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領導力是天生的嗎?
有調查研究表明:有無領導力31%受到基因的影響,剩余69%的受教育、獨特的成長歷程、純粹的運氣等環境或隨機因素影響。
這就說明影響領導力的因素不僅僅只有基因,外部環境和后天培養更加重要。領導力是一種可以學習掌握,并能逐步提升的思維模式,一旦了解其中的秘訣,任何人就能很快擁有領導力。
本文整理了二十一條實用法則,可以幫助進一步提升領導力。
01、鍋蓋法則
領導力決定一個人的成效。領導能力是決定一個人辦事成效的蓋子因素。
領導能力越低,這個人所能發揮的潛力也就越低;領導能力越高,他就越卓有成效。個人和團體的成效與領導力的強弱成正比。
02、影響力法則
影響力是衡量領導力的法則。“當人們愿意跟隨你,哪怕是出于好奇,都已經足以表示你已經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散發出領導的魅力”。
“職位并不能叫一個人發揮領導力,反而是一個領導人能使職位發揮作用”。誰有影響力,誰才是真正的領袖。領導力就是影響力。領導力的本質在于號召他人起而參與。
如果你不能影響別人,人們就不會跟隨你;如果人們不能跟隨你,你就不是領袖。這就是影響力法則。領導不在乎別的,就是必須發揮影響力。
03、過程法則
領導力來自日積月累,而非一日之功。拳王并非在賽場上誕生,他們只不過是在那里受到公開的肯定。成為一位領袖就像在股票市場上投資,如果你期待一夜致富,肯定不會成功。
(1)好的領袖都是學習者:
一個人發展與提升技巧的能力,決定他是否能成為領袖。
每位成功的領袖都是學習者。學習的過程是活到老學到老,是自律與堅毅的結果。
每天制定一個目標,為了我們多進步一點。
(2)領導成長的四個層次:
1.不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許多人因為不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以致潛能無法發展。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思維的盲點,關鍵是能否發現。
2.知道自己有所不知。開始察覺自己對事實的無知,乃是邁向知的一大步。
3.成長學習操練,成效開始明顯。
4.隨心所欲,揮灑自如。到層次四,你的領導力幾乎已經成為本能,也就是達到爐火純青、揮灑自如的境界。
(3)人一生中,成功的秘訣是當機會來臨時,你已經準備好自己。
一個人設定的目標不管是什么,如果能時時操練,并持之以恒,就能預備好自己。如果你想要成為偉大的領袖,就必須具有專一投入的心志。必須依靠不屈不撓的努力,而且你絕對不能忽視過程法則。
04、導航法則
誰都可以掌舵,但唯有領袖才能設定航線。雖然看起來任何人都可以掌舵,但唯有真正的領袖才能勾勒出正確的航線,這就是導航法則。
杰克·韋爾奇說:“一個好的領袖會一直專注在焦點上,掌握你的方向勝于被方向掌握” 。所謂領袖,即是看得比別人仔細,比別人遠,而且比別人早先一步看到。一個計劃是否被接納、得到支持并獲得成功,其主要因素并不在于計劃有多大,而是在于它的領袖有多好。
導航者在出發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導航者應參考以往的經驗 以往的成功以及失敗都可以作為知識與智慧的源頭。
導航者應傾聽別人的意見 不管你過去的經驗多么豐富,你都無法預知現今。
導航者在全力投入之前,先評估現狀。
導航者確定他們所做的結論,兼顧信心與實際 領袖必須具備積極的心態才能領導別人踏上未曾走過的道路。
同時,也要腳踏實地評估各項事實,不可小看各種各樣的障礙。
