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生活需要精致品的點綴,商業成功需要奢侈品的背書,優質資源需要奢侈品的引領。其實所謂奢侈品,并不單純是設計精良,用料考究,細節完美,價格高昂的代名詞,更多的是對品質到精益求精的追求過程,以及背后的擁躉者所形成的圈層以及圈層之后的資源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并不單純歐美的東西才會成為奢侈品,中國的很多東西,比如旗袍、漢服、儒家思想,宗族教育等都具有奢侈品的基因。
奢侈品是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社會的產物,甚至是商品經濟金字塔的頂端。所以通常的觀點是認為其最低的生存環境是2線城市,最低的人口基數足夠,至少有數以千計的消費者,被不同競爭對手瓜分。
除了基本的價格相對較高之外,還有不同品牌不同品類所面對的不同受眾的細分,細分之后就是極度個性化,極度難以形成規模優勢,所以更具有藝術因素。雖然每個人都在追求,卻往往望而卻步,但其實要想達到奢侈品的品質,與奢侈品共舞,就需要找到共同語言,我們要找的是他們的共性。
在高端圈層上,奢侈品可以與金融結合,讓金融為奢侈品提供質押貸款;可以與演藝結合,那些“過氣”的明星可以在自媒體上為奢侈品代言;也可以與旅游結合,成立奢侈品的品鑒會,辨別真偽;也可以跟教育聯手,提升教育的厚重與經典傳承,也可以跟商會結合,建立風險共同應對的機制。
我們要充分開發奢侈品的衍生價值,就需要認識到,其實奢侈品不僅是實用性那么簡單,不僅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僅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且奢侈品也可以寄賣,在危難之中用于典當以及質押,可以作為二手經營,在危急時刻為自己帶來救命的錢,也可以作為標簽與名片,為自己進入某個圈層或者得到某個商業機會而提供某種背書。
我們還要深入研究奢侈品愛好者的心理,他們或者喜歡深居簡出的高品質生活,實現自娛自樂的自我實現,或者奉行及時行樂的心態,把奢侈品當成名利場的社交名片,為自己出入奢華高檔場所,高檔生活社區提供心里背書。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為奢侈品代言,即使僅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用純粹自己個性化的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傳播價值,畢竟奢侈品的受眾都是小圈子。
我們還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奢侈品來武裝自己的。比如未成年的小孩子,以及已經成熟的老年人;比如生活極度拮據的家庭,養家糊口尚且感覺壓力山大,讓他們享受溫飽之余的生活品質也是奢求,還有那些從心理上和物質上已經無須奢侈品去背書與標榜的成功人士,比如已經看透生死的人,或者主要工作環境以簡樸為主旋律,而不是以奢華和品質作為追求目標的人,諸如設計師、作家、會計師等。
實際上,我們消費奢侈品,更多的是消費其背后是資源和附加價值。所以在訴求策略方面,并不單純是從推銷者的角度,看其實用屬性與收藏屬性,還需要看自己工作所面對的主要人群,這個核心還是消費心理研究基礎之上的資源開發訴求。
只有認清了奢侈品的本質,才能充分發揮其背后的衍生價值,消費與投資奢侈品才會產生其價值,同時自己與奢侈品之間也才會形成良好的“彼此成就”的關系。
作者:賈春寶,所涉及的領域從公關到廣告、從商務活動到旅游會議、從營銷到傳媒、從教育培訓到顧問咨詢,從投融資理財到企業管理、從資本市場到產業鏈、從戰略規劃到企業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實踐。