打開干部管理三大問題,逐一解答。
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生存是第一要務,這時候是否需要調配資源、開展干部管理?
如何讓末位淘汰順利進行,有效激發干部血性?
花了大精力,體系搭建得七七八八,但是沒有支撐到業務,老板和業務高管都說沒效果,怎么回事?
對于中小型企業,是否需要開展干部管理?——不要大而全,但越早越好。
答案是肯定的。
企業只要有干部,有干部管理的痛,都要去構建干部管理的機制,而且越早越好。
因為企業一旦到了一定規模,干部很多,已經長成這樣了,再想去重塑他,就會變得很困難。越早推行干部管理,難度只會越小,很多干部管理的問題,早期就能在源頭上得到解決。
當然,中小型的企業和中大型的企業在干部管理的痛可能略有區別。
從我個人過去接觸的企業來看, 企業規模較小時,往往干部管理的痛更多是干部的能力不夠,干部沒有梯隊,因為中小型企業發展比較快,他們更多是缺能力,缺梯隊;
但是針對那些大規模企業,他們的干部管理的痛可能會不一樣,對于老板來說,干部管理的痛可能會是干部沒血性,公司沒梯隊,反而能力不是他們最關注的。
不同階段的企業,干部管理的痛不一樣,所以要對準業務,選擇性地尋找合適切入口,找到合適自己的解題路徑。
不需要做一個大而全的干部管理,只需要針對你的痛點和需求,選擇性導入機制,慢慢地構建起整個體系。
4招秘籍,做好末位淘汰
很多企業都想做末位,但很難做起來。
第一,首先要做好思想動員,不要做硬著陸/末位淘汰。
假如年底直接做10%末位淘汰,部門很容易會抵制,難以實施。比如標桿企業,當年通過市場部大辭職這樣的文化活動,慢慢讓大家接受我們干部要末位淘汰。
第二,干部末位淘汰,不要扎堆做,不要集中在年底做,而應該靜水潛流。
在過程中就對末尾干部做一些處理。比如說以季度為單位,而不是一次性來做。我們的企業人力資源部要把干部的末位淘汰變成例行工作,每個月每個季度去看。
第三,干部的末位要從上往下做。
如果一個企業只做中基層,末位淘汰的意義沒那么大。一個企業中,干部管理的源頭往往并不是中基層,而是中高層。所以干部末位淘汰一定要從高層做起,只要高層能做10%,中層能做10%,基層一定能做。所以優先順序一定是從高到低。
第四,做干部末位淘汰時,我們經常忽略機關干部。
很多公司都有理由,機關干部不好做績效評價,干部太少不好做橫向對比。和業務不一樣,作戰部門的一個大區總可能有幾十個大區橫向對比,有一堆指標。但是機關就不好做,很容易就不了了之。
反過來帶來一個問題,我們的機關是指揮中心。我們的指揮中心最后就變成了退休中心、養老院,這些機關的干部就慢慢沒有活力了。所以我們一定不要忽略,機關干部也要做末位淘汰。
總結:
1、一定不要硬著陸,要有配套的文化活動支撐。
2、靜水潛流,注重過程。
3、從上往下做。
4、不要忘記了我們的機關干部。
干部體系建了一大堆,業務高管不買單;這種情況在我們接觸過的客戶里比較常見。
比如有一家企業,最突出的問題是干部沒血性,我們過去的時候,他們正面臨這個問題:
企業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后,他們請過西方咨詢公司包括IBM,去做類似的干部項目,但做下來他們發現效果并不好。
效果如何呢?當時有一串數字特別讓我印象深刻:
1、從干部管理全景圖來看,他們建設了60%的機制;
2、只有40%的機制是執行的;
3、不同機制之間的協同度只有30%;
4、從業務和老板的角度評價,是否支撐業務戰略?最終只有20%。
也就是說,我們做了60%的建設,但是最終發揮效果的只有20%。這種情況很常見,所以我這里能給的建議是什么?
第一,做干部管理體系不要追求大而全。
標桿企業的機制走到今天,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我們一定要針對業務的痛點來做。如果你當下的業務痛點是干部沒血性,你就重點把賽馬做起來;如果你當下的干部沒梯隊,就做繼任計劃;如果你的干部沒能力,你就把培養體系建起來。
但是不管做哪一個,干部標準是必須建的。
為什么?因為你做這些解決業務痛點、支撐業務戰略的事,就可以獲得業務部門和老板的支持,他們會有意愿參與進來。而只有他們參與進來,這個東西才會有用。
第二,干部管理的核心是卷入老板和業務高管。
真正做干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不是HR,HR更多只是提供工具和賦能,很多東西要業務部門去做。
比如干部標準,不是HR能寫出來的,而是HR賦能完了之后,組織我們業務部門來寫,由每一個上級來寫自己下級崗位的標準,因為只有他才清楚這些干部崗位上面臨的業務挑戰和特性是什么。
也只要這樣,業務部門自己寫的標準,他們才會去使用;否則HR寫的標準是ABC,他理解的崗位應該是CDE,于是實際選干部、培養干部時,干部標準就成了擺設。
因此,一定要讓業務高管和企業老板來唱主角,這樣才能避免兩張皮。企業要持續地活下去,所有業務歸根結底都要落在“人”上,而企業最核心的一批“人”,就是干部。
他們傳承企業核心價值觀,他們沖鋒沙場打下江山,他們調兵遣將雄心壯志,他們培養員工能力,建立組織能力。
而這所有業務成功的背后,如何讓各有風采的干部,都在方向一致的軌跡上成長、奮斗?如何讓優秀干部源源不斷地長出來,從組織上肥沃土壤,而不依賴個人能力?這就是干部管理的目標和責任。
來源:喬諾之聲《喬諾2022開年八講》;作者:曾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