導航法則的秘訣就是做好預備工作。當你有了充分的準備,人們就會信任你。如果缺乏準備,結果就正好相反。
05、哈頓法則
真正的領袖一開口,人們就洗耳恭聽。真正的領袖擁有權力,而不僅僅是擁有職位。
撒切爾夫人說:“掌握實權就像做做淑女一樣,如果你得提醒人尊重你是個淑女,你顯然不是淑女” 。
如果你開始一個新的職位,但發現真正的領袖不是你,前往不要生氣。領袖真正的考驗不在于開始時的地位,乃在于結束時的地位。不要聽那些自稱領袖的人說什么,你反而要觀察他周圍人的反應。
真正領導力的發揮可以從跟隨者身上看出來。真領袖的必備條件:
七個特質
1)品格――他的本質。真正的領導始于內心。
2)關系――他都結交什么人。關系越深厚,你領導的潛力就越堅固。
每次我進入一個新的領導位置,首要的工作就是建立關系。能夠建立正確、美好的人際關系,有朝一日才有機會成為他們的領袖。
3)知識――他懂得多少。領袖要有豐富的知識與資訊。你要能掌握情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而且對未來抱有目標。
4)直覺――他感受到什么。
5)經驗――他走過什么路。你在過去經歷的挑戰越大,你的跟隨者就越可能信任你。
6)過去的成就――他曾實現過什么目標。
優秀的領導者能夠抓住跟隨者的心。
7)能力――能夠做什么。
跟隨者最關心的,莫過于一個領袖能夠領導他們做出什么。
一旦領悟了哈頓法則,你就會明白,人們之所以傾聽某人說話,不見得是因為他話中所含的真理或信息,而是因為他們敬重這位說話的人。
06、根基法則
信任是領導的根基。領導的關鍵不在于決定本身,而在于領導過程。
如果一個領袖不斷地做出良好的決定,而且是全面取得勝利,那么他口袋中的“信任零錢”就會越積越多。
領導的根基在于信任。
信任乃是領導的根基。欲取得人們的信任,領袖必須是能力(Competence)、關系(Connection)和品格(Character)這幾種特質的典范。人們會容忍誠實的錯誤,然而一旦你失去他們的信任,那么就是想竭力補救都非常困難。
領導就是策略與品格二者的有效結合。然而,如果必須二者舍其一,寧可舍棄策略。品格能彰顯一切。品格能造就信任,信任是領導的根基,這就是根基法則。領袖一旦失信,就喪失了領袖的能力。有了信任,才有支持。
品格可以看出領袖是否始終如一。韌性不強的領袖無法取得別人長久信任,因為他們的處事能力波動太大。
1)品格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潛力。每個人的成就都無法超越他的品格上限。
2)建立信任是靠拿出實際的成果,始終守住完美的品格,并且對那些與你共事的人顯出真誠的尊重與關懷,日久才能建立人們對你的信任。
3)品格使別人對你產生尊敬。領袖如何得到他人的尊敬?秘訣在于他常常做出明智的決定,愿意坦承自己的錯誤,又把跟隨者以及組織的利益擺在自己的利益之上。
07、敬佩法則
人們會自然跟隨比自己強的領袖。一般來講,人們都是被吸引去跟隨比自己強的領袖,這就叫做敬佩法則。通常一個人的領導能力越高,就越快察覺出別人身上領導能力的強弱。
當人們把某人視為個人尊敬時,他們仰慕他;把他視為朋友尊敬時,他們真心愛他;把他視為領袖尊敬時,他們甘愿跟從他。當一位領袖在團體中帶動重大變革時,就能考驗出他所受到的尊敬程度。
領導能力高于9或10 的人不可能跟隨一位領導能力只有7的人。這就是領導力運作法則,也就是敬佩法則的秘訣。
08、直覺法則
領袖善用領袖的直覺來衡量一切。領袖必須洞察情境,并直覺地知道該以什么戰術來應對。而直覺往往來自潛意識。
部下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以鼓舞振奮他們。領袖如何思考:
1.領袖了解周圍的處境;
