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原色影院_免费av在线_中文字幕最新精品_久久精品视频99

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沒有大局觀,不必談領導力

01、優秀領導者,都有大局觀

1.我們生活在一個“局”中

中國有幾個字非常有意思,代表著非常多的含義,多到可以解釋很多事情。


今天說說“局”這個字。局的概念可以用到很多地方,這個世界就是由不同變量、不同因素組合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局,每個人都在制造各種因素組合的局面。

比如創業,不管你做什么樣的公司,如果大家對你這個品牌、產品有了信任,形成客戶基礎,甚至形成客戶忠誠,這背后就是大量的因素形成了一個局。

中國人用“局”字描繪了很多事情,比如中國人講棋局、飯局、布局、格局、騙局、全局、開局、做局、結局、破局、僵局、時局、賭局、戰局、危局、變局、勝局、敗局等等,什么都有,中國人把很多事情都放在局里看。

這就是中國傳統智慧的唯物辯證法,把“局”變成了一種系統性的思考,而不是只看表面現象和冰山一角。

2.領導者要有全局思維

“局”代表了多種元素的系統性組合。

現在每個企業都在講創新,如果你把創新行為只當作要做一個新產品、做一個研發、增加一下研發投入,那是做不來的。

因為創新也是局的概念,它必須是整個公司從文化、信仰開始轉變,才能把這個局面改過來。

你想研發做這個東西,如果組織沒有改變,這個企業是變不了的,你調動不了資源,也集中不了資源。

所以我們講創新,就是講從根本上改變一個企業。

在老企業、新企業都有這個問題,真正轉變一個戰略,絕不是說投資某一項業務就把戰略轉變了,如此一定會留下隱患。

再是調動資源的問題,你要對局勢有一定的判斷:各種資源集中到一起最后能不能形成一個局面?做任何一個企業都是做一個局,一定有精神的、物質的元素在里面。

我們帶領一個企業往前走,最終企業展現的是這樣一個局面:它是多元素組合集中起來的,大過單一元素分散或簡單組合。

通過對局面的分析,判斷哪個因素是重要的,哪個因素是相對次要的,產生什么結果,對未來局勢產生什么影響,這是基本的哲學思維,能夠帶來預見性。

所以,全局式的思考和預測是管理者所需要的,否則就沒有領導力。組織的天性就是希望有一個人站出來說明天是什么。

02、既要有組織性,也要保留人的個性

一個組織,首先要尊重物質,但也必須塑造精神。任何健康的組織都是這樣。

如果看共產黨的歷史,拿《毛澤東文集》和《蔣介石日記》比一比,會發現:

蔣介石只有物質、沒有精神,只有瑣碎、沒有大局,只有壓力和牢騷、沒有樂觀,不太局氣;

毛主席舉重若輕,他也重視物質,但是他更看重精神。

我去井岡山學習,說當年毛主席帶了一支隊伍上山,問戰士們山下是什么地方?戰士們說,是吉安;再看看?是茨坪;再往前看,戰士說看不到了。毛主席說,那不行,要看到全中國、看到全世界。

雖然當時飯還吃不飽,但也要看到全世界。這就是在組織中物質性和精神性上的平衡,文化因素是最好的激勵,也是對人塑造過程中最重要的東西。

組織的塑造必須有精神在里面,我要講激勵,更要講精神。

所謂精神,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使命、目標、戰略、執行、評價是和你的收入聯系在一起的,最后評價的時候,看有沒有實現你的物質和精神目標。如果沒有,又開始了新的循環。

