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發展起來的頭部企業和行業領導者們,大多擁有了系列產品的服務能力,但這些產品以及陳列它們的大展廳里,卻只有一個小解決方案。
為什么你擁有一個展廳的產品,跟了十幾年的老客戶,存量市場的增長卻如此乏力?如何做大解決方案,釋放存量市場需求,獲得持續增長呢?
基于這些問題,我們采訪了華為解決方案資深專家。(為了方便閱讀,以下第一人稱,為專家視角。)
為什么是大展廳里的小解決方案?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幾乎絕大部分企業都說,我是XX解決方案提供商。這些企業基本都有一個大大的展廳,非常高科技。
但是你走進這些企業展廳,會發現全是對產品的介紹和描述,各種各樣的產品,五花八門,像一個琳瑯滿目的超市。
可能一直走到最后,才會發現藏在角落里的小小的解決方案。
你問他,你這個解決方案賣得怎么樣啊?他說,剛剛起步。你繼續追問,那你這個解決方案有沒有賣給你的大客戶啊?他可能會說:銷量非常少。
其實這些企業已經具備了要給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的意識,但是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也就是說,他有一個大大的展廳,卻只有一個小小的解決方案。
華為也有一個大大的展廳。不同的是,卻有著大大的解決方案。
比如,華為解決方案展廳。會針對煤炭、港口、公路、光伏、數據+能源等不同行業,匹配不同的解決方案。
以農村用戶的通訊問題為例,就會通過沙盤模擬實際場景,按一定的比例把農村的場景呈現出來。
那在這個場景里,用戶的具體問題是什么,華為怎么幫他來解決問題呢?可能需要一張傳輸網,這張網要用到什么產品等等。就可以配合相應的視頻或音頻,可視化地呈現出來。
簡單來說,就是針對客戶遇到的問題,結合具體的場景,提供一個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可能不只有一個產品,可能包括了不同產品線的產品。
所以在這個展廳里,你看到的不是5G、終端路由器、交換機這些概念、或產品。
你能通過模擬的場景,了解這些產品能解決什么具體的問題,感受到這種技術可能正在改變生活方式。
本質上來說,從賣產品到賣解決方案,其實是一種銷售方式、或銷售思維的巨大轉變。
比如,客戶有一個問題,但你有很多個產品可以解決,那就要從它的收益、自身發展的節奏,以及競爭情況來評估,給它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
這其實是一種雙贏的最優解。
從客戶的角度來說,這才是真的以“TA”為中心,幫“TA”解決問題。而帶來的結果,就是通過幫客戶解決問題,獲得商業成功,比如做強存量市場。
為什么說做好解決方案,才能做強存量市場?
一個產品,等達到一定的市場飽和度,或者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后,它的增長空間就會變得非常有限,甚至會停止增長。
存量做不強,也是很多企業普遍面臨的痛點。
同時期成立的企業,或多或少遇到了困境,為什么華為盤子越做越大?
單從它的銷售收入來看,2014年銷售收入2882億元。2015年增長37%,達3950億元。2016年增長32%,達5216億元。2017增長16%,達6036億元。2018年在2017年的基礎上,又增長21%,達7000億以上。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通過提供解決方案的形式,做強了存量市場。
但是,華為早期也沒有解決方案,也是單個產品去賣,挨個跟客戶說。
比如,華為一開始是賣程控交換機的,先攻破一個運營商,隨著產品逐漸擴大,形成一定的客戶群。
然后又慢慢發展出了新產品,比如,網絡產品,無線產品等等。這些產品之間都是相互獨立的,都需要獨立去拓展客戶。
跟客戶見面的時候,大家還是從單個產品去突破,公司有五六款產品,銷售就分別去跟客戶去講,這個產品的亮點是什么啊,那個產品功能多么多么強大等等。
這種產品銷售的模式,其實還是以賣方需求出發。
還有一種場景是,你看到客戶可能有四五個問題,其實背后可能只有一個真問題。
因為一開始接觸客戶的可能是中層人員,或者比較初級的技術人員。所以接觸到的每個人,反映的問題都不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就會單點去解決他的問題,一個產品對應一個問題。把所有的產品經理都叫過去,一個一個跟客戶對。最終說服了客戶,但是產品賣出去后,發現根本就沒有解決問題。
為什么?因為這五六個問題背后,可能只有一個本質的問題。
可能是運維效率比較低,或協調性很差,但是你沒有把背后深層的問題挖出來。
把單個產品羅列給他,讓客戶自己去組合,結果他們內部也沒有組合起來。最終的結果是,上層不滿意最后的經營結果,客戶的根本問題沒有解決,而公司也失去了繼續合作的機會。
怎么辦?
華為的做法是,轉變銷售模式,從賣產品到賣解決方案,從賣方視角到買方視角。
比如,你有五六款產品,但其實客戶只有一個問題。最好的方式是,在客戶界面形成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七八個產品挨個去跟客戶說一遍。
比如,客戶有五六個問題,不是把公司所有的產品都羅列給他,讓他自己去組合。而是看到這七八個問題背后的本質是什么,找到真問題,提供一套能解決問題的方案。
從客戶需求出發,幫客戶解決問題,最終做強存量市場。
為什么做好解決方案,組織才能真正的以客戶為中心?