2.領袖判斷未來的趨勢;
3.領袖清楚自己的資源;
4.領袖懂得群眾的心理;
5.領袖能夠了解自己。
你是個怎樣的人,就會看見怎樣的結果。
09、磁力法則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自己是怎樣的人,就會吸引怎樣的人來跟隨你。
在大部分情況下,你所吸引到身邊的人就是那些與你具有相似特質的人,這就叫做磁力法則。
好的領袖知道,成功的秘訣在于找到人才來彌補他的短處,這樣他就能專心致志地做他比較擅長的事,而讓這些有互補的同仁來擔任其他很重要,但容易被領袖忽略的工作。
一個領袖可以出去網羅與他不一樣的人才,投入他的團隊;但他們不是他所自然而吸引來的。那些與你不一樣的人不會自動被你吸引進來,領袖只會吸引那些與他類似的人。
如果你認為你的跟隨者太消極,你最好先檢查自己的態度。不同層面的共同性:
態度;
年齡層;
背景;
價值觀;
生活經歷;
領導能力。
你越是好的領袖,就越能吸引好的領導人才。
10、親和力法則
領袖知道,得人之前必先得其心。
(1)攻心為上
卓有成效的領袖知道,在要別人伸手支持你之前,得先感動他們的心,這就是親和力法則。
除非你先感動人心,否則無法叫人付諸行動。先爭取人心然后才能付諸理智。
(2) 親和力
但彼此之間有更強的人際關系與親和感時,跟隨者就愈想幫助他的領袖。
除非你讓人們先知道你關心他們,不然他們根本不會在意你,哪怕你有再多的學識都一樣。
與人親善的秘訣在于認識到:即使在一個團體里,你也必須把人當個體看待。
偉大的領袖站在一排士兵面前,看到的是一個個個體,他們每一個人都有抱負,都想要有所作為。
與人群建立親和力的惟一途徑,是盡量不把他當作是向幾千人講話,而是像對一個人專心講話般自然。
(3)領袖的工作
領袖的責任之一就是主動與人親善。
成功的領袖遵循親和力法則,他們常常是主動地行事。
他們主動交往人,然后竭力建立關系,這是把整個機構帶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如果想要人跟隨你,不可低估與人建立關系所產生的力量。
人們不在乎你多有學問,除非他們先知道你有多在乎他們。
拿破侖常常能夠記住每一個軍官的名字,并記得他們所來自的地方。
(4)親和力的力量
“帶領自己用頭腦就足夠了;帶領他人,要用心才行。”這就是親和力法則的本質。
在你要別人伸手幫助你之前,先要贏得他的心。
當一個領袖能主動發揮親和力的時候,你就可以從機構的運作中看出效果。
在你的員工當中,會產生出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忠心與殷勤的氣氛,領袖的目標成了所有人的驅動力與抱負,這樣的動量是無法想象的。
惟有一個領袖苦心經營與人親和時,才會帶領出這樣熱情的反應。
11、核心圈法則
領袖的未來,取決于核心圈。
領袖的潛力是否能發揮,取決于核心成員的素質。如果這些人有能力,領袖就能帶來極大的影響;否則,領袖也無能為力,這就是核心圈法則。
(1)優勝劣汰構建核心圈
我們需要以能夠勝任的成員來取代缺乏領導能力的成員,這是惟一能使目前局面改觀的方法。
但我們有了高素質的員工,我們的潛力就突飛猛進。
(2)每個組織都有它的核心圈
領袖身邊的核心圈足以影響領袖,以及影響整個組織的發揮。
身邊有一群出色的人,潛力才能發揮。
(3)在核心圈發掘可造之才
在最好的情況下,一位領袖應當嘗試從他機構里起用一批人做他的核心成員。當你從基層中培養起領袖時,那種成就感是難以形容的。
具有潛力者――那些愿意追求上進的人領袖的先決條件,是能夠自動自發地追求上進。隨時睜開眼睛去搜尋那些具有這種潛力的人。
積極樂觀者――那些在機構里能夠帶動士氣的人能夠提升別人,又能夠在機構里帶動士氣的人,才真是無價之寶,他們是機構領袖核心圈最大的資產。
