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90后一份子的我,如今也正是處于奮斗事業中。也在工作中也遇到很多的磕磕碰碰,工作不順心,公司沒有讓我找到歸屬感,沒有辦法融入到公司里面去,久而久之,也自然對這個公司不在認同,工作激情不在,在物質的條件激勵下,你或許能暫時性的激起內心的那份工作激情,專心投入到工作安排中去,那么,時間久了,只是為了賺錢而在努力工作,自己得不到工作上的成就喜悅,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定位,靠錢留下來工作的我們,也會因為錢而離開公司,只有自己能正真融入公司,得到公司的認可,找到自己的歸屬感,那么這樣會讓自己本身能夠輕松工作的同時也能輕松賺錢。
馬云曾坦言,“阿里第一大產品既不是淘寶、天貓、支付寶,也不是阿里云、菜鳥,而是員工。”正所謂,成事在人,企業的成績都是員工做出來的,最核心的競爭力也是員工。
在一個公司中,既需要員工,也更需要管理,一個優秀的管理者。能夠更好的運用這些員工產生更高的價值。而管理的本質上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要我們全面成長。所以,在管理員工的時候,不單單要看他個人的針對這份工作的一個薪資跟能力的回報,更多要看的是員工對公司的文化認可,有使命感,有目標的和發展的方向,形成一個能全面成長的人才。
Part1 目標——我們易忘的激勵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中,很多管理者做的都是上傳下效的一個工作模式,忽略了員工參與目標的激勵模式。如果員工能親自參與到目標的制定跟實施,那么這個目標也會變成員工自己的目標,他會有更大的激情跟興趣去完成這個目標。在實現目標的同時,自身也得到認可,這就讓目標成為了最大激勵。
榜樣的力量,也是夢的力量:
成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盡的,在公司先要樹立起一個成功的案例,以之為榜樣,用他去激勵員工,更能激起員工的斗志,點燃員工心中的夢想。不管是創業型的公司還是成熟性的企業,想要激勵跟吸引人才,靠的都是心中的夢想。創業型的公司用夢想,點燃一起創業的人,馬云的一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樣的人生目標,聚集了18羅漢開始創業。任正非想要在通訊行業“三分天下有其一”這樣的暢想,吸引了鄭寶用、郭平等技術牛人的加盟。雷軍創造小米初期為了吸引合伙人,一句“想掙錢,那就跟我一起干吧”,于是,干出一家世界500強。
成熟型公司都是以公司內部成功型人才來激勵員工,塑造其明星身份。用他的現狀跟成功軌跡,來激勵后來的員工向上拼搏。阿里的蔣凡,騰訊的張小龍,這樣的明星人物,激勵著后來的一批批員工,這就是榜樣的力量,也是夢的力量。
Part2 縮短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溝通
主動的溝通才是真正的溝通,在我們國內,很多企業的管理者都不擅長溝通,大多數是在員工犯錯的時候會進行指導跟幫助,其實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消除我們的等級制度,建立及時有效的溝通機制,積極走出去,主動與員工進行溝通,打開員工的心扉,站在統一的線上,讓他有歸屬感,沒有被管理的心理狀態,讓員工能夠認同企業,在被尊重中激勵自己。
在我印象中的企業,很多管理者是害怕聽到員工心聲的,害怕自己被批評,怕聽到一些關于自己刺耳的聲音,所以拒絕去傾聽員工的聲音,導致離員工越來越遠。這就會造成管理者做出決策的時候都是特立獨行的,員工只需要聽從去做就好了,這個就可能導致員工沒有正真領悟到這個工作的精髓所在,工作完成得不好,慢慢的也對自身產生懷疑,工作開展越來越困難,管理者也慢慢的開始放棄員工。其實,我們的管理者應該及時打開自己的”心扉“,跟員工建立起心靈的橋梁,在溝通過程中得到認可,感受到企業的激勵。
Part3 榮譽的授予,公司最好的認可
就在昨天,我的一個朋友,做房地產行業銷售的,剛入職沒有多久,實力加上運氣開了一單,公司立馬給了他一個新人新秀獎,還在很多新人的面前宣傳他的事項,朋友非常開心,自己對這份工作有了很大的信心,也相信自己能在這份工作上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我們現在所處的公司,肯定也都會大大小小很多榮譽的獎項,像華為的榮譽獎項包括藍血十杰獎、杰出貢獻獎、金牌員工獎、金牌團隊獎、史今班長與勞模獎等金牌獎、天道酬勤獎、零起飛獎、明日之星以及優秀家屬獎等各種榮譽獎勵。我自己所在的公司也都有各種榮譽獎,比如新人開單獎,優秀服務之星等等獎項,都是在激勵員工,在獲得這些榮譽獎項的時候,員工個人也能得到公司的認可,自我價值的肯定。
具體怎么操作呢?我公司邀請了非物質激勵胡既白老師為大家分享如何《非物質激勵21講——手把手教你調動員工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