人生就是不斷追索、探索、循環,這樣才能達到精神和物質的平衡。而真正有思想、有戰略、有信仰、有精神的企業也才會走得遠。

精神不是騙人的,不是虛無的,不是拿來做工具用的,你的信仰和你的事業是聯系在一起的。

第二,要尊重人性和個體,也要塑造組織性。

人天性愛自由,不希望別人來管。中國人相對來說組織性強一點,這從秩序來講是好事情,但從創新來講不一定。

在企業里,首先要認為你的每一個員工,一定是一個很美麗的人。所謂美麗,就是認為他一定是從品德到動機、能力上都是好的人。

好人是在好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不公平的環境里出不了多少好的人,因為人是有自我反應的,人心是對換的,你對我好,我對你好,這是一個基本規律。所以尊重人性、尊重個體,這是最基本的。

另一方面,也要塑造組織性。

大家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是很難改變的,但是組織性是可以改造的,組織的文化是可以塑造的,這讓每個人保留了自身的獨立性和主觀能動性以外,同時也能適應組織性,認同組織的統一目標,也有服從性,也有紀律性。

尊重個性,也要塑造組織性,在企業管理里這兩個要做到平衡。

第三,要尊重教育和培訓,也要提高選拔管理者的能力。

每個企業里都有大量對員工的培養教育活動。要把一個人培養成領導者,實際是很難的,有天分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組織的領導者。

有的人可能培養不成領導者,但他照樣是很有能力、很好的人,可以給組織作出很大貢獻,但你不能把他的地方放錯了。

如果他的天分是一個技術人員,或者是一個喜歡自由創造的人,你讓這個人當科學家可以,當校長問題就來了。

所以在企業里,經理人應該是選出來的,你必須很好地去度量、選拔、評價,而不是強行培養。

這就是所謂尊重天性,不管大企業、小企業,都要尊重人天生的能力。一個人自身會有很多素質讓他適合某一類職務,選擇他會比教育他更重要、更有利。

第四,要給企業管理者更長時間。

企業都有生命周期,兩年三年,五年十年,業績有月報、季報、年報,業績不好就換人,這是一般的思維。

有哪個企業因為很快換了CEO而獲得成功的?不多。有哪個企業不頻繁換人卻能獲得成功?李嘉誠是一個,他在公司做了60幾年,20歲創立公司,現在90歲了。

還有世界上最好的船公司馬士基航運公司,之前的掌門人90多歲去世。他生前為公司服務了40多年,去世那天我剛好在丹麥,整個國家就像出了大事一樣,很多人來悼念他。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他們都是做了幾十年的人,成功的概率也是比較高的。

我感覺,在企業里換一個中層的人,前后就要浪費四年時間。剛任命一個人,你不能第一年就換他。過了一年發現不太行,已經第二年了,不能馬上換,要找人,找到之后第三年換掉。新來的人又要學習、熟悉一年。

這四年下來,企業沒有很大進步,可競爭對手已經走了很遠。

所以選人很關鍵,選是第一位的,如果選的過程當中下的力氣比較大,他就會是一顆好的種子,這樣你給他更多時間去發揮就會好很多。

03、好的經理人70%是選的,30%靠培養

1.企業經理人的標準及素質要求

企業里面有個難題:什么樣的人是好人?這幾乎是個世界范圍內的難題。

很多人去GE學習過,我去學習的時候還是韋爾奇的時代,韋爾奇講4E:Energy(活力)、Energize(激勵)、 Edge(膽識和決斷)、Execute(執行力)。

這4E是GE對人的評價。

后來換了伊梅爾特,伊梅爾特把4E換成了專業、學習、創新和尊重人,重新解釋了他對企業人評價的要求和作用。

當然他把GE的戰略也轉變了,把GE過去并購、甚至金融為主的業務,轉變成了需要更多的工程師,不需要更多的會計師的業務。

之后,伊梅爾特被換掉了,只做了16年。

為什么被換掉?外界認為伊梅爾特沒有跟上數字化、互聯網經濟時代,雖然他一直非常努力地去跟,但他沒有跟上這個時代,GE的市值、股票都很一般。

那么怎么評價一個人?

評價有很多標準,包括學習、激情、團隊、創新、敬業、廉潔……每個人都會說出不同的東西。

標準有什么用?