助你成功者――那些能催化你成為領袖的人 “鐵磨鐵,磨出刃來”。要尋找一些能夠幫助你進步的人來做你的核心圈。
能增產者――那些能夠造就他人的人珍視那些能發掘并造就人才的人,請他們做你的核心。
能驗證價值者――那些能夠栽培其他領袖的人 。
(4)不斷改進你的核心圈的素質
要學習如何通過別人來實現你的目標。
聘用最佳人才,并竭盡所能去訓練他們,并將自己的一切傾囊相授。
艾科卡說:“成功不是來自你知道什么,而是來自于你認識什么樣的人,以及你如何向這些人表達你自己”。
12、授權法則
有安全感的人領袖才肯授權與人。上好的主管懂得找到人才來做好計劃中的工作,而且又能克制自己在過程中不橫加干涉。惟有具有安全感的領袖才肯授權于他人。
授權式的領導模式不依賴于職位的權威,而是使所有人都有機會負起領導的角色,如此一來,他們就能夠輪番貢獻自己的長處。人才能否發揮潛能,決定于領袖的授權能力。幫助別人提升能力會使你也受到尊敬。
你如果持續授權他人,幫助他們發揮所長,好接替你熟悉的工作,這樣你自然成為這個機構中不可缺少的資產。當你不計較功勞時,你就能成就大事。
惟有當你愿意把功勞歸給別人時,才會成就真正偉大的事業,這就是授權法則的實踐。要找到有能力的領袖并授權給他。
13、增值法則
明師出高徒,只有領袖才能帶出領袖。
只有領袖才能帶出領袖。80%以上的人之所以成為領袖,是因為受那些栽培他們的領袖所影響。要想成為領袖,就要善于先跟隨領袖。
惟有領袖才能栽培出其他領袖。因為人們無法帶給別人自己所沒有的東西。壓低別人,自己也得低下去。你要壓低別人,就得與他們一起低下去。惟有戰勝巨人的勇士才能帶出戰勝巨人的勇士。同理,惟有領袖才能帶出領袖。
如果你想成長成一個領袖,就得花時間與最優秀的領袖在一起。栽培其他領袖的惟一方法,就是使你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領袖。
如果一個公司的領導層軟弱,它的領導能力將會一代不如一代。相反,如果公司有很強的領袖,他們又能夠培養像自己這樣的領袖,那么領導力就會越來越強。
14、接納法則
人們先接納領袖,然后才接納他的藍圖。領袖先尋到了目標,然后才找到一群跟隨者;而一般人卻是先找到領袖,然后才認同領袖的目標。
導致實際運作過程往往是:人們不見得一開始就追求有價值的目標,他們乃是追求那些能夠推動好目標的領袖。人們先是用戶一位領袖,接著才用戶領袖的目標。如果領袖沒有在跟隨他的人當中建立足夠的信任,那么,不論他的目標有多偉大,對整個團體都無濟于事。應該問自己:“我是否給了下屬足夠的理由來擁護我”?
信息的價值取決于信賴。如果你認為信息的傳遞者值得信賴,那么你就會相信這信息具有價值。人們樂意跟從那些他們能夠認同的人。爭取時間讓別人先接納你。
接納法則所包含的道理就是:不能因為做“對”的事就有功勞,成功是以你是否有能力帶領會眾前往他們認同的目標來衡量。但是在此之前,你必須先讓他們接納你成為領袖,并且支持你。
15、致勝法則
領袖必須為他的團隊找出致勝之路。
所有成功的領袖都具有一個特質,那就是他們無法接受失敗。因此,為獲得成功,他們費盡心思地籌劃,然后動員每一份人力物力實現它。
偉大的領袖在壓力下最能發揮潛力,而使他們內在的特質得以展現出來。
領袖們多半是在幕后付出代價,因此,你不見得能看到這個法則的具體運用。
16、動能法則
只有領袖才能夠激發動能。如果想改變團體的方向,就必須先營造前進的氣氛,這就是動能法則。改變現狀的關鍵就是動能。
如果你無法制造些熱度,不如趁早從廚房脫身。有時,成功與失敗的差別就在于是否有動能。在任何團體中,動能都會造成巨大的差別。如果沒有動能,就算最簡單的任務也會像是登天的難題;但是,如果有了對你有利的動能,前景就會顯得大為光明。
