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建中;來源:銷售會。
我的同事告訴我,現在的知識網紅有近一半都是在談兩個字:成長。
我有點懷疑,大家什么時候變得這么熱愛學習了?
不過,我的同事又告訴我,他們不是熱愛學習,他們只是在找成長的捷徑。這個時代大家都沒有耐心,都希望看一本書就成大師,聽一堂課就成馬云,最不濟也能變成李佳琦、薇婭什么的。
不能怪銷售這樣想問題,人性本懶。何況銷售很忙,為了幾紋銀兩,天天慌慌張。既難靜下心,也難有時間。所謂作為一個培訓師,還真有必要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更省力、更快的成長。
于是,我做了兩件事情:
一是:回顧了一下自己那些頓悟的時刻;
二是:在銷售學院做個大樣本調研。我也找一下有沒有學習銷售的捷徑,就是那種瞬間可以成長的方法。
牟然成長
首先,我回顧了自己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當然主要是銷售方面的,看看有沒有牟然成長的那一刻,別說,還真有。
第一個時刻是第一次丟一個大單,當然也是第一次運作大單。在訂單后期,跑到客戶公司,發現參與這個項目的所有人都不在,急忙電話聯系,才知道他們集體去參觀競爭對手的樣板客戶了。參觀完之后,又被對手帶著去西雙版納旅游了。
我知道單子肯定沒戲了。當時剛到北京工作不久,拖家帶口,壓力巨大,而這個單子是我繼續可以留在公司的砝碼。在回北京的大巴上有種萬念俱灰的感覺,天是黑的,路是灰的。回到家,看到老媽帶著不到兩歲的兒子站在小區門口等著我回來,忍不住淚崩。
那一刻,我認識到一個問題:沒傘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我這種要資源沒資源、要能力沒能力的人,除了努力提升自己哪還有什么活路?
這件事燃起了我對學習銷售的欲望。很長一段時間,每天家人休息之后,我就自己躲到廚房,看各種銷售書,學各種客戶知識。
對成功的渴望是學習的燃料,渴望越強,燃燒越長。燒著燒著,你就是骨灰級玩家了。
在經年累月的燃燒中,鳳凰涅槃。所謂瞬間,是被點燃的那一刻。而不是你真正成長的那一刻。從這一刻起,你每天都在成長。
第二個時刻,大約2001年吧,我接受第一次正規的銷售培訓,當時公司花大價錢從美國請了一位培訓師,是位長得很像香港電影里驃叔的老頭,當然是美籍華人(說英語我們也聽不懂啊)。
老頭給我們上了幾門課,也幫我們做了銷售訓練。聽他的課,就兩個字:憋尿。真的擔心上廁所會落下重要的東西。為什么憋尿,是因為他每句話都說到我心里去了,我就想成為他說的那種銷售。我不想送回扣、不想為生意陪酒唱歌、不想為訂單失去尊嚴和自我。
現在離那次培訓已經過了十幾年,再想想老頭給了我們什么?我覺得最重要是指明了學習方向,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對的東西;感謝驃叔,沒有把我變成一個只會送回扣的銷售。
可以負責任地說,我沒有變成我曾經討厭的那種人。
所以,成長的第二個瞬間,是你找到了最適合你的東西。
如果你的內心總是和現實沖突,一定是選擇了錯誤的方法。與其糾結,不如放棄。
第三個時刻,是我做講師的前幾年,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算某個時刻了),我的辦公室就是一個作戰室,每天都會有幾個銷售跑來讓我幫他拆解單子、復盤推演,一起討論,之后再把討論的結果拿去實踐。循環往復,直到做下或者丟了單子。
這些單子沒有一個好做的,好做的也不會找我。但是困難架不住琢磨。本著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的決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總能想出辦法。當時的我的就像天天吃棋譜的阿爾法狗。雖然是我給大家分析訂單,但收獲最大的反而是我。
開始的時候,我還是按部就班,按照藍表分析訂單,制定策略。再后來完全是憑直覺了。銷售說完案子,招數就直接沖到了腦門上。
老群友應該還記著。那是我的網名還是“一夜盛雪獨吐艷,金風細雨紅袖刀”。當時,我自夸大戰超五百,小戰過一千,那不是吹牛,而是謙虛。
在我們培訓領域里有一句話:培訓不是學習,反思才是。
意思是培訓只是吃進東西,但是消化吸收要靠反思。只有消化,才能長肉。站在銷售的角度講,最好的反思方式就是復盤推演,在反復的拆解過程中,你才能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
復盤為什么如此重要,首先,問題來自實踐,也就是問題本身是對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假問題非常多。其次,這些問題困擾了你很長時間了,這種糾結,就是你學習的動力。最后,你眾籌了別人的智慧,打開了自己思路。別人幫你分析單子,就是你從別人腦子借想法,還不用換。
銷售的成長當然要來源于實踐,但是你不可能有這么多機會去實踐,尤其是做大單。
所以,復盤,是成長的第三個瞬間。
第四個時刻,嚴格說不是一個具體的時刻,而是幾個時刻的匯集。這就是遇到高人的時候,很幸運,我遇到的高人不止一個,類型也多種多樣。有的是我領導,有的是我同事、有的是我對手,有的其實就是書本。
我有個惡劣的習慣,碰到高人,喜歡把他們解剖了。我會想,他們到底比我強在哪?有哪些可以學習的地方?哪些是根本學不了的(這點很重要,否則很容易東施效顰),我怎么超過他?
我有一個同事,比我更早進公司,頭腦靈活、能力出色。很多公司挖他,獵頭經常給他打電話。我曾經問過他,為什么不離開,他給我的回答是:
“這個公司總有高人在你前面,當你覺得超越了一個之后,另外一個又站在了你前面,我還學不夠,為什么要走?”