兩個作用:第一,選人時有一定依據。

每個標準都可以打分,比如是否誠信、是否有擔當,從1分到10分打分,如果大家都是這個看法,就有一定的準確性在里面。

第二,如果不斷推動這些標準,讓大家覺得這個標準是企業追求的、推崇的,那么大部分人就會去效仿、學習,這個標準慢慢就會起到作用。

我認為企業經理人70%是天生,30%是培養出來的。只有他的性格、特點里面有這些特質的人,才能被培養出來。

對我來說,最難的是把管理者換掉,任命的時候要談話,換掉要說對不起,我比他還難受。

當所有理念性、政策性、宏觀性東西有了以后,對人的判斷變成了最難、風險最大、收益也最大的事情。

標準分思想素質的標準和工作能力的標準,這個單子可以列得非常長。

企業需要有意識地去修正、完善、使用、推動這個標準,這和執行戰略密切相關。

談到標準,我以前寫了一篇文章《你行嗎?》,這里面寫了134個問題,什么人可以當經理?什么人有資格做總經理?當時在公司里引起了討論。

比如說有一條“你能自嘲嗎?”

如果不能以自嘲的方式承認錯誤、承擔責任,你就不能帶團隊。

你必須和你的同事說:“兄弟,這事你做得不錯,是那天我做錯了,你干得比我說得好。”

這樣大家才能有一個繼續工作的氛圍。

只有具備這些素質后,才可以嘗試去做企業經理,否則不可能在長久、持續的競爭中讓團隊保持激情。

2.經理人的5個層次

企業的經理人有五種類型。

① 守業型

守業型的經理喜歡管大公司,好像他天生就是當官的料,來了之后基本能穩住。

他也能做好職責,早九晚五,對人不錯,不貪污不腐敗,什么會都開,發言按稿念,都挺好,沒問題,守住規模了。

但是守住就是落后,因為別人進步了,市場進步了。

② 效率提升型

有的經理人在內部搞管理改革改善,提升效率。

比如成本降低、出門記得關燈、吃飯便宜點、原料采購便宜點、產量提高、銷售費用等等這些他都管,這是效率型的。

這也算不錯的經理了。

③ 業務擴展型

有的經理人建了新的工廠,當然也可能建錯了,但是最起碼有發展的欲望。經理人必須要有發展欲望,必須要競爭市場份額。

他說,“你看競爭對手那誰誰誰,又提高產量了,又投資了,人家又建新廠了,我們必須得建,我們不建就落后了。”

說的對嗎?很對。

這就屬于擴展型的經理人,沒有真正對行業提升革命性的轉變,但是他也在發展。

④ 戰略轉型發展型

還有一種經理人會研究戰略轉型,特別是通過創新技術和行業轉型來發展公司,不斷有新的主意出來。

我們要進入什么新行業?行業里面怎么轉型?要用到什么新技術?商業模式能不能調整?是不是可以跟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

當然不是只做這個,下面的工作也是要做,包括穩定發展、效率提升、業務擴展、戰略轉型。

在這種經理人眼中,不會做重復建設,不會打價格戰,一定有新的創新的東西出來,這是非常難得的經理。

⑤ 可持續發展再造型

最后一種經理人可以發展組織。

不光自己干,全組織都在干,全組織變成一個學習型、創新型、可持續發展的組織,他在或不在都可以。

組織本身從精神理念發展到業務專長的發展都非常完善,這是更少見的經理人。

這就是經理人的五個層次,越高層次的經理人會對企業進步帶來越大的推動作用。

04、領導者要具備的3大素質

1.有擔當

作為所謂的領導者,要在關鍵時刻起到作用。

比如投資失敗了,你對失敗是什么態度。

我認為,首先得承擔責任。但有好多人會不愿意去處理這件事,因為他們認為不管怎么處理都沒有好事,已經失敗了,只會搞的更差,最后爛到我這兒了。

這時,就是你作為領導者擔當的時候。我的經驗是,無論是擔當,還是處理問題,但責任是要分清的。用力把責任承擔好,就會變成你對團隊的帶動力。

比如期貨交易,虧了50億,虧完之后,按照規定已經超出決策范圍金額了,上面看到虧成這樣,是平常處理掉還是繼續持有?