只要你設法建造起動能,就可能成就任何事情。這就是動能法則的威力。
17、聚焦法則(優先次序法則)
領袖們必須明白,忙碌不見得就會有成就。領袖就是攀上最高樹梢,仔細勘察全景,然后敢大聲宣布“走錯樹林了”的人。
『2-8重點原則』:在所有活動中,只要集中注意最重要的那20%,你就能得到勞力的80%的回報。
『3R重點原則』:即:分內事情(Requirement);回收效益高事情(Return);獎賞大的事情(Reward)。
成功的領袖常常是根據優先次序的法則而生活,他們知道緊湊的活動并不等于成就。杰克·韋爾奇認為,忙碌不代表成就,惟有當你和你的手下專注于真正重要的事項時,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如果你不是依照優先次序法則而或的話,那么,很可能你只是在白費力氣原地繞圈而已。
18、“舍”“得”法則
領袖必須明白,向上的路首先是向下的。
中國古語:欲要取之,比先予之。當你感到手頭“短缺”或“需要”什么時,首先要想到給予。你只有先給“予”,你才會在將來“取”得回報,無論金錢、微笑、愛情還是友誼都是這樣。
舍得法則說明了,你必須先有所舍,才能更上一層樓。舍得法則主張,要獲得成功,一次的犧牲往往是不夠的。一個人必須放下許多東西,才能獲得潛在的機會。
領導就是樹立榜樣,當你身處領導地位時,人們會仿效你的每一個動作。有成效的領導懂得犧牲各種次的東西,一邊更專心致力于那優秀的,這就是舍得法則的運作方式。
愛默生:“你失去的一切,會從其他方面得到補償。而你所得到的一切,也必須付出一些代價來換取”。你想達到越高的領導地位,就必須付出越大的犧牲。
19、時機法則
掌握時機和善用策略同樣重要。
了解情況并知道步驟并不足以使你的領導工作獲得成功。惟有在正確的時機執行正確的行動才能帶來成功。否則,我們只好付出雙倍的代價,這就是時機法則。
時機決定一切:
在錯誤的時機采取錯誤的行動,結果是釀成災難;
在錯誤的時機采取正確的行動,結果是招來抵制;
在正確的時機采取錯誤的行動,結果也是犯了錯誤;
在正確的時機采取正確的行動,結果就是成功!
當適當的領袖配上正確的時機,令人振奮的結果就必會產生。
20、爆炸性倍增法則
培養追隨者,加法式增長;培養領導者,乘法式增長。
(1)團隊或企業成長的關鍵就在領導
我們得以在市場上如此成功的秘訣之一,就在于我們注重品質,并渴望讓事情保持單純化。而公司能夠整體上成功的原因式我們栽培了許多優秀的領導。
(2)領導者的倍增帶來爆炸性的成長
任何遵循爆炸性倍增法則的領袖,將從追隨者的承載模式轉換成領導者的成長模式;為達到最高境界,你必須栽培再生性強、能夠培植處領導人才的領袖。
(3)專注培養領袖
不管你置身哪個階段,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你要開始栽培領袖,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達到最高的境界。
惟一能夠讓你經歷爆炸性倍增的方法是,操練領袖的成長模式。這就是爆炸性法則所示范出來的莫大威力。
21、傳承法則
領袖的歷史地位在于傳承。《老子》:死而不亡者壽。思想與方法的傳承更為重要。用長遠的眼光來領導在領導時,不僅考慮到現在,同時也兼顧到長遠。
創造一種領導文化要培養出生命力充沛的領袖,惟一的方法就是,使領袖的栽培成為你這機構的特質及文化。今天先付出代價以確保明天的成功要成功一定得付出犧牲。
任何真心想幫助自己機構的領袖,必須愿意付出這些代價以換取公司長遠持續的成功。重視團隊領導超過重視個人領導。帶著真誠離去。
信息來源:喬諾之聲(ID:geon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