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原色影院_免费av在线_中文字幕最新精品_久久精品视频99

歡迎訪問企業培訓網!本站提供優質培訓課程和培訓服務!
免費注冊 | 會員登陸 | 將本站設為首頁 | 將本站加入收藏夾

新消費的謊言和誤區

  “新消費”是近年非常熱的詞,似乎大家都在做新消費,但我認為不是所有品牌都叫新消費,比如一些雜牌。

  過去五年,我們在財經方面做了高頻的洞察和報告,還服務了中國數百個品牌,幫助其進行策略的制定與傳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關于新消費的大量謊言,并意識到許多常見的做法,其實是誤區。

  一、新消費的五個謊言

  謊言一:因為新中產,所以新品牌  這是大多數創業項目的推論,他們認為,因為中國出現數以億計的新中產階層,所以中國需要大量的新品牌。

  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很多人為什么會購買一條CK(或是類似的高溢價品牌)的短褲,而很多可支配收入明顯高于他們的人卻不會購買,甚至完全不動心?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引入另一個問題:是以人為導向構建商業模型,還是以場景為導向構建商業模型?

  今天各種需求都是場景導向的。比如,有非常多用戶并不是覺得三頓半的凍干咖啡特別好喝而購買,而是三頓半的咖啡包裝拍照特別好看,適合放在辦公桌上,形成自己在公司里的人設。

  所以回到買CK短褲的問題,很多人購買CK不是因為面料,而是因為場景。

  再比如,BenQ鋼琴上方的臺燈,低配版賣1999元,高配版賣2999元和3999元。嚴格意義上,BenQ這個品牌不屬于新興的品牌,但它做的鋼琴臺燈,解決了彈鋼琴時開燈這一具體場景下的需求。

  當父母送孩子去學習鋼琴時,父母的心智賬戶里做好了花費十二萬塊錢讓孩子學鋼琴的準備,所以花費兩千塊錢去買鋼琴臺燈,這一舉動解決的是彈鋼琴時面臨的痛點,這個需求是由場景決定的。

  謊言二:新消費可以實現指數增長  新消費不可能實現指數增長,這一點會逐漸形成共識。

  很多品牌的創始人往往擅長搞定某一特定人群,這個人群是他多年接觸的,或者自己本身就是。

  假設,一個功能型飲料創始人用文藝+逼格的營銷方法獲得一群消費者,這群消費者非常激動,在朋友圈曬了這款功能型飲料。但很快,就無法擴大了。為什么?

  因為中國功能型飲料市場里最大的消費群體,不是這群消費者。中國功能型飲料市場最大的消費主力,是高達三千萬及以上的長途客運司機和長途卡車司機群體。長途司機們關注的是提神、易獲取與性價比。

  一億銷售額是新消費品牌的生死拐點。大多數新消費品牌的投放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資回報率)低于1:1.5,比例都在1:1.1,甚至會更低。

  品牌在生產上是有人力成本和物料成本的,這就意味著1:1.5是不賺錢的(如果產品很強,通過復購可以回本)。這就導致了經營問題變成了比拼誰融資更快的游戲。

  即在新消費賽道里,哪個品牌能夠讓投資人覺得最厲害,哪個品牌就能夠快速融到下一輪錢,并能繼續燒錢搶流量。

  目前大部分新消費品牌,沒有自己的工廠和供應鏈,品牌的核心變成了營銷。這件事在長期來看,是不對的。

  謊言三:消費正在升級  普遍認為消費應該是不斷升級的。其實消費從來都是分級的,可支配收入是硬性要素。

  當用戶的可支配收入沒有明顯增加的時候,這意味著作為一個個體如果要升級一些東西,就必須降級另一些東西,比如想穿一些更時尚更貴的衣服,可能就得在吃飯上少花一點錢,從下館子變成吃便當。

  短期來看,很多東西是以升級的形態出現的。但長期來看,是以分級形式升級的。

  謊言四:品牌可以速成,輕資產模式是最佳模式  “品牌可以速成,輕資產模式是最佳模式”是大多數以營銷為主的公司希望傳遞的概念,但這種觀念是不靠譜的。

  我有一個武斷的觀點:“營銷要向快消品學習,品牌要向奢侈品學習”。

  當用戶愿意花數萬元買一個包包的時候,用戶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我認為是理性的。反而花二三十塊錢買一杯咖啡的時候,可能是不怎么理性的。

