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分銷時代已經到來,你們準備好了嘛?
筆者按:自2008年封筆以來,13年的時間筆者即經歷了世界500強企業的從業史,也全盤操作過中小微企業,深知企業運營的不易與艱辛。隨著新消費、新零售的又一輪新商業時代的到來,資本蜂窩而上,媒體聚焦報道,眾多企業懷揣彎道超車的夢想,扎墩于新零售賽道,食品行業也必將面臨一輪新的洗牌。恰好筆者正處于這波紅潮之中,又恰好正在體驗與創建新時代的新模式,隨形成系列文章以共享。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壯大,國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領先全球的支付模式的完善,世界領先的快捷方便配送體系的建立,中國食品界正面對著一場突入其來的暗潮涌動。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品牌瞬間橫空出世,例如元氣森林,王小鹵等品牌,而那些叱咤疆場多年的知名企業品牌正在遭遇滑鐵盧。看似紛繁糅雜的背后,竟是誰在攪動?解開神秘的面紗,新消費、新零售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成為這場大變革的幕后推手,一場新的市場營運模式——精準分銷業已悄然而至。
精準分銷,顧名思義,建立在新消費、新零售基礎上,精準定位消費人群和畫像,確立主銷網點及渠道,精準匹配經銷商配送方式建立渠道分銷體系,通過線上價值傳播、線下點狀引爆等方式,最終實現市場開發、渠道建設,達到企業營銷目標。
精準分銷其實就是一種企業市場運營模式,歸屬于企業營銷戰略,或者說是企業營銷戰略的載體、實際表現者。對于企業而言,一般分為企業戰略、企業營銷戰略、企業產品戰略三個層次,當然最高層次為企業戰略。但在實際企業運營過程中,各類企業很難劃分三者關系。就筆者而言,三者關系簡單來說,既有不同層級高度,更有相互依存。企業規模與體量越大,則三則關系越清晰,企業規模與體量越小,則三則關系越模糊甚至混為一體。更有甚者,小微企業根本就沒有企業戰略和營銷戰略,只有產品戰略,往往寄希望一款產品或者網紅或者爆款,成為企業發展的救命稻草。
這是不是說中小微企業就不需要企業戰略和企業營銷戰略了?答案肯定非也。為何在新零售時代,企業出現了網紅或者爆款產品很快就會腰斬,筆者稱之為曇花一現,實際上就是這些中小企業(船小好掉頭),很快調整產品戰略,并恰好用到精準分銷里的某些戰術(或者某些戰術恰好符合當時精準定位的戰術),從而一戰成名,但也僅僅是半年或一年之久,便淹沒于茫茫市場中。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這些企業的戰術是符合時代特征的,但是不能形成企業營銷戰略,甚至上升到企業戰略的高度,終究難逃曇花一現的命運。
反觀大牌企業又恰恰相反。原來的產品戰略是配套企業營銷戰略的,并助推企業戰略不斷發展,也成就了現在的企業體量與規模。在大企業中,新的產品戰略往往因為受制于原來的營銷戰略及企業戰略的束縛,很難有所作為。前段時間,鬧的沸沸揚揚的雙匯萬氏父子之爭(拋卻家仇私事),實際上就是產品戰略與企業戰略在發展過程中矛盾體現。在筆者看來,萬氏父子都沒有錯,是站位不同所導致的錯位思考。當雙匯面臨新消費、新零售更多挑戰,集團銷售出現不斷下滑的危機時刻,小萬總同志提出中式產品的發展之路也不能說錯誤,畢竟網絡爆款盛傳的預制菜、醬鹵產品確實大賣。大萬總同志站在企業戰略發展高度(畢竟雙匯已經走向國際化,也從實業進入到資本時代),出于企業穩定發展的考慮,否決小萬總同志的提議是對的。你的一個產品戰略怎么就要輕易影響到我的企業戰略?這中間就是缺少圍繞中式產品戰略而形成企業營銷戰略。單一的產品戰略很難調動一家龐然大物的企業,更何況要影響到企業戰略?產品戰略如果不能夠上升到企業戰略的高度(形成集團意志),則企業所有的資源(團隊、資金、供應鏈、研發等等)不能被充分調動,產品戰略必然半途而廢。
無論大中小微企業,在新經濟的時代面前都是平等的,但是僅靠產品戰略適應這個時代,注定你是走不長遠的。掌握時代特征、結合企業特點,建立企業營銷戰略是當務之急不得不做的一件工作。而精準分銷運營模式的建立正是立足當下、展望未來的最佳時機。精準分銷時代已經到來,你準備好了嘛?
作者:原玉明;來源:價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