我接手繼續做責任就是我的了,因為市場在波動無法判斷好壞。這種情況下,作為領導者,要真正站出來。第一,考驗眼光水平,第二,考驗意志和擔當。

如果你沒有這個領導力,說不咸不淡的話,誰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再一個,業務之間出現矛盾的時候,比如對財務資源的爭奪,對協同方式的不同意見,對評價問題的不公平......

這種問題,在公司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就會一團亂,你必須做到快速解決,見“扣”就解,直到公司最后沒有“扣”了。

2.始終保持樂觀

你的態度就是企業的文化。郁亮(萬科董事會主席)說的一點很好:悲觀就是一個情緒,樂觀是一個方法。悲觀的情緒就是不干了,樂觀的情緒就是想什么就做什么。

作為企業的CEO,公司的一把手,要保持持續樂觀,即使心理不樂觀也要表現出樂觀,因為任何環境都是不可控的,每天都有很多困難,每天都有很多困擾,你提出一個,下面會反饋10個給你。

所有對環境的變化,對你來講都只是給你提供經營條件,你必須在這個環境下經營好。樂觀的人無論盈利100億還是10億,都會保持樂觀。

3.放得開

除了樂觀,還要灑脫、幽默、放得開,很緊張導致什么事情也不敢做,這一點對成長性企業是很關鍵的因素。

我曾經說過,有好的虧損,有壞的盈利。有人問,盈利還有壞的?比如,有些項目占用了很多資源,做了不好的商業模式,雖然表明盈利了,實際上風險在后面。

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是從虧損里爬出來的。比如,中糧的肉食上市了,現在做的不太大,但是做的還不錯。當時在虧損,就有人就問,虧損了為什么還干?我說哪有企業上市就賺錢了,這個東西不投怎么賺錢。現在雖然投了8億,但外邊投資基金給我們估值的是30億。

這種情況下,使得團隊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從虧損一路做起來,而這里怎么激勵團隊,給不給方向,虧損怎么辦,從一開始虧現金,到后來只虧盈利(因為折去了什么東西)。

再到后來又盈利,回報率升高,再到來上市,一路走過來需要5年時間或者可能更長。

如果做領導者不能支持這樣的企業,你可能就不用做了,因為所有的企業都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05、總結

真正的“領導力”是什么?

有很多種形式,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就像健康有各種各樣的形式,高個健康,矮個也健康;胖的健康,瘦的也健康,但是健康有一個基本的原則。

而公司有各種形式,可能是一個軍隊式的,也可能是一個演出隊式的。但是,也有一個原則:對人的尊重、對行業的基本評價、對風險的基本控制,必須準確和一致。

并且,能夠審時度勢,帶好團隊、帶好組織、發揮每個人積極性,能夠設定一個目標,并能夠激發大家去達到這個目標。

【本文作者:寧高寧】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23-9-1 15:57:00)
績效考核暨KPI與BSC實戰訓練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企業培訓專題
爆品戰略
國際貿易
股權激勵
領導執行
戰略規劃
學習華為
項目管理
工業工程
產品經理
采購管理
生產計劃
供應管理
精益生產
現場管理
車間管理
倉儲管理
營銷創新
客戶服務
談判技巧
銷售技巧
微信營銷
電話營銷
網絡營銷
客戶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面試
勞動法規
薪酬管理
績效考核
培訓體系
團隊建設
內部培訓
檔案管理
內部控制
納稅籌劃
非財培訓
應收賬款
預算管理
成本管理
地產培訓
中層經理
商務禮儀
溝通技巧
班組管理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