  用戶真的會因為一個簡單包裝的故事購買一個三萬塊錢的包包嗎?用戶有這么感性嗎?不,其實用戶是極度理性的。

  虹橋機場和首都機場永遠是豪車和奢侈品的品牌廣告,豪車和奢侈品投廣告的邏輯是:教育現在有購買力的消費者和未來十年后有購買力的消費者。

  普通SUV的廣告邏輯幾乎都是給用戶省油或省電;中檔SUV的廣告邏輯是展現出一家人快樂的幸福感;高端SUV的廣告邏輯,永遠兜售的是一種理念和精神:駕馭、巔峰、引領。

  品牌是不可以速成的,一定需要累積很久很久。

  今天流行于世界的各個奢侈品品牌,也許在近20年里逐漸被大型財團兼并整合。但事實上,在它150年的發展歷史中,可能有130年都是幾代人傳承的小作坊,這幾代人在傳承的過程中完成了最為重要的資產累積:精神,格調與心智。

  品牌真正爆發的時候,本質上是品牌力的變現。

  在今天,奢侈品企業的盈利結構中,最頂級的那一塊叫做“高級成人定制”。這些品牌曾經很多年只做高級成人定制,后來就逐漸開始做量產成人定制,再做了很多年,就會出兩萬塊錢一款的包或者兩千一瓶的香水,這讓品牌力進一步釋放,但本質是因為過去累積的勢能。

  又過了很多年,品牌才開始做彩妝,它能夠進一步釋放奢侈品品牌的紅利,并能夠將2000的香水的門檻降到300的口紅。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用戶。

  所以,品牌的路徑和營銷的路徑是反著來的,是先勝后戰的邏輯。

  創業公司擁有的是品牌資產嗎?不是,大多數創業公司擁有的都是偽品牌資產。

  雙十一美妝類目里,個人護理產品的TOP10永遠是雅詩蘭黛、蘭蔻、歐萊雅。神仙水、小棕瓶只有這幾天能打折或是送小樣,逐漸形成了穩定的價格體系。

  如果沒有品牌資產沉淀的模式,創業公司就沒有辦法對抗衰退與成長,純OEM/ODM(原始設備制造商/原始設計制造商)沒有護城河。

  全中國90%的代餐是由三家代工廠完成的,它們可以生產出市場上所有的代餐口味和代餐包裝,它們會把成套方案賣給品牌。

  《管理品牌資產》一書中提出了品牌資產的五個維度:忠誠度、知名度、認知度、聯想度以及其他品牌專屬資產商標。

  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個人認為品牌資產只有兩種:一種是數字資產,一種是心智資產。

  簡單來講,品牌就是承載一個用戶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載體之一。尤其是中國人從一窮二白走到今天,最開始是用你擁有的東西來定義生活,這個階段符合客觀規律,進而才逐漸轉入需要一些精神生活的階段。

  謊言五:我們用互聯網的打法,戰無不勝中國目前有630萬+夫妻店,其中有一個非常傳統的概念叫做“冰柜戰略”,這個概念最早是可口可樂公司在1940年定義的,后來由和路雪帶入了中國。

  1994年,和路雪在上海投入13000個電冰箱,以極低的價格和優惠分成方式送給或者半賣半送給上海13000個夫妻老婆店,以此占領了上海的零售終端。

  后來所有的大型飲料集團,都在使用冰柜戰略的模式。可口可樂在中國有87萬臺冰柜和自助販賣機,農夫山泉有36萬個以上,娃哈哈也有50萬個以上,而這些猶如毛細血管的冰柜,構筑了飲料真正的動銷(拉動銷售)體系。

  如果新消費高端冰激凌品牌只靠消費者偶爾吃一下,發個朋友圈,一定做不久。品牌一定要靠傳統的力量做動銷。因為他穩定,持久,重復。

  二、新消費的五個誤區  

        誤區一:一味尋找藍海  

        完美日記、花西子做的化妝品是藍海嗎?無糖汽水是藍海嗎?茶葉是藍海嗎?為什么能做出一點名氣的品牌還是集中在已有的品類上?

  在中國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藍海,中國人每天都在琢磨怎么賺錢,每個人都琢磨了不知道多少遍。

  最后還是品類再造、品類細分,原始品牌可能是存在很多年的紅海。

  我們看兩個品類,一個是羊奶粉,還有一個是鮮燉燕窩。

  什么群體在消費羊奶粉?在中國,每一百個嬰兒中就有三個對牛奶先天過敏,這三個嬰兒的爸媽會主動上網搜索牛奶過敏怎么辦,他們自主找到了一個替代品——羊奶粉。

  于是有人就把羊奶粉做成一個品類,抓住了這3%的份額,中國現在有一千多萬新生兒,3%就是三十萬。嬰兒喝奶粉和消費者喝元氣森林是不一樣的,嬰兒就只喝這個奶,抓住一個嬰兒就可以在生命周期里產生2萬到4萬不等的銷售額。