他們的一句話、一個單、一件事,讓你豁然開朗。你會想:我去,還能這樣干?
他們不是教給了你什么能力,而是給你打開了一扇門,你走進去,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然后,你成長了。
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所以,第四個瞬間就是你頓悟的時候,但是這種頓悟,往往靠運氣,一個機遇可能要等很多年。
銷售學院的設計
雖然感慨良多,但是畢竟只是我個人的經歷,不足為據。于是我們又做了第二件事情。在銷售學院做了一個大樣本統計,我們的問題只有一個:
在哪一個時刻,你感覺突然成長了?
大約有1000名銷售給了我們回復,我們對這些的成長路徑做個一個提煉匯總,共有10種情況:
紅色的是我做的分析。和我自己經歷比較,多出了向客戶學習和向實踐學習兩個路徑,這也確實很重要。
想想自己的幾個瞬間,再看看銷售學院的統計結果,我又頓悟了一次:
成長不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它總是在某一個時刻覺醒。
這些時刻包括:
01、你特別想學習的時候;
02、你找到正確的方法的時候;
03、你復盤反思的時候;
04、你遇到高人的時候;
這樣看來,成長是一種造化。人這一輩子大部分時間其實都在瞎晃,只有幾個瞬間在成長。或者這樣說,所有的瞎晃都是為了等待那幾個瞬間。
把瞬間轉化為學習杠桿
我們在案例復盤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跟隨訂單;按照客戶的要求或者自己的套路,按部就班的做完了每件事情,該調研調研、該寫方案寫方案、該報價報價。唯一的問題就是該簽單的時候,客戶和別人簽了。
這種沒有力度、隔靴搔癢的單子不計其數,問題出在哪里?
簡單說就是找不到切入點。只能按照別人給你預設的打單路線前進。切入點就是你能夠深入訂單的入口,打進去,你就可以塑造需求、會見高層、設定標準、打擊對手了。這些切入點在哪呢?銷售學院做了一個總結:
每個切入點,我們也都找到了相應的案例。銷售只需要按照這個表,逐項問自己可以怎么做就行了。找到切入點之后,銷售就可以馬上塑造支撐點,這樣策略的制定就會變得非常有力。做單子也是事半功倍。
現在有一個詞特別流行:杠桿點思維。是指找到并撬動復雜系統的關鍵節點,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入。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做銷售是這樣,學銷售當然也需要這樣。這就是杠桿點思維。
學習銷售的杠桿點在哪呢?其實我們已經看到了,有四個:
01、強烈的學習欲望:必須勾起大家學習的熱情,還不能輕易熄滅;
02、有用而易學的內容:學習內容必須使用頻率很高,要為天天遇到的問題找到解決辦法,并且這些方法還不能太難學,最好聽完了就會;
03、復盤推演:必須很清晰的拆解,把來龍去脈說清楚,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復制做法,否則就是講故事;
04、高人指路:一個單子,可能有很多解讀,但是關鍵點往往就那么幾下。能不能找出來,使我們能不能快速學到東西的關鍵。這當然依賴于高手。
杠桿點找出來了,接下來怎么做呢?經過和銷售學院的同學們反復討論,我們找到了一個切入點:案例與場景復盤。
我們是這樣做的:
第一步:我們從銷售學院找出了30個同學。
第二步:讓這30個同學講了自己做過的一個案例或者場景。
第三步:這些案子從幾萬的單子都幾千萬的單子;從建筑、機械到IT、互聯網;從新客戶開拓到老客戶維系;我們都盡量囊括了。
第四步:請一眾高手幫忙復盤和推演這個案例,對于正在運作的單子,找到打單思路。對于已經有結果的單子,總結經驗和教訓。
第五步:接著讓大家回答一個問題:再做一遍這個單子,你會怎么辦?
第六步:由我把這30個案例的分析做成一門視頻課程。
這個課程充分利用了杠桿原理。
首先,它是案例解剖的形式,案例是最容易激發興趣的,尤其是失敗的案例,看到別人的失敗總是能讓自己很幸福。而且,看別人受傷,讓自己變聰明,多好的事。
其次,課程設計每節10分鐘左右,都是獨立成章,知道大家都忙,沒時間聽長篇大論。這就符合了興趣原則。
再次,案例來自于實踐,他碰到倒霉事,你十有八九也會碰到,今天碰不到明天也會碰到,這個案例沒碰到的下個案例也會碰到,早早晚晚等到你!
還有,從幾萬的單子都幾千萬的單子;從建筑、機械到IT、互聯網;從新客戶開拓到老客戶維系;我們都盡量囊括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案例中談到的方法,盡量堅持所見即所得,也就是看了就會。如果太復雜的技巧,估計又有一大堆沒有耐心了,這就符合了內容原則。
還有,30個單子全是復盤推演,我們的口號是:你有案例我有酒,我們一起嘮一宿。而且,基本按照策略銷售的復盤方法做的推演。這就符合了第三個原則。
最后,關于高手,這個真的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只能說,他們是我認為的高手,因為他們在自己行業里已經是頂尖了。
復盤工作持續了一個月。有時真的是很痛苦,很多單子是山重水復疑無路,單子做成這樣,你真想打銷售一頓,更有甚者,干脆就是抗具死尸讓你起死回生。當然,也有幸福的時刻,你突然為一個訂單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可能只是一句話、一個提問、一個電話,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能讓你興奮的蹦起來。
除了對銷售的幫助,另一種幸福感來源于自己的收獲,我一直很喜歡讀小說,我覺得那是在閱讀別人的人生。復盤也一樣,你是在閱讀別人的思想,更讓人幸福的是,你還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參與到別人的思想里去。做銷售培訓師的樂趣,莫過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