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機構與人一樣,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也是要生老病死的,也是有五臟六腑、經絡和四肢的。雖然有些企業機構先天具有“不健康的肥胖癥”,但越是成熟的企業就越是需要注重自己的瘦身與健康問題。
企業生態系統與機構瘦身計劃,是春寶長期探究的課題之一。
企業瘦身是一項系統工程,注定要一步步來的,從開始的意識決策到階段性的反思和優化,經驗梳理傳播與傳承,在具體執行策略方面,都需要擁有系統的方案與技巧。
首先是挖掘最需要節流的地方。某個部門的某項職能,通過差異化協作,就可以得到其它職能部門的“策應”,至少不會受到太多的攻擊,讓自己腹背受敵;其次是抓住某個點做文章,把點的示范效果放大,在節流的同時,發揮最大的傳播效果,比如形象傳播,通過線上與線下,通過媒體、對話、路演、培訓案例、視頻、文字等等,樹立典型,每次只做一點點,以積跬步來至千里。還可以通過尋找第二個突破口,讓自己取得更具有競爭力的優勢。
更為重要的是,瘦身并不單純是思路和方案,而更多的是執行與細節問題。比如如何壓縮管理成本、銷售費用以及人力資源的“進銷存”問題,要善于辨析哪些人才會構成成本,哪些人才會成為資本。而要想有效地把成本轉化成為資本,就需要關注人才內心的需求,提升管理藝術,而不僅僅是膚淺地用財務激勵,給其提供物質刺激。
企業客戶最好不要進行平臺化的拓展,因為平臺化的企業雖然有優勢,但劣勢也很明顯,比如投入力度大,投入周期長,不可控因素多,會讓團隊在方向上迷失等等因素都不容忽視。
在企業擴張的過程中,貌似是外向型的拓展,但其實也要遵循減法與瘦身原則的。針對企業機構的核心訴求,還是需要以收縮為原則,在收縮之中節流。
并購也是個系統工程,從獵物選擇到戰爭啟動,再從里應外合到攻城拔寨,從近攻決策到執行方略,從執行攻城的兵貴神速到融合消化中的血液更新,從人員調配中的心理管理到優質人力資源的價值存留,當然也包括業務調整過程中的宣傳策略制訂和執行。畢竟健康的成長方式,不僅是吃掉什么的問題,消化吸收以及排泄等方面的問題往往更重要。
人力資源是企業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以及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部門對接,以更為前瞻性的視角,在從招聘到裁員過程中,以人力資源的最大限度開發為核心,從提供建議顧問方案,到提供項目執行,再到相關的媒體策動,以求跟營銷結合,跟拓展結合,跟資本結合,跟案例結合,具體注定是在相應預算基礎上,做的執行。
要想提升績效,更重要的是減掉成本,在減掉成本之中得到相應比例的執行經費,再擴大影響力,并結合影響力的層面高低,得到相應的“效益”獎勵。
當必須要做出人力成本的減負,需要注重降薪范圍、降薪幅度、降薪策略。比較可取的辦法是首先減掉各種補助,其次是激勵性的獎金,再次是降低固定收入,最后才是有節奏有規劃地去裁員,比如裁撤冗員,為留下的人增加職責的同時,為其復合型的職能與工作,給與額外的薪酬。
很多機構都沒有對客服團隊給與足夠的重視,其實在平臺型機構的組織架構中,客服應該是中場,起到腰部的作用,腰部不給力就容易造成癱瘓,至少不能從事激勵的活動與劇烈的運動。
客服的職責,首先是在后衛發揮作用之前就化解敵對者的進攻態勢,其次是為前鋒輸送炮彈。所以平臺的核心是功能強大的線上平臺,以及水準極高的客戶服務團隊。而AI技術的應用也可以將客戶的反饋分流,化解他們的不滿意,而AI往往也是防守的首要環節。
客服人員的配備與應對技能的培訓,績效考核的標準,所涉及的具體職銜以及與不同部門配合的時候,市場意見的傳達與機構營銷政策的答疑解惑,來自市場的正面處理,這些在企業實際運作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產品設備與平臺搭建,具體的客戶服務系統的管理等等,這些作為標準套餐去做,會有復制迭代的效果。
企業瘦身不僅關乎企業內部,更關乎企業外部與生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是“牽一發動全身”的系統工程,假如是需要動手術,更是需要挑選合適的時機,給自己預留出必要的準備與康復的周期。
作者:賈春寶;所涉及的領域從公關到廣告、從商務活動到旅游會議、從營銷到傳媒、從教育培訓到顧問咨詢,從投融資理財到企業管理、從資本市場到產業鏈、從戰略規劃到企業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