  假設三十萬人,乘以三萬,還有一到三歲不同階段,需要乘以不同的系數,這個市場是很大的。

  做到一定階段,文案就變成了“羊奶粉最接近母乳”、“專為中國寶寶定制的奶粉”、“北緯多少度生產”等說法。

  抓住一個細分市場之后,再思考品牌的文案、賣點是什么,但最初一定要有一個極強的抓手,這是產品的原點。

  另一個品類是燕窩,燕窩是極其傳統的滋補品類。所以占據用戶心智的核心詞是滋補。如果消費者不想煮干燕窩,那么燕窩的品牌方會去引導消費者把燕窩轉贈給他人,這也是解決干燕窩銷售的一個方法。

  燕窩品類以前之所以量做不大,是因為制作過程較為復雜,現在鮮燉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在無添加的鮮燉燕窩出現之前,中國十幾年前就有即食燕窩和冰糖燕窩,為什么永遠賣不動?因為消費者不是傻子,消費者知道配料表全是防腐劑,全是糖水,根本談不上滋補,這不符合消費者心智底層對燕窩滋補的認知。

  今天的品牌到底要尋找什么?品牌要尋找的是一個大品類里已經有的產品、消費者底層心智還沒有被完善的東西。

  誤區二:迷信并錯誤地使用“正確的理論和戰略”

  如果一個老板只有兩家店,他應該去優化門店的盈利模型和產品結構。因為優化門店的盈利模型和產品結構比研究定位更有用。不是定位沒有用,而是只有兩家店的時候,可以不用給產品做定位。

  不要迷信定位。在中國,各種理論都有成功的基礎,因為存量市場太大了。

  誤區三:為了做而做

       每一個人和企業都有自己的基因。Apple的高管再牛逼,他也很難在華強北吃得開。最終我們要選擇的是符合自己基因的道路去發展,而不是既要也要。

  誤區四:迷信聽課,結識人脈和資源

       參加課程是可以的,但不要覺得每個人講的都是真的。你要知道,參加課程是為了博采眾長,而不是來抓救命稻草的。

  誤區五:陷入深深的自我感動和自嗨

        很多人,特別容易陷入自我感動和自嗨中,喝星巴克喝著喝著就飄了,這就是自我感動。

  我們千萬要杜絕自我感動,要把精力投入到消費者身上。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

作者:沈帥波;來源:湃動品牌傳播咨詢

(信息發布:企業培訓網  發布時間:2021-8-17 16:24:35)
績效考核暨KPI與BSC實戰訓練營
版權聲明:
1、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附帶版權聲明的文章,其版權以附帶的版權聲明為準。
2、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企業培訓網立場,本網站不對文章的真偽性負責。
3、本網刊發的各類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轉載刊發僅為網友免費提供管理知識與資訊,不以贏利為目的。
4、用戶如發現本網刊發的文章存在任何版權方面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本網站經核實后將進行相關處理。
企業培訓導航
·按培訓課題:
企業戰略
運營管理
生產管理
研發管理
營銷銷售
人力資源
財務管理
職業發展
高層研修
標桿學習
認證培訓
專業技能
·按培訓時間:
一月課程
二月課程
三月課程
四月課程
五月課程
六月課程
七月課程
八月課程
九月課程
十月課程
十一月課
十二月課
·按培訓地點:
北京培訓
上海培訓
廣州培訓
深圳培訓
蘇州培訓
杭州培訓
成都培訓
青島培訓
廈門培訓
東莞培訓
武漢培訓
長沙培訓
最新培訓課程
年度培訓計劃
企業培訓年卡
企業培訓專題
爆品戰略
國際貿易
股權激勵
領導執行
戰略規劃
學習華為
項目管理
工業工程
產品經理
采購管理
生產計劃
供應管理
精益生產
現場管理
車間管理
倉儲管理
營銷創新
客戶服務
談判技巧
銷售技巧
微信營銷
電話營銷
網絡營銷
客戶管理
行政管理
招聘面試
勞動法規
薪酬管理
績效考核
培訓體系
團隊建設
內部培訓
檔案管理
內部控制
納稅籌劃
非財培訓
應收賬款
預算管理
成本管理
地產培訓
中層經理
商務禮儀
溝通技巧
班組管理
最新信息 | 培訓需求 | 網站動態 |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企業培訓網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培訓服務!推動企業進步,助力企業騰飛!
客服電話:010-62258232  QQ:25198734  網站備案:京ICP備060271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