存量市場從有到優,只是一種商業結果。背后的原因,其實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卻很少有企業真正做到的“以客戶為中心”。
所以說,賣產品其實不是真正的以客戶為中心,幫客戶解決問題才是“以客戶為中心”。
賣產品其實還是以賣方為主,以產品視角出發。我有一款產品,不管你是不是真正需要,我最終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方法說服你。比如,比較典型的案例是把梳子賣給和尚,把一款產品賣給根本不需要的人群。
解決方案是什么呢?
是站在客戶的角度,從“TA”的收益去評估,“TA”有什么資源,“TA”未來幾年的戰略是什么,遇到的問題和痛點是什么,你怎么去幫“TA”解決問題。
即使你手上沒有能夠幫客戶解決問題的資源,也要想辦法去整合資源。
比如,中國移動。中國移動以前沒有無線寬帶最后一公里的接入,相當于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我們可能就會建議他做光纖到戶,直接把光纖接到用戶的家中,這樣就能避免以后發展遇到瓶頸。
但是中國電信就不一樣,中國電信本來就是提供寬帶網絡的運營商,所以在給他出解決方案的時候,應該從利用好他現有的資源出發,同時幫助他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人,既要了解客戶所在的行業,還能平衡公司內部的各個產品,最終能以客戶需求出發,提供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銷售單個的產品。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有一款產品,這款產品已經突破了用戶群,有了一定的用戶。
但其他的新產品,還沒有打入市場,比如核心網,無線等等。
這些產品在市場上有很多競爭對手,也都在想辦法攻破客戶,面對眾多競爭對手,怎么結合已有的產品優勢,去提供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節省成本呢?
以華為服務的沃達豐西班牙分公司為例。
當時,各個運營商都想做基站的共享(RAN Sharing),因為共享基站能減少供應商在農村拓展基站的成本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原來一家用一個基站,費用就得獨自承擔,現在想兩家、甚至多家共享一個基站,就能共擔費用,自然就能降低成本。
但幾個運營商共享一個基站,就會出現問題,比如,怎么才能把不同運營商的數據,劃分到不同運營商運營管理的核心網上去?
當時跟華為競爭的是愛立信,愛立信沒辦法幫客戶實現共享基站的需求。
華為通過提供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做到了基站共享,解決了客戶的問題。比如,接入網可以做什么,做一個硬管道,相當于把一根網線,人為地通過軟件的方式切分成兩個管道,最后再給它分開,讓它到不同的運營商的核心網去。
這個方案一出來,所有的運營商就發現,真的能幫他解決當下的問題。
同時也把我們的無線產品賣出去了,就達成了一種雙贏的結果。
所以說解決方案,是為了幫用戶解決問題,從客戶需求出發,找到真問題,匹配合適的解決方案,最終實現企業自身的商業價值。
誰來負責,做好企業的解決方案呢?
解決方案是一種比產品銷售更復雜的銷售模式。
從產品銷售到解決方案銷售,是一種銷售模式轉變的過程,也是一種能力升級的過程。
因為要解決的不是單個的問題,需要看到大量復雜問題背后的本質,找到規律,發現真正的問題。
所以需要有一種能力,能夠撥開迷霧,看到眾多表象背后的本質,調動資源,協調資源,針對不同問題,匹配不同的解決方案。
那華為的SR(解決方案銷售)是怎么成長起來的?
比如,我最開始賣網絡產品、交換機產品的,后來逐步到運營商里去做SR,去賣整個網絡產品,或網絡產品加交換機產品,其實就是從產品到解決方案的初級經驗積累。
但這時候解決的問題,還局限在一個局部客戶的網絡問題上,我需要根據他的問題,幫他診斷到底哪一款產品適合他,或者匹配合適的產品組合,去幫他解決問題。
還有一種成長路徑是,從單個產品經理、或部門主管到一個客戶群的SR,或者一個國家的SR,就有很深刻的行業洞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比如,有的人強項在交換機,后來跳出運營商圈子,去做企業,去做政府,去做新能源等等其他大客戶。
在新的行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怎么看到問題的本質,通過解決方案去解決客戶的問題,就需要對行業有很深的理解。
那怎么快速彌補?
華為的典型做法,就是挖業內的專家,和SR形成綁定。針對客戶遇到的痛點問題,快速梳理出合適的解決方案。
比如我去電力行業,就會跟電力行業相關專家討論,因為他們的高壓傳輸在比較荒涼的地方,巡檢是個難題。
知道了客戶的需求和痛點后,就要為他設計合適的解決方案。
那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比如,運營商在周圍覆蓋了5G基站后,我們就可以把5G的芯片嵌到無人機里。但是問題又來了,華為不生產無人機,是不是公司沒有這款產品,就不實施這個方案了。
當然不是。你得從客戶需求出發,去看這個方案是不是最合理,能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如果是,就要克服萬難,沒有資源,協調資源,沒有渠道,去談渠道。一切以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為核心。
最終結合5G技術,幫客戶實現了日常巡檢,甚至定點派人去清除,節省了人力成本,解決了困擾他的問題。
從單產品到多產品,從原來的行業擴展到一個新的行業,從產品銷售到解決方案銷售,其中關鍵能力的培養,很重要的一點,是找到行業明白人,借助他們的經驗,去發現客戶痛點,幫客戶解決問題。
最終通過幫客戶解決問題,通過實戰,通過打勝仗,一步步成長為行業明白人。
來源:喬諾之聲;觀點/ 喬諾咨詢 ToB產品線營銷專家團;主